旅游回忆:2011年盛夏中原之旅(2)

分类: 行行摄摄 |
(2)
参观商代都城遗址殷墟
7月23日上午,我们从郑州出发,走了两个半小时高速,北渡黄河,来到安阳市参观殷墟博物馆。
殷墟是著名的商代后期都城遗址,位于今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一带。商代第20帝王盘庚,为缓和当时社会矛盾,将都城由山东曲埠迁到这里,在此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1899年
在此发现占卜用的甲骨刻辞。从1928年10月13日考古发掘至今,先后发现宫殿﹑作坊﹑陵墓等遗迹,及大量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礼乐器和甲骨等遗物,总面积24平方公里以上。
在国际上被承认的、没有争议的中国最早的文明就是商代。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后周武王伐纣,殷商国都变成一片废墟,这大概是“殷墟”这个名称的来历。
从平面上看,殷墟博物馆酷似甲骨文的“洹”字,即取依附洹河之意,象征洹水在孕育商代文明中的重要作用。所有的建筑基本上处于地表之下,地表将被植被覆盖,不会破坏殷墟遗址的原貌。走进博物馆就像走向古代史。
车马坑
殷代车子是木质结构,主要由舆、轴、轮、辕、衡、轭构成。由于深埋地下,年长岁久,出土时木质部分已全部腐朽,仅存遗痕和青铜饰件。考古工作者根据泥土中保留下来的车子轮廊,成功地对它们进行了剥剔和清理,经过复原,使距今三千年多年前的殷代车子再现于人们眼前。
祭祀场
在商代,每当祭祀时商王都会把人像牛、羊、猪等牲畜一样供奉给祖先和神灵,这种制度被学者们称为是人牲制度。被杀的人牲绝大多数为战俘,少数为奴隶。商王和贵族奴隶主在祭祀祖先、祈祷神灵佑护、建筑宫室和求年问雨时都要用人牲,这里也就成为商王祭祀祖先的一个大型公共祭祀场所......
甲骨窖穴
殷墟宫殿宗庙区还分布着为数众多的甲骨窖穴。自19世纪末甲骨文发现以来,这里共出土甲骨约150000片,震惊了世界。最著名的有YH127甲骨窖穴、小屯南地甲骨窖穴、花园庄东地H3甲骨窖穴。YH127甲骨窖穴发现于1936年,位于宫殿宗庙区中部偏西,共出土刻辞甲骨17000余片。这些甲骨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祭祀、田猎、农业、天文、军事等,涉及商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甲骨文和商代历史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被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档案库”。
甲骨碑廊
漫步全长302米甲骨文碑廊,望着那些镌刻在墙壁上的甲骨文字,那遥远的殷商文化,让你仿佛伸手可触……
妇好墓
妇好墓于1976年被考古工作者发掘,是殷墟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妇好为商王武丁的配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内可治国、外可征战的巾帼将军。妇好墓虽然墓室不大,但保存完好,随葬品极为丰富,共出土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质地的文物1928件。
更多精彩图片请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