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的物价能否回归,上海将于6月1日解除隔离封控,但物价似乎还没有回归的迹象,比疫情前期的水平差的太远了。这些对富人来说是毛毛雨,但是对于穷人来说却是笔无法承担的开支,封控两个月,让这些低收入居民深刻体会这“战场中”的物价,要活下来真不容易。没有一点积蓄,很难在疫情中轻松的过日子。
但商家是利益最大化的赢者,怎么样赚到更多的钱才是他的法则。因此,涨上去的物价很难再一下子调回来。有个同事他昨天进理发店去,理发要40块钱,平时只要30块钱。这只是理发,每个人都不太会心疼,因为一个月也就去一回左右。
而蔬菜,水果,日用品这些东西是天天要用的,就不一样了。什么是低收入,在上海来讲,每个月2459元是最低工资标准,有些人甚至连这点钱也拿不到,疫情期间无工资收入。这点工资要承担这么昂贵的物价,他们实在是吃不消呀,有的甚至就是买点面粉做点面疙瘩,再加包榨菜或咸萝卜干,也谈不上要补充什么营养了。吃这些东西总算熬过两个月,两个月之后,如果物价还是这么贵,他们连怎么生存都是问题了,这便成了社会问题了。
而上海很多的又苦又累的重要工作大都是这部分拿着上海最低工资的人来做,希望社会不要让这些人心凉,早早的考虑到稳定物价的问题,让物价回归到之前合理的水平。
下面再摘录一下,有关报刊的内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