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慎子》原文及译文

(2020-06-19 01:01:41)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慎到在《慎子》一书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具有明显的道家和法家的特点。一方面,慎到主张因循自然,清静而治,所以,他说:"天道,因则大,化则细,因也者,因人之情也。人莫不自为也,化而使之为我,则莫可得而用矣"(《慎子·因循》)意思是说,任其自然,则万物亨通,化而变之,物就不得其用了。自然界是这样,社会也是这样。他在《民杂》中说:"民杂处而各有所能,所能者不同,此民之情也。大君者,太上也,兼畜下者也。下之所能不同,而皆上之用也。是以大君因民之能为资,尽包而畜之,无所去取焉。是故不设一方以求于人,故所求者无不足也。大君不择其下,故足。不择其下,则易为下矣。易为下则莫不容。莫不容故多下,多下之谓太上。"

"因民之能为资,尽包而畜之,无所去取",这就是在治理百姓时也要因其所能,不要偏取,有所去取,这样才能富足。另一方面他又强调法和势。法就是法律、法规,势就是权势。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势是前提,法是手段。慎到认为:"大君任法而弗躬,则事断于法矣"(《慎子·君人》)。他明确地说过:"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寅岂同矣,则失其所乘也。……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吾从此知势位之足恃,而贤智之不足慕也。"这是《韩非子·难势》中转引慎到的话。龙蛇之所以腾空飞天,主要凭借云雾的威势,一旦云雾消失,龙蛇就与地上的蚯蚓一样,无所作为,原因在于失去了它们赖以飞腾的势。同样,没有了权势,聪明贤能如尧这样的君主连三个普通人也治理不了;而有了权势,昏聩平庸如桀这样的人却能使天下大乱。

《慎子》一书,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介绍说有"十二论"。徐广注释道:"今《慎子》,刘向所定,有四十一篇。"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为四十二篇,宋代的《崇文总目》记为三十七篇。现存《慎子》只有七篇,即《威德》、《因循》、《民杂》、《德立》、《君人》、《知忠》、《君臣》。由此可见,《慎子》的佚失情况相当严重,大多已经失传。

《慎子·威德》

威德天有明。不忧人之暗也。地有财。不忧人之贫也。圣人有德。不忧人之危也。天虽不忧人之暗。辟户牖必取己明焉。则天无事也。地虽不忧人之贫。伐木刈草必取己富焉。则地无事也。圣人虽不忧人之危。百姓准上而比於下。其必取己安焉。则圣人无事也。故圣人处上。能无害人。不能使人无己害也。则百姓除其害矣。圣人之有天下也。受之也。非取之也。百姓之於圣人也。养之也。非使圣人养己也。则圣人无事矣。毛嫱。西施。天下之至姣也。衣之以皮倛。则见者皆走。易之以元緆。则行者皆止。由是观之。则元緆色之助也。姣者辞之。则色厌矣。走背跋踚。穷谷野走十里。药也。走背辞药则足废。故腾蛇游雾。飞龙乘云。云罢雾霁。与蚯蚓同。则失其所乘也。故贤而屈於不肖者。权轻也。不肖而服於贤者。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使其邻家。至南面而王。则令行禁止。由此观之。贤不足以服不肖。而势位足以屈贤矣。故无名而断者。权重也。弩弱而矰高者。乘於风也。身不肖而令行者。得助於众也。故举重越高者。不慢於药。爱赤子者。不慢於保。绝险历远者。不慢於御。此得助则成。释助则废矣。夫三王五伯之德。参於天地。通於鬼神。周於生物者。其得助博也。古者。工不兼事。士不兼官。工不兼事则事省。事省则易胜。士不兼官则职寡。职寡则易守。故士位可世。工事可常。百工之子。不学而能者。非生巧也。言有常事也。今也国无常道。官无常法。是以国家日缪。教虽成。官不足。官不足则道理匮。道理匮则慕贤智。慕贤智则国家之政要。在一人之心矣。古者。立天子而贵之者。非以利一人也。曰。天下无一贵。则理无由通。通理以为天下也。故立天子以为天下。非立天下以为天子也。立国君以为国。非立国以为君也。立官长以为官。非立官以为长也。法虽不善。犹愈於无法。所以一人心也。夫投钩以分财。投策以分马。非钩策为均也。使得美者。不知所以德。使得恶者。不知所以怨。此所以塞愿望也。故蓍龟。所以立公识也。权衡。所以立公正也。书契。所以立公信也。度量。所以立公审也。法制礼籍。所以立公义也。凡立公。所以弃私也。明君动事分功必由慧。定赏分财必由法。行德制中必由礼。故欲不得干时。爱不得犯法。贵不得踰亲。禄不得踰位。士不得兼官。工不得兼事。以能受事。以事受利。若是者。上无羡赏。下无羡财。

【译文】

天有无限的光明,

不必担忧人间存在的黑暗;

地有无穷的财富,

不必担忧人间存在的贫穷;

圣人具有美好的德行,

不必担忧人间存在的危难。

天虽然不担忧人间的黑暗,

人们开辟门窗,

一定会使自己取得光明,

那么天就没有事了。

地虽然不担忧人间的贫穷,

人们伐木割草,

一定会使自己取得财富,

那么地就没有事了。

圣人虽然不担忧人间的危难,

人们都效法于上,亲近于下,

就一定能得到社会的安定,

那么圣人就没有事了。

因此,圣人处在上位,

能够做到不损害人,

却不能使人们不危害自己,

那么百姓就要除掉他们的祸害。

圣人能够统治天下,

是接受了人民的重托,

不是自己私自窃取的。

百姓对于圣人,是奉养他,

而不是靠圣人来养活自己,

那幺圣人就没有事了。

毛嫱、西施,

是天下最美丽的女子,

要是让她们穿上兽皮和粗麻布衣,

那么看见的人都会马上跑开;

要是让她们换上漂亮的细麻布衣,

那么过路的人都会停下来观看。

由此看来,

则是好看的细麻布衣资助的结果。

美女不穿好看的衣服而穿难看的衣服,

就会让人产生嫌恶。

背着沉重的东西长途跋涉,

走完山谷与原野,

跑了十多里路,

是因为把东西捆绑在背上的缘故。

如果把东西不捆绑好放在背上,

就无法走路。

所以,腾蛇趁雾游行,

飞龙乘云往来,如果云消雾散,

腾蛇、飞龙与蚯蚓没有什么两样,

这是因为它们失掉了依托的缘故。

因此,贤人之所以屈服于不肖者,

是因为贤人的权力太轻;

而不肖者能服从于贤人,

是因为贤人的地位尊贵。

唐尧作为普通老百姓,

不能指使他的邻家;等到他坐北朝南称王的时候,

就能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由此看来,贤德并不能使不肖者服从,

而权势地位却能使贤人屈服。

因此,没有名望的人能决断一切,

是由于权重的缘故;

弓弩不强而矰射得高,

是凭借风势的缘故;

自身不贤而命令却能得到推行,

是借助于众人的力量。

所以,托负重物跨越高处的人,

一定不会忽视把东西捆绑好;

喜爱婴儿的人,

一定不会慢待保姆;

经过艰难险阻长途跋涉的人,

一定不会轻视驾御车马的本领。

这是因为得到帮助就会成功,

失去帮助就会失败。

古代三王、五伯的德行,

可与天地相参,可与鬼神相通,

可以遍及万物,

这是因为他们得到了广泛的帮助。

古时候,工匠不兼做其它事情,

士人不兼任其他官职。

工匠不兼做其它事情,

事情就不多,

事情不多就容易做好。

士人不兼任其他官职,

职责就少,职责少就容易胜任。

所以士人的职位可以世代相继,

工匠的职业可以长期不变。

各种工匠的子弟不用学习就能做工,

这不是他们生来就心灵手巧,

而是说他们能经常看到做工的缘故。

现在国家没有长期稳定的政策,

官吏没有常久实行的法令,

因此国家政治日趋谬误。

实行教化虽然很有成效,

但各级官吏缺乏且多数不称职;

官吏缺乏又不称职,

治理国家的方法就匮竭;

治理国家的方法匮竭,

就会仰慕渴求贤能智慧的人;

仰慕渴求贤能智慧的人,

那么国家政治的关键就完全操纵在一个人的手中。

古时候,拥立天子而使他尊贵,

并不是让天子一个人得到利益。

这是说:天下没有一位尊贵的君主,

那么国家的法令就行不通,

让法令行得通是为了治理好天下。

所以拥立天子是为了治理好天下,

并不是设置天下来为天子一个人服务;

拥立国君是为了治理好国家,

并不是建立国家来为国君一个人服务;

设置官职是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

并不是设置官职来为长官个人享乐。

国家的法制虽然还不完善,

但还是胜过没有法制,

法制可以用来统一人心。

用拈阄来分配财物,

用抽签来分配马匹,

不是说拈阄、抽签是最均平的,

而是借用这种公正的方式方法,

让那些分得好东西的人不知道对谁感恩戴德,

让那些分得坏东西的人不知道对谁抱怨怀恨,

这样来堵塞人们的各种欲望。

所以用蓍龟占卜吉凶祸福来确立公正的认识,

用秤称量物体轻重来确立公正的标准,

用文书契约来确立公正的信誉,

用度量丈量物体的长短来确立公正的审查准则,

用法令制度、礼仪典章来确立公正的道义。

凡是确立公正的准则,

都是为了摒弃私心。

圣明的君主做事论功,

一定要凭借聪明才智;

确定奖赏和分配财物,

一定要遵循国家制定的统一法规;

施行德政要做到恰到好处,

一定要符合礼仪规范。

所以君主的欲望不能错过时机,

爱好不能违犯法制,

尊贵贤人不能超过亲族辈分,

赏赐俸禄不能超过官职爵位。

士人不得兼任其它官职,

工匠不得兼做其它事务,

根据才能的大小分配合适的工作;

根据工作中的贡献赏给相应的报酬。

如果能做到这样,

君主和官吏就不会滥用赏赐,

臣下和百姓就不会贪收财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