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纸媒体的最后一根稻草(上)两根稻草
(2010-03-25 10:12:03)
标签:
it |
分类: 互联网 |
一根稻草的两个典故
关于稻草,有很多典故。英语中有一句谚语“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back.”,大约起源于阿拉伯世界,意思是“压垮骆驼背的最后一根稻草”。意思说,再小的分量,积累起来,也可以沉重如山。
另外一个典故说的是,海难一个人漂到了荒岛,后来获救。他是唯一活下来的人,因为这个人一直看见眼前有一根稻草,他拼命想去够到它,凭着这样的信念,一直在海上漂。这就是救命稻草的典故。
想到这个标题,是因为最近有两个会:一个是上周的电子书大会,另一个是正在举行的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10)。两个会代是传统的纸媒体和电视媒体的大会,而会议恰在汉王科技创业板上市之后,又赶在苹果平板上市之前。
笔者的观点是,面临平板电脑和互联网的冲击,纸媒体和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正面临新一轮的挑战,也将迎来新的机遇。抓住机遇者,就抓住了传统媒体最后的救命稻草;而失去机会的人,也将被新媒体这根稻草彻底压垮。
平板电脑的挑战
我在之前写过三篇关于平板电脑的文章《苹果iPad会让汉王受伤么?》《电子书会被平板电脑 淘汰么》(上、下)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平板电脑和电子书对比,除了省电、不伤眼外,电子书在其他方面没有多少优势可言。iPad平板电脑的彩屏可以看高清电影、玩游戏、看图片,单就这几个功能中任何一个,都足以让电子书汗颜,而价格上iPad走低价路线,未来山寨平板的价格或许只有千元左右。
最近山寨厂商弃电子书和上网本,而改作平板电脑。这也说明电子书在短期内正面临淘汰的尴尬。看来,iPad作为平板电脑的代表,淘汰电子书应该不会太遥远,而笔者更关注的是,终端革命将会给传媒业、互联网带来哪些变化。我们不妨看看平板电脑有哪些革命性设计:
1
它是彩屏的、1024*768的高清,十寸屏
2
它方便携带,可以和PSP电子书媲美
这是与笔记本、上网本这类翻盖设备最大不同
3 它可以看高清电影、玩游戏、听音乐、看电子书。这是一个多媒体设备。
4 它甚至可以通过Wifi上网,未来有 3G版本。它可以浏览网页
5 它在美国售价相当于2000多人民币,山寨厂商可能推出1000-2000元的版本—便宜
纸媒体的两根稻草
就在2009年底,人们听到各种平媒动荡的消息,财经杂志胡舒立自立门户,在美国也有福布斯、美国读者等多家平媒或出售或破产的消息。平媒生意不好做,一方面有经济不景气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面对互联网媒体的挑战,大多传统媒体无所适从,而错失机遇。
在新世纪开始算起,新媒体已经面临了两拨冲击:第一次是来自互联网。早期的冲击来自论坛,随着门户上市,网络媒体的聚合力让传统媒体不安,搜索引擎和门户网站的聚合模式,让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大大提高;贴吧、博客、百科,这些自媒体,让传统的专栏、撰稿体系受到极大挑战。
第二波冲击来自无线网络。手机报、wap、邮件推送、短信、彩信都让手机成了除电脑以外的第二个渠道。人们上火车看报纸的习惯,变成了看手机。这一波冲击在07年之前还不明显,因为那时手机屏幕很小,分辨率大多不高。可当iPhone等3.5寸屏出现的时候,使用手机阅读的人越来越多。
这两拨冲击对传统媒体虽有影响,但并非致命。前者尽管功能强大,但不宜携带,与可随身携带的纸媒体自然没法同日而语;手机报,手机电子书,尽管也对传统阅读习惯有所影响,但屏幕过小,很难与32K(相当于10寸屏)16k(14寸屏)的杂志相媲美。
七寸屏的电子书Kindle的出现,让纸媒体看到了希望,亚马逊雄厚的书籍资源,让Kindle这款轻薄的产品颇受用户好评,同时也销量激增。国内纸媒体,看到Kindle对电子书的版权进行保护,还可以对用户付费而有所心动,都把电子书当成是纸媒体的最后一根稻草。
好景不长。苹果iPad出现正在让Kindle慢慢失宠。平板电脑同时弥补了台式电脑的不宜便携缺点,可以和杂志一样方便携带,支持3G和Wifi也平板电脑获取信息更加便捷和迅速。
但这样多媒体终端上,有游戏、电影和内容丰富互联网,又有多少人去认真看书呢?当人们习惯在免费的互联网上冲浪,还有多少人愿意为此付费呢?如果这样,平板电脑的负面作用无疑会更大些,它更有可能扮演压垮纸媒体的角色。平板电脑将是压垮传统媒体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