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MIZUNO 的MP58
骗了--- MIZUNO 的MP58 让人误以为自己是一个高手
 
   
那天在练习场的时候,随手拿起朋友的S300杆身的MP58的4铁,打了几个球,觉得比我自己的4铁好打多了,方向非常准;而且距离相等于我的半刀背的3铁。于是自己暗想,刀背居然这么好打?是不是因为这MP58杆头更小更加刀背?是不是咱的水平更适合打刀背?
 
   
于是马上去市场上搬回一套全刀背铁杆。一套甚至比伍兹那套还职业的铁杆----伍兹那套是没有配重、重量平均分布;而这套是周边比中心部位轻、配重全部加在杆面正中心甜点部位的杆。
 
   
马上去下了场。结果很狼狈。
 
   
这套周边没有配重、配重全部加在杆面正中心甜点部位的杆,距离和方向都全不对了。首先是距离,每一次攻击果岭,按照原来的选杆号习惯,都是严重打短。按照原来的选杆杆号加长1号,还是短。加长两个号,终于差不多了;但是距离又总不准:不是大几码就是小几码。方向呢,精准度也下降很多:原来能让球停在旗杆不太远处的,现在就只能要求上果岭就行。一场球打完,还没有搞清楚到底什么距离需要拿什么杆号。
 
   
查找原因,看到专家这么说:要是你总能击中甜蜜点的中心,你可以选择没有周边配重、甜蜜点面积小的球杆,不追求容错性的球杆,这样也能保证将杆头重量完全放在打击点的正后方。不过,要是你不能保证精确击球——只要有1毫米的误差,球将发生很大的偏向。
 
   
怪不得。一般的容错性好的杆,甜点附近的杆面最薄,1毫米两毫米,所以有弹簧效应,自然打得远。而这套杆的甜点处厚度有10毫米那么多,没有弹力,自然就近得多。而且,咱又不能保证精确击球——2、3毫米的误差应该是家常便饭,所以,距离不是大几码就是小几码。而且,方向也不准。
 
  
那么,朋友的S300杆身的MP58的4铁为什么那么好打?查了资料才明白,MP58不但是凹背,而且是全凹背(其实更准确地说,是空腔)!貌似刀背的外观下,一个适应于初学者的大甜蜜点全凹背杆!看来,咱的水平,还是适合大甜蜜点全凹背杆。哈哈,被MIZUNO
的MP58 骗了---MIZUNO 的MP58让你误以为自己是一个高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