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老街是长沙老城内保留原有街巷格局最完整的一条街,鱼骨状的街区200年未变,全长375米,宽不过7米,是“古老长沙”一缩影。自战国时期长沙有城池开始,太平老街便是古城的核心地带,历经2000多年没有改变。
太平老街内坡屋顶、白瓦脊、封火墙、木门窗、小青瓦,完整地保留着长沙民居和店铺的特色。老式公馆则保留了较为原始的石库门、青砖墙、天井四合院、回楼护栏的传统格局。
走进太平老街,被雨水打湿的麻石地板油润光滑,反映着店铺的灯光,让老街更显繁华。
老街内随处可见的古老建筑
在老街走着走着,TOM忽然拉了我一把,把着我带进了一处老房子,里面有长沙弹词的介绍,TOM说下次我再去长沙,一定要去听听长沙弹词,亲身去感受弹词这种沿自先秦、湖南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传统曲种之一的魅力。
有一面墙上还满满地挂着老长沙的照片。
太平老街太傅里内还保留着西汉杰出政治家、文学家,被称为湖湘文化的源头的贾谊故居,当时整个湖南都是长沙国的范围,而当时只有27岁的贾谊是长沙王太傅,他是中央政府派对长沙国的最高官员。
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在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为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三十三岁。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今天的贾谊故居修葺一新,并免费开放给游客参观
火宫殿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火宫殿牌楼原为乾元宫门楼,始建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
火宫殿里面有许多卖各种摊位旅游纪念品
还有一面许愿墙
来到太平老街,一定要吃喝吃喝吃喝,也是从太平街,TOM这个老长沙人开始了他的各种投喂,第一个要打卡的必须是茶颜悦色。
TOM说这长沙很多地方能吃到这种肠,但太平街的这家是最好吃的,然后我就啃了一根
在我还在啃烤香肠的时候,TOM已经买好了他觉得长沙最好吃的董顺桃糖油粑粑。糖油粑粑是长沙的传统小吃,用糯米制成,从油锅里炸制而成,再用糖浆裹起来,香甜糯软,外脆内嬾。
当然还少不了长沙臭豆腐。
还有各种小吃。。。比如鸡爪
鸡心
酥炸肉丝
小火锅
烧烤
烧肉
各种新鲜水果
广东的烧生蚝也去了长沙了
桂花酒
糖油粑粑。。。。。。经过这一轮投喂后,我的胃已经没有任何空位可以容纳其它美食,TOM暂停了投喂,然后带着我们转去了不远的化龙井。
传说古代在这里有一家由师徒2人经营的铁匠铺,师傅刁蛮凶恶,徒弟则温和善良。师傅在临终的时候叮嘱徒弟,将其尸体抛入井中,每逢初一、十五滴入鸡血,一年后便能变龙升仙,长沙城将成一片汪洋。并许下承诺自己成侧仙后,会保佑徒弟享尽荣华富贵。师傅还反复交代,切不可误将铁水倒入井内。
师傅死后,徒弟遵从师傅的叮嘱,快到一年的时候徒弟想,如果师傅变成了龙,长沙必遭灭顶之灾,将殃及平民百姓。徒弟决定为民除害,于是和妻子抬来一大桶铁水倒入井中。一声巨响过后,一条孽龙从井中串出, 翻滚动了几下便死去。长沙城得救了,但徒弟夫妻却被塌陷的黑洞吞没了,人们为了纪念这对善良的夫妻,重建了化龙井,并把这井所在的街称为化龙池。
善良的徒弟夫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