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八邑匠人壶艺工作室,我来到了潮州老城内状元牌坊附近的明德园。2018年元旦那次来潮州,我拍摄潮州古城的时候,曾经无意中经过这里,当时这座富有特色的私家园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占地三亩多的明德园是潮州百年制壶世家“俊合号”第五代传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手拉朱泥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谢华的工作室与展馆,是谢华大师耗时5年建成的壶艺工作室。这次因为想了解与拍摄制壶,汕头好友、商业摄影师陈程帮我通过汕头摄影家协会的朋友联系到了谢华大师的侄子谢思逸老师,终于有机会参观慕名已久的谢华大师工作室明德园。





潮州手拉壶的工艺师以谢氏“俊合”号、章氏“安顺”号、吴氏“源兴”号、张氏“裕德堂”四大手拉壶家族为代表,而谢华大师就是“俊合”号的第五代传人。“俊合”号从清朝咸丰年间开始设号制壶,代代相传至新中国成立之初,那时候传统手工艺渐趋势微,谢华的父亲迫于生计放下手艺,成为国营单位员工,传承了百年的家族制壶技艺处于中断状态。
20世纪70年代末,文革结束、改革开放之初,为改变窘生活,刚刚初中毕业的谢华,在父亲引导的支持下,重新拾起家传的制壶手艺,学习手拉朱泥壶制作。先天的资质聪慧加上后天的勤奋与毅力,谢华很快熟练地掌握了制壶技艺,创作出精美细腻的传统壶艺作品。
为了提高自己的工艺水平,1982年谢华来到广东省陶瓷学校陶瓷装饰专业系统地学习艺术理论,学习之余阅读大量制壶和壶艺欣赏的典籍以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把各地制壶技艺融合到潮州手拉朱泥壶中,制作出的朱泥壶备受青睐。80年代末谢华大师的名气传到了台湾、泰国等地,不少人专门来潮州制定谢华大师的手拉朱泥壶。
宜兴有近十万人在从事制壶,而潮州的制壶工艺师却只有几十人,谢华大师意识到潮州制壶业传内不传外等几百年来不成文的规矩,大大限制了潮州手拉壶的发展。2006年,他顶着整个行业的质疑和不满,毅然打破陈规在潮州免费开班授艺,成为第一位开门收徒的潮州手拉壶艺师。谢华大师开创“免费教学”,不论是科班出身的陶艺学生,还是零基础的社会人士,只要愿意学手艺他都教。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还对学生管吃管住,自掏腰包也乐在其中。2010年,谢大师开办手拉壶学校,世界各地都有人慕名而来拜师,使得潮州手拉壶的从业人员在几年不断壮大,从谢华工作室走出了一百多个手拉壶艺师。


因为五一假期,明德园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放了假,只有几个在工作台头埋头工作,我推开一个只有张工作台的房间门,里面正在制壶的卢老师看到我有点意外,我笑着跟他解释,因为喜欢潮州的文化,所以想拍一些关于制造潮州手拉朱泥壶的相片,并询问能否拍摄工作中的他。他大方地答应了我的请求,一边继续制壶一边和我闲聊。



卢老师之前读书和工作都是雕塑,后来因为对手拉朱泥壶的热爱,便拜谢华大师为师学习制壶,现在他制的壶已经可以推出市场。我问卢老师:“朱泥和紫砂有什么不同呢?”
卢老师:“朱泥也属于紫砂的一类,紫砂的品种很多,包括朱泥、紫泥、段泥、绿泥、团泥5种。在明末清初至民国时期,大部分茶壶都是朱泥来做的,宜兴紫砂壶在古代大部分是朱泥壶,朱泥是紫砂里比较好的一种泥土,制出来的壶最适合泡茶。”我:“啊,原来这样啊?”
卢老师:“你不知道也正常,毕竟潮州手拉朱泥壶之前知道的人不多,这几年在谢华大师的积极推广下,潮州朱泥壶才慢慢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
我看到卢老师手中的陶泥是黄色的,问道:“卢老师,这壶烧出来是什么颜色的?也中黄色的吗”卢老师:“不是黄色的,这把壶烧制好后,也是红色的。烧制出来的壶的颜色深浅与陶泥中含铁量高低有关,含铁量越高,烧制出来就越红。”然后他拿了一把他制作的成品壶给我看,色泽透亮、饱满,作工精致,一把好壶!

卢老师在认真制作莲蓬

卢老师制作的手拉壶

关于明明
环球旅行摄影师
自由撰稿人
新浪微博签约自媒体作者
新浪微博头条文章作者
东方IC图库签约摄影师
五洲图片社签约摄影师
FOTOE图片社签约摄影师
中国图库签约摄影师
全景图片社签约摄影师
Triladvisor旅评家
租租车头号玩家
搜狐自媒体
携程签约旅行家
去哪儿聪明旅行家
百度旅行达人
穷游首页精华游记作者
磨房首页精华游记作者
蚂蜂窝蜂首页精华游记作者
百度阅读认证作者
百度问咖认证大咖

谢谢您的打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