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人流走到二楼,这里的人明显比一楼少了,终于可以慢慢欣赏这座现存拜占庭建筑的最佳范例,放慢脚步静心去品味这座1985年就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宏伟建筑。站在二楼换一个角度看这座教堂的镶嵌画,这些前人的杰作到今天再看,更是惊讶它的精细程度。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镶嵌画,在几个世纪以来都是相当华丽,这些壁画描绘圣经里的圣母玛利亚、耶稣、圣人,还有帝王及皇后,也有其他纯粹装饰性的几何镶嵌画。
1204年,十字军洗劫君士坦丁堡,他们肆意破坏城内重要拜占庭建筑的贵重物品,圣索菲亚大教堂的黄金镶嵌画也难逃劫运,当时十字军掳夺回来的财物被运到了威尼斯,说不定我今年1月在威尼斯的圣彼德大教堂里看到的那些稀世珍宝有一部分是来自这里的呢。
1453年,圣索菲亚大教堂被改为清真寺,由于伊斯兰教禁具象的影像,因此教堂内的许多镶嵌画都被石膏覆盖。1847年至1849年间,加斯帕雷和朱塞佩·福萨蒂负责修复圣索菲亚大教堂,他们在修复期间发现了镶嵌画。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让他们记录下这些图像,因为他们的修复工程不包括维修那些镶嵌画,记录后,福萨蒂兄弟再将它们覆盖,,而福萨蒂兄弟留下的记录成为了在1894年地震被完成摧毁或部分损毁的镶嵌画图像的原始记录。
在南楼座东侧墙壁上的女皇佐伊马赛克镶嵌画,是出自11世纪。镶嵌画上的基督神像身穿深蓝色长袍(拜占庭艺术的习惯),他坐在金色背景的中央位置,以右手祝颂的同时左手拿着于言表圣经,在他头项的两侧分别写有“IC”及“XC”,意指“耶稣基督”(Iēsous
Khristos)。身穿礼服的君士坦丁九世和佐伊女皇分别在耶稣的左右侧。君士坦丁九世呈上钱包,象征着他在教堂的奉献;佐伊女皇手持卷轴,象征着她作出的奉献。君士坦丁九世头上的文字写道:“君士坦丁,上帝基督虔诚的皇帝、罗马帝王、蒙那马裘斯”。佐伊女皇头上的文字写道:“佐伊,非常虔诚的奥斯古塔”。他们原来的头部已被刮去,现时那三个是后来替换上的。早期版本的镶嵌画可能显示佐伊女皇的丈夫罗曼努斯三世(Romanus
III)或她的养子米海尔尔四世(Michael
IV)。另有一说法认为这幅镶嵌画原本是描绘著更早期的皇帝及女皇,后来被换上这个版本。
下图左边的就是在南楼座东侧墙壁上的女皇佐伊马赛克镶嵌画,是出自11世纪。镶嵌画上的基督神像身穿深蓝色长袍(拜占庭艺术的习惯),他坐在金色背景的中央位置,以右手
祝颂的同时左手拿着于言表圣经,在他头项的两侧分别写有“IC”及“XC”,意指“耶稣基督”(Iēsous
Khristos)。身穿礼服的君士坦丁九世和佐伊女皇分别在耶稣的左右侧。君士坦丁九世呈上钱包,象征着他在教堂的奉献;佐伊女皇手持卷轴,象征着她作
出的奉献。君士坦丁九世头上的文字写道:“君士坦丁,上帝基督虔诚的皇帝、罗马帝王、蒙那马裘斯”。佐伊女皇头上的文字写道:“佐伊,非常虔诚的奥斯古
塔”。他们原来的头部已被刮去,现时那三个是后来替换上的。早期版本的镶嵌画可能显示佐伊女皇的丈夫罗曼努斯三世(Romanus
III)或她的养子米海尔尔四世(Michael
IV)。另有一说法认为这幅镶嵌画原本是描绘著更早期的皇帝及女皇,后来被换上这个版本。




从大教堂出来,花园里有一座凉亭,不知道是不是教堂前净身的洗房呢?步出圣索菲亚大教堂,往对面的地下水宫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