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付小费的学问

标签:
美国小费消费旅游 |
分类: 衣食住行在美国 |
刚刚转载了一位博友在夏威夷旅游时候付小费的经历。中国小费制度还没有形成风气,所以很多博友在海外旅行时候经常忘了付小费,或者刻板地按照旅游手册的说法,认真地按照百分比和计算器行事。本来想写个评论给那篇文章的作者,但是越写越多,干脆另起一篇博文,希望我的读者们也能多少受益。
1. 美国夜间的出租车小费标准一般高于白天。美国的小费在百分比的框架内还有“看着给”的成分,也就是如果对服务特别满意或者给服务员带来了许多额外麻烦,要酌情多给。反之,如果对服务特别不满意可以酌情少给以示“抗议”。那位博友大半夜跟出租车司机“矫情”小费的做法需要谨慎,为了几块钱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危险。这位博友可能是因为有丈夫在身边壮胆,但是人在异乡还是安全为主,目标是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目的地,以最快的速度脱身到安全地带。说回到出租车小费的问题,旅游景点的出租车司机比起一般城市的司机更习惯于接收小费,对乘客给出的小费期待也更高。不排除少数司机故意绕远和多收费的问题,建议之前作好功课,对当地行车路线和消费有所了解。除了旅游手册外最好的资源是所在酒店的前台礼宾,他们可以给你介绍行车路线,大致价格,小费标准等。
2. 美国餐厅用餐的小费支付礼节。 美国的餐厅只有有服务员的地方需要支付小费,也就是快餐厅和街边排挡以外的用餐场所。越高级的地方侍者对小费的期待越高。一般的餐厅都是侍者在用餐完毕后递来账单。如果使用信用卡支付,侍者会先拿走账单和卡,刷卡后退回信用卡以及要求顾客签字的账单栏。这个账单栏上有要求顾客手写的小费金额以及小费和消费的总金额,然后签字生效。顾客可以在小费金额栏里填上相应的数字,也可以把这个区域划掉,只签实际消费额,并以现金方式支付小费(夹在账本里或者留在餐桌上)。服务员收拾桌子的时候自然会将小费收起。刷卡后签了单就可以起身走了,不用等服务员回来取单。不用担心别的服务生拿走你留下的小费,因为各行业自有潜规则,比如只负责擦桌子的员工是不会拿走替你点餐上菜的人的小费的,否则擦桌子的员工在这里就混不下去了。另外你给的小费一般不会落到大厨手里,因为人家的薪水比起服务员高多了。美国的餐厅服务员薪水普遍较低,生计多数指望着小费,这也是为什么外出就餐一定要给小费的原因。如果是用现金支付,可以说”Keep the change.(请留下找零)”,或”I don’t need the change(我不需要找零)”,都是指“剩下的钱是小费”的意思。如果像这位博友留下足够支付餐饮消费和小费的现金,那么也可以直接抬屁股走人了。
3. 小餐馆的小费礼节。小餐馆的小费礼节更加随意。有些是点餐时候在柜台结账,之后服务员给上菜。这种情况离开时一般也酌情留下一两块钱在餐桌上,服务员自然会拿走。如果是结束用餐时候付账,比如转载文中那位博友的小条已经摆在桌子上了,那就按照上文“2”中的做法该留钱留钱,该刷卡刷卡即可。中国人在海外有两个心里活动:其一是认为交钱很重要,一定要有见证人证明自己付清了款项才会离开,避免别人翻账。看了上文大家应该明白美国的结账体系,所以不必一定要服务员看着自己离开;其二 是把付小费的过程看的比较隆重。因为国内一般不付小费,所以额外给别人钱总是感觉希望看着受益者感恩戴德地接受。同样,因为在美国支付小费是社会常规,所以它成为了消费链中再普通不过的一个环节,接受者会欣然接受,淡化“感激”的过程。
4. 酒店的客房小费。导游说的每天一美元是最低标准。我一个人旅行不论单双标间因为只用一张床,而且房间始终比较整洁,我一般会在床单上留一美元。如果双人旅行睡一张大床,留一美元也是可以的;如果双人用两张床,最好还是留至少两美元。美国酒店的行规是不动床以外的东西。所以,小费只要留在床的范围,服务员都会拿走,不论是一块还是一百块。小奔个人从来不把小费留在枕头上,因为多数酒店床单用品一客一换,除非客人要求每天更换,那么自己的头枕在钱上多脏啊。现金放在床头柜、写字台等地服务员是不会动的,但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误会,先进和贵重物品最好妥善保管。多说一句,如果是垃圾(比如空饮料瓶,一塑料袋的果皮等)需要服务员打扫,需要放进客房内的垃圾桶或者垃圾桶边的地上。客房服务员不会碰留在桌面上的“垃圾”。
在美国付小费对于许多初来的游客可能是件比较麻烦和头疼的事情。最好之前作足功课,同时时刻准备一些零钱,以备不时之需。酒店看行李、提行李、帮助叫出租车的礼宾员也是期待小费的,酒店免费的机场和购物班车的司机也期待小费(不是必须,不少乘客“逃”小费),不要落得人家服务完毕站在你身边不走等小费的尴尬;服务完毕潇洒地从兜里掏出小费递给服务员工,或者男士可以选择用右手大拇指把钱扣在手心里,和服务员亲切握手示意,自然地把钱递到对方手上,对方的手感会“心领神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