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颗花生引发的人命官司

(2011-03-22 04:50:08)
标签:

教育

美国

校园

文化

分类: 衣食住行在美国

一颗花生引发的人命官司

 

    今天看到国内网站的一篇文章,讲的是美国一家中餐馆在事先被告知的情况下,仍然向顾客提供了含有花生的食品, 导致一名13岁的女孩过敏身亡,被死者的父亲索赔10万美金的事。这件事情提醒了我,要向留学生们和在美国工作的同胞们特别强调在美国社交过程中食物安全的必要性。

 

    这里所谓的食物安全不是干净与否,过期与否,而是和别人分享食物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对方是否有这样那样的过敏症。在国内的时候很少听到周围朋友有过敏症的,即便是有,也都是如海鲜过敏等常见的症状。当一只大红螃蟹摆在面前的时候,有海鲜过敏的人当然是不会动筷子的。然而我到了美国后发现,周围患有各种过敏症状的人比比皆是。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坚果类的过敏,比如花生,核桃等。过敏症状可以很严重,少量的花生油或者是曲奇饼干里的一些核桃颗粒都可能诱发过敏症人群的呼吸困难,哮喘,皮肤反映等,重者甚至危及生命。这些隐藏在食物中的过敏成分很容易被人忽略,尤其是对过敏这件事不十分敏感的中国人。

 

    美国的许多学校对学校提供的饮食都有明确的成分标示,并会由在场的工作人员反复提醒学生。有过敏症状的学生都要在学校作详细备案,由校方确保食物中没有可能导致学生过敏的成分。美国的餐馆里也大多使用蔬菜油以最大限度的满足过敏人群以及素食人群的需要。

 

    对于中国留学生或者工作者来讲,首先一定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这种自我保护,实际上是从了解美国人的饮食结构,习惯,以及禁忌上开始的。中国人喜欢分享,好的东西大家吃。经常有助宿舍的同学或者上班的员工作了什么好吃的之后拿出来与朋友分享。分享之前,一定要明确告知大家自己所提供的是什么样的菜,有哪些原料,甚至烹饪的方式都要简单介绍。中国人从国内来,也常常喜欢带一些土特产品或者风味食品送给美国的朋友同事。虽然不能把所有的朋友的饮食禁忌都问个遍,却可以在自己的采购清单上把容易引发问题的食品换掉。如果赠送的中国食品包装上没有英文说明,则尽可能将原材料翻译成对应的英文附在食品包装上,供收礼人参考。还要注意的是,中国的食品表示的是生产日期,而美国标注的日期是食品的到期日。如果中文包装上没有对应的英文,也应该标注或者口头告知给收礼者,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另外,最最重要的是给小孩子吃东西要相当慎重!首先,任何时候给小孩子入口食品都要经过其家长或者监护人的同意。虽然熟悉的朋友间不会像防贼一样的盯着彼此,但是,一旦未经允许给未成年人吃了东西所造成的噎卡,过敏,腹泻等等反应,提供食品者都难逃其咎。第二,注意食品是否适合提供给未成年人。比如,过小的颗粒状食品可能会导致幼儿不慎吸入气管;过大的或者不易咀嚼的食品可能导致噎卡;带有玩具的食品可能造成幼儿误吞;以及由塑料包装袋的食品可能成为儿童套在头上玩耍并窒息的工具。有一次我在国内买到了小时候一直喜欢吃的牛奶花生糖,兴冲冲的当做礼物送给一个同事的女儿。同事说,“十分感谢,但是她花生过敏。”我遗憾的满脸道道。正巧当时有一屋子的中国和韩国的留学生。糖果包装袋打开的30秒内,整包糖就被瓜分了。所以,送人食品要格外小心, 对于某些人的宝贝,对于另外的人可能就是致命的毒药。

 

    好嘛,吃点东西容易吗? 处处是险情,还动辄就玩命。中国老人儿告诉咱们,“小心没大错!”凡事多加个小心,就能更好的保护自己和他人。食物诱惑多,入口须谨慎!

 

 

附录

中国新闻网:美一少女食花生过敏身亡 中餐馆赔十万http://msn.huanqiu.com/world/roll/2011-03/1576416.html (2011-3-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