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更好、更快乐的自己!

(2014-09-15 21:24:39)
标签:

育儿

屋檐下的小雨

信箱

成长

完善

分类: 屋檐下的小雨信箱

做更好、更快乐的自己!
生命如花,都有花期,从年少到白头也是弹指间,那就做更好、更快乐的自己。

 

邮件:做更好、更快乐的自己


西西老师:

      你好,感谢你百忙之中的答复,看到答复我很高兴,远方有个热心善良的姐姐愿意帮助我这个陌生人打开心门,我体验到了人间的温情。有个人倾诉的感觉真好,该面对一个真实的自己,好好地分析分析了(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心话),又给西西老师添麻烦了。

 

     活了25年,你问我活着最大的感觉是什么?「孤独」,无边无际的「孤独」,从小到大走到哪里都是一个人,遇到事情都是自己乱揣摩,自己拿主意。觉得自己就像一条茧,包裹着自己,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一直重复着自己的梦。我连一场正式的恋爱都没谈过,所以我好想有个男朋友可以让我爱他,他也爱我。好想有个「家」。

 

     跟朋友长时间通话聊天啊一起逛街吃饭啊,很少很少。自己独来独往惯了,自由惯了。我平时联系的朋友初中、高中、大学加起来只有五六个,其他同学的最新情况一概不知,也不想知道。逢年过节,也不会发短信问候朋友,朋友也不问候你,班级里建的QQ群没登录过。我的手机一天天地很少响,你不跟别人联系别人凭啥跟你联系。我与现在同事的关系也不怎么亲密。心里话很少告诉家人,只是报喜不报忧。我思想落后、保守,早OUT。新兴的科技啊,现在内地什么节目受欢迎,今年服装流行什么款式,没兴趣知道,我嫌流量啊什么的麻烦,都不会用手机上网,连「微信」都不知道是什么。(我是21世纪的知识女性啊,与什么脱节太久了。)

 

     我感觉自己吧,逐渐由「外展」转向「收缩」,曾经爱笑的姑娘变得越来越内敛,总是满腹心事,望着远处发呆。都26岁(虚岁)了还没真正踏入这位社会,对人情事故都不了解,真很悲哀啊。园长说我:“你接触社会太晚了,你没有你这个年龄该有的成熟和圆滑。你和一个过早走向社会的同龄人比,你相差太远了。”我物质世界简单粗糙,一直在注重构筑精神世界:①大学念的是中文,喜欢读书,幼儿园周末两天我大部分时间都在附近的新华书店度过。上网一般看BLOG和天涯论坛的文章,这是给自己构筑的【文学世界】。②最大的兴趣就是「搜歌」,一坐在电脑旁就想搜,我定了个目标,等搜够500首了就可以在「天涯论坛——音乐天地」发帖子了,从大一到现在6年搜了300多首了,大都是1980~1990年不大流行的质量上乘的作品。这是【音乐世界】(歌都列在QQ空间上,我QQ:1050465179,欢迎老师和朋友们加我。)③不搜歌就看美食博客、食评、台湾的美食节目,食谱都抄了好几本了。这是【餐饮世界】。(我的理想是开一家自己的饭店)④我有两位偶像:80、90年代邵氏明星「施思」;(小时候看她主演的《飞燕惊龙》,她饰演的“朱若兰”一直爱到今天。)80、90年代广东已逝歌手「陈汝佳」(他是真正的“歌者”,感慨于他的英年早逝和不合时宜的性格)一上网就上他们的“贴吧”看,但从不发帖讨论,只是默默喜欢。这是【偶像世界】。

      

     其次,觉得自己很自卑,我近视700度,说话赶上某一句不流利,有那么一点点结巴,现在好多了。记得小学语文老师提问我,站起来“嗯……嗯……嗯”半天开不了口,最后在同学的哄笑声中坐下,恨不得有个地洞可以钻进去。尽管我成绩是全年级第一名。【这就是自卑的根源吧。】每次我说话不流利时,爸爸就讽刺我,我很少在他面前说话了。现在我工作了,知道爸爸当年为了供养我上大学的艰辛(我是老大,还有两妹妹一弟弟),好想像其他女儿那样在街上牵着爸爸的手,每天和爸爸通话聊天。但好久都不打一个电话,他也不打给我,猛地一打说不了两句就挂了。我父亲属于那种沉默寡言、不善于表达的那种,平时爱喝酒,他想对我们姐弟四个说的话都通过母亲传达,我们都很少跟他交流。每次回家,看到他因喝酒而日渐消瘦的身体,很心疼。

 

      和父亲的不亲密(行动上的),“父亲”角色在一个女孩子生命中象征性的缺失,是造成我不自信的重要原因。人家说:“女儿是打扮给父亲看的。”上高中时他开车带我去买羽绒服,说我长得不漂亮穿什么也不好看,爸爸是女儿一半的情人啊,从此,我觉得自己是丑小鸭。【加重了自卑】此后都没打扮过,没讲究过服饰,很朴素。

      

     大学时我申请到了「特殊贫困」,那些家庭条件好的同学衣着光鲜,而我考虑到父母挣钱的辛苦总是节衣缩食(母亲在村上轮胎工厂打零工,有时上班到半夜)。每次勤工助学去办公室找老师要钥匙打扫卫生,那位老师都佯佯不睬。“贫穷”不是一个人的标签,其他贫困生都得到很多奖,我却什么奖都没得到。不好交友,不入社团,不会与辅导员处理关系,每天都是一个人去图书馆看自己喜欢的书。“村上XX领到奖学金了,XX交的男朋友领回家了。”我大学四年过得那么平庸,没能给家人一份满意的答卷。贫穷”不是一个人的标签,但“贫困生”这个标签却让我大学四年都低着头走路。【自卑深化】

 

      农村的父母都盼着大学毕业的儿女考上有编制的事业单位,xx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我连续考了三年都没考上。鉴于第一次准备的不充足,去年第二次考试,我没找工作,在家准备了半年,笔试通过了面试没过。看得出父母的失望,爸爸说“XX专科毕业的都能考上你本科都考不上。”从小学到初中我都是全年级第一名,是父母的骄傲,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高中三年班里排10多名,第一年高考差5分不到二本,高四复读那年老师都挺重视我的,我很努力很努力,结果上的浙江省的二本,我们班我走的大学第二好。当年的很多同学都考上了教师,我却接连失败。正式的教师挺吃香的,她们大都结婚有孩子了,当年成绩不如我的都混得比我好,有家庭有事业,而我一样都没有。毕业两年一事无成,现在在一家幼儿园当老师。(我基本都不跟那些同学联系了,该说什么呢?)我小学和初中都在村上的学校上的,那些老师都还记挂着我,向我父母问起时,他们说在XX城市教小学(说教幼儿园显得丢人),村上的人问爸爸:“XX在哪?干什么工作。一提起XX都有名,当年学习那么好。”爸爸该说什么呢?作为长女我没为爸爸争光,我不是他的骄傲。没经济能力孝顺他,很惭愧。

 

      说实话,一个人那么久我好想有个「家」,看到空间上同学发的婚纱照,感慨我什么时候才能找到我「过河的一叶扁舟,登高的一把扶梯」。在幼儿园每天面对妇女和孩子,接触的人有限。在这个城市我又没什么朋友。我的家人都在为我的婚事着急(毕竟下面还有比我小一岁的妹妹)。好多同龄人都当妈妈了,自己没孩子就把每个幼儿都当成上天给我的孩子,母爱总是不由自主地泛滥,我珍惜陪着他们走过人生一段路程的情缘。我是那么多孩子的妈妈,我是幸福的。

 

    跟你谈话的这位姑娘人性很好,很温和很善良,她信佛教,她不愿用语言和行动伤害任何人/ 她善感多情,会站在一个很低的视角温和而悲悯地看待世情。会点亮心灯去捕捉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真善美,用文字记录下来/ 她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强大的内心,所有的笑和泪,苦和甜都自己消化(听搜的那些歌,在歌声中消化)/她喜欢安静地读书、听音乐、弹钢琴/ 她珍惜上天给她的这一切,而不是抱怨上天给的这么少/ 她活得很真实,这么多年了都不肯改变自己/ 她有一个把每个角色都扮演得近似完美的母亲,她总会不自觉地向别人夸她的「娘」。

 

    向你倾诉的这位姑娘不合群,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与社会格格不入。引用别人说我的话吧:“你总是以你偶像的标准去评价别人,从而否定了很多人。”“你给人以距离感,你不想让别人走进你的世界你也不愿意走进别人的世界。总是有意无意地在疏远别人。”不喜欢逛街买衣服和化妆品,什么KTV、酒吧更不愿意进。不喜欢强迫自己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今晚想想路千条万条,明早起来仍走原路” 缺乏改变的信心和勇气。 性格决定命运,我的性格决定了我的现状。

 

      啰啰嗦嗦说了那么多,这些话我都没对别人讲过,姐姐你是第一个。感谢你耐心看完。我隐约也知道问题出在哪,接下来我该怎样走下去呢?西西老师,再次给你添麻烦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送上我最诚挚的祝福吧,祝你一切都好。

 

 ----写于2014年农历8月18日雨夜

 

 

屋檐下的小雨的回信:

 

你现在在做幼师工作,这是你的一份职业,但是,它不一定是你一生的职业,生活中的变化很多,契机也很多,要给自己创造更多的契机。人是离不开人际关系的,人际关系也会改变我们的生活。

 

“班级里建的QQ群没登录过。”同学群要登陆,同学组织的聚会也要参加,而且参加的越早,机会越多,我们高中同学2002年聚会过,那次聚会非常好,但是有点晚,我们70后和你们还不同,是因为我们高中毕业时家里有电话的还很少很少,更没有网络,我们是工作以后通过登陆同学录才逐渐找到人的,直到2013年高中毕业20年,才凑齐了所有人的联系方式。

 

如果我们在2002年以前更早的时间就联系上了同学,有些生活会和现在不同的,比如同学之间可能建立婚姻关系,大家互相之间可以介绍工作等等。可是等到我们聚会的2002年,大多数人的婚姻、工作都已经定型了。

 

天上从来不掉馅饼,必须自己给自己创造更大的圈子,宅在家里,养在深闺人未识,机会又从何来呢。

 

“其他同学的最新情况一概不知,也不想知道。”同学的情况可以知道,这样可以增加你和其他有联系的同学的话题,聊天内容也能丰富很多,同学间聊天不都是这个同学做什么,那个同学做什么吗,你什么都不知道,大家的话题没法继续呀。

“逢年过节,也不会发短信问候朋友,朋友也不问候你”,我周围使用短信问候的已经很少了,都改微信问候了。

 

“我与现在同事的关系也不怎么亲密。”同事间有竞争关系,不如同学那样容易建立感情,但是,也要有谈得来的一些同事,平时也要花些心思关心同事,在需要帮助时给予必要的帮助,不能太冷淡。

 

“心里话很少告诉家人,只是报喜不报忧。”我每周给父母打次电话,报喜不报忧,但是会和我和妈说心里话。

 

 

“从大一到现在6年搜了300多首了”这个爱好很好啊,我觉得除了空间,还可以在新浪开个微博,每天介绍自己喜欢的歌,发表自己的见解。天涯现在也可以开始了,边发帖,边看别人的评论,边和人交流探讨,边继续搜歌。-----任何一件事情,坚持15年,就会成为专家。

 

我和我老公就是在论坛上认识的,当时辽沈晚报有个版块,每天在上面发个帖子,大家自己跟帖,选上的登在报纸上,每条稿费10元,我和老公是其中的2位,后来报纸编辑组织大家聚会,在聚会上第一次见到我老公,还没看上他,哈哈。后来大家经常聚会,除了他以外还有人对我有好感。因为我平时上网都是白天单位电话线拨号上网,下班去网吧在论坛上写文章,而他英明的单位那时候就有了网络,我就下班后去他单位上网了,天天去上网、天天去上网、天天去上网,10个月后我们就结婚了。网络真是个好东西:)

 

 

你那俩偶像前一个我不知道,第2个知道,当年他的“一个是鬓发染白霜,一个是皱纹上额头,让我们紧紧手拉手….”,穿白色的衣服,头型和清秀又忧郁的外貌让我都很喜欢。后来很多年没消息我还一度在想,这人哪儿去了,很多年以后在同一首歌还是什么节目上他又唱这首故园之恋,嗓音已不复是当年的嗓音,有些感慨,不久之后看到了寥寥的几条报道,说他离世了。“上网就上他们的“贴吧”看,但从不发帖讨论,只是默默喜欢。”可以开帖谈自己的观点,我们每个人,通过任何途径,都能结识到志同道合的、有共同语言的朋友。

 

“好想像其他女儿那样在街上牵着爸爸的手”,我也没牵过我爸的手,也习惯于这样的父爱方式,知道每对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就很安心了。中国以前的父亲大多是沉默,不擅表达的,新一代的父亲有一部分会和以前不同,比如爸爸去哪儿中的爸爸经常亲吻女儿。

 

“每天和爸爸通话聊天。”每天通话聊天,对我来说不现实,总打长途电话我舍不得电话费。

 

“和父亲的不亲密(行动上的),“父亲”角色在一个女孩子生命中象征性的缺失,是造成我不自信的重要原因。人家说:“女儿是打扮给父亲看的。””不自信和父母对孩子的不肯定有一定的关系,有篇文章说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是苛求、干涉型的,孩子会表现得自卑、懦弱,但女儿是打扮给父亲看的这句不同意,我从小就觉得打扮是让我自己舒服,让周围的人看着也舒服。我们都受原生家庭影响,但是,后天的成长也很重要,你读很多书,总该从中吸收些东西,进而对自己有改变啊,要不然,读书做什么?读书的意义何在?

 

“但“贫困生”这个标签却让我大学四年都低着头走路。”你想的太多了,我好朋友现在在深圳工作,大学时她一直是贫困生,接受学校的困难补助,大四毕业那时候别人家都给孩子很多钱,她未过门的嫂子给了她100元,她整个学期只有100元,其余的学费是我和她放学后逐家逐家爬楼做社会调查赚来的,一份调查问卷大卷15元,小卷4元。现在和我一起做调查的两个好朋友一个是她,在深圳,有了两处房子,可爱的儿子和幸福的家。另外一个定居在日本,有了俩儿子,有和谐的四口之家。当年我们都穷,但绝不代表我们一辈子都穷。

 

“去年第二次考试,我没找工作,在家准备了半年,笔试通过了面试没过。”我们那届有个男生刚毕业就考取了公务员,他面试第一。另外一个笔试第一的,面试落选。面试第一的,家里有人。在公平公正之外、在真才实学之外,这个社会还有不公平的一些东西。条条道路通罗马,只要自己足够努力,总会获得相应的收获。

 

“当年的很多同学都考上了教师,我却接连失败。正式的教师挺吃香的,她们大都结婚有孩子了,当年成绩不如我的都混得比我好,有家庭有事业,而我一样都没有。”除了正式的教师之外,还有很多私立学校,只要你有教师证,讲课足够好,总会出人头地,我爸都70多了,还在返聘教高三呢,他是全校年龄最大的教师,只因为他课教的好。

 

别人有的你没有,通过努力也可以有,关键是你不能观望,必须相应的要付出努力。

 

 

“现在在一家幼儿园当老师。”有一个工作平台就是好事,你完全可以成为众多老师中,最受孩子欢迎的好老师。你完全可以通过教小朋友,更多的了解小朋友的心理。今天你只是幼师,将来你还可能成为圆长、教育专家呢。我以前工作的一家教育机构就是高薪聘请来一位幼儿园圆长。

 

“村上的人问爸爸:“XX在哪?干什么工作。一提起XX都有名,当年学习那么好。”爸爸该说什么呢?”过好自己的生活,放下不必要的攀比和虚荣。

 

“ 说实话,一个人那么久我好想有个「家」”,到了这个年龄,渴望有个家,没什么不对,继续加油吧。

 

“向你倾诉的这位姑娘不合群,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与社会格格不入。”要改变自己的性格,要不然后即使你走进婚姻,因为你不够开朗、快乐,也有可能影响婚姻的质量。他也是社会的一分子,你不认可周围的社会,也就缺少和社会上每一分子的共同语言。

 

“接下来我该怎样走下去呢?”用心工作,多了解每一个小朋友的性格特点、爱好,听取她们可爱的语言,在做幼师的过程中提升专业本领,比如在相应的杂志上写些稿件了,工作上争取得到小朋友的喜欢了等等。小朋友常常是那样啊:我最喜欢某某老师了。争取成为被他们喜欢的好老师。

 

其实在孩子上幼儿园的过程中,家长们也是忧心忡忡、紧张不安的,也多和孩子的父母交流,发现孩子的问题,及时和孩子的父母沟通,温和的提出自己的建议。父母们会很感激的。

 

在你的工作上,成为佼佼者。要有不服输的进取心,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

和同学适度联系,扩大人脉,对同事也更关心些,不卑不亢的情况下,给对方以温暖。

 

感情上有人介绍,就去看看,及时给我发邮件,咱们共同探讨。

 

因为年轻,人生有很大的可塑性

 

 

屋檐下的小雨信箱:v_xixi@sina.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不想离婚
后一篇:蒜茄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