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屋檐下的小雨信箱孩子的学业育儿 |
分类: 屋檐下的小雨信箱 |
照片:九月桂花香。楼道门口飘来香气时我一直以为谁家喷了香水,和老公走在街上,发现空气中都飘来这种香,原来,是传说中的桂花在飘香。
邮件:为丈夫放弃了大城市的生活,但依然纠结
西西:
您好!
近一年多来,我一直处于焦虑的状态。真心不喜欢这样,却很难摆脱出来。跟别人的家庭动荡、夫妻问题等故事比,我目前的事情可能算不上事,却也实实地困扰着我,如果您有时间,希望能帮我理一理。
我和老公、女儿,生活在xx,是个安静的小镇,这是个适宜避暑的风景区,空气清新,除去大热天的七八月份很热闹,其他时间都很清冷。人口很少,只有一万来人,可以说是个适合养老的地方。记得年轻的时候我在这里还真不太呆得住,有时间就跑到XX市去逛街,感受热闹(车时1小时)。05年跟老公结婚,家就安在了xx,06年女儿出生,一颗心就静了下来,没觉得在这里生活有什么不好。
渐渐女儿长大,到了上学的年纪,本地的教学资源不行,我一直都希望能给她提供好的教育环境。去年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接待本系统最高机关的一位领导)说出自己的这个想法,就很简单的将我调到市机关工作了(本单位调动机会很少)。我老公很不高兴,这种家庭变动来得太突然了,我们之间没有仔细设想过,但这种变动在周围所有人看来都是很难得的好事,他也就被动接受了(他是一个很安于现状的人,在本地比较如鱼得水,他很绝决的说,绝不离开这里,他很固执)。
去年十月份起我一个人带孩子在xx生活,过上了两地分居的生活。我工作很忙,琐碎,在机关办公室,事务政务都参与(工作上没有激情和快乐,很普通),孩子在我单位附近上幼儿园大班。所有事情包括送、接、吃饭、家庭琐事,都没有人帮我承担,很累。但这不是最难受的,最难受的还是老公的不理解和不支持。头三个月我自己也不适应,以至于闭经100天,吃中药才调理好。跟老公在电话中的沟通,也常常是被他含沙射影的损着,生活工作上的辛苦是没法抱怨,他说是你自找的。情绪上还总得处处顺着他,因为他认为是我的擅自决定,剥夺了他原本正常、温暖的家庭生活,让他现在一个人孤零零的。一到周末我就带着孩子冲回家陪他,原本计划周末带孩子学点什么基本上也不可能了。
此前,我们结婚六年来,基本上没什么争吵,感情还是不错的。这一年之间矛盾也多了很多,往往会为一点点很小的事情争吵得很凶,只要我有争辩他就会暴跳如雷,甚至说出“离婚”二字。最难过的是当着孩子的面,这是让我最不能接受的,所以总是我在让步。我认为,争吵的增多,源于两地分居后,他对我的不信任,但他决不承认,表面装得很大气,其实内心是有些小器多疑。他就是那种人,外表是一很粗糙的大老爷们模样,内心却细腻敏感,之前恋爱时,这种反差很吸引我,现在却发现如果这两样反过来,可能会让人更轻松些吧。
8月份来,眼看孩子要上小学了,我越来越焦虑,觉得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动不动就要这么吵,要么冷战,这个家的维系我没有信心,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坦白讲,现在还真就觉得生活中养孩子是我最大的乐趣了,不乐意让她受到一点点伤害。所以临开学前半个月,我决定调回原单位,放弃已经联系好的市有名的重点小学,把孩子带回这个小镇来上学。想着小学的教育基础,就由我自己来给孩子补上吧(回来工作很闲)。
目前的状况是:我跟单位提出申请要求回来,单位领导对我多少产生了些不好的印象,今后的发展基本无望了;回家后家庭是安定了,恢复原状,不争吵,提前进入养老的状态,他的状态正常了;孩子进入小镇的小学,一个年级只有两个班,生源差,老师懒散,这让我很揪心的。孩子很乖巧,虽然她自己是希望能进入漂亮的市重点小学,却也很听话的跟着我回来了,想像着如果让她在城市里好的小学上学,我莫名地觉得有些对不起她似的。
有时我安慰自己:就当去年没有遇到那个调动的机会,一切回到最初了而已,什么也没变。但事实不是如此,我很难不去想,自己为了他放弃好的工作机会、孩子为了他放弃了好的就学机会,从而内心就会有些不平衡,会有怨气,会难过。甚至会想,如果坚持下去会怎么样?离婚了又怎么样?心态日渐不好,尤其孩子老师的教学太松散,真让人堪忧时。西西,您能帮我理一理吗?不想让自己陷入怨气当中,那更背离了我想让家庭和睦而放弃种种的初衷了.
屋檐下的小雨的回信:
“我很难不去想,自己为了他放弃好的工作机会、孩子为了他放弃了好的就学机会。”不要说你为了他如何如何,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你只是为了家庭稳定,为了不和他争吵,为了不失去夫妻间原有的和谐,所以在权衡过后决定放弃工作而已。
比如我们家吧,我老公爱吃土豆,于是我早晨做了芸豆烧土豆,听起来是“我为了他做了土豆”,事实上不是这样,我是希望做他爱吃的菜他能多吃一些,早餐营养占全天营养的50%,他多吃一些意味着能多吸收一些营养,营养好了身体好,有好身体能让生活质量更高——所以我还是在综合考虑之后,出于对家庭有利的想法上,做出了我做菜的选择。
还有,人要有空杯心态。空杯心态就是清空你的杯子,无论过去是亏的满的还是半满的,都清空它。从现在开始,向杯子里重新注入水。那次调动已经过去,你和女儿已经回到了你们最初的城市,所以没必要耿耿于怀已经不再属于你的东西。
其他孩子都在那样的学习环境里学习,那样的环境里一样有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那样的学习环境下不是每个家长都有机会调动到其他大城市去继续孩子的学业,那你就让自己学会在大环境下平衡自己的心态。在北京时,看北京家长们成天领着孩子到处上课外班,五年级时为孩子能上个重点小学辛苦奔波,我就觉得在老公家乡的小姑子家的孩子小学阶段自由自在的玩实在是太舒服了,童年本该如此,何必让她那么累。
“孩子进入小镇的小学,一个年级只有两个班,生源差,老师懒散,这让我很揪心的。”孩子能轻松的度过小学生活,这不好吗?如果你还是不甘心,那就象我老公的同事似的,他高中毕业,学的是俄语,为了陪伴孩子学习,从初中到高中他和儿子一起学习英语,并且辅导儿子,直到儿子高中毕后考取了清华大学。有揪心的时间,不如付诸行动。有清高的时间,有觉得其他孩子都不如自己孩子禀赋的时间,不如帮助孩子提高更实际。
还有,你不和老公商量就突然调动工作,这的确不对。他如果不和你商量,就非要调动工作你能舒服吗?象我老公从沈阳调动到北京,从北京调动到上海,都是我们两个人商量后决定的。
“想像着如果让她在城市里好的小学上学,我莫名地觉得有些对不起她似的。”这只是你个人的想法,对孩子来说,提前让她和更优秀的生源竞争,未必就一定是好事。象我一个朋友的女儿,父母都是当地重点大学毕业的,后来工作调动到了北京,上学后,其他孩子的父母都非常优秀,她一下子成了班里成绩倒数的几名,这对她的打击非常大。如果她父母没来北京,在当地还属于人中龙凤,孩子可能未必这么早就感受不成功的滋味。
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和你女儿一起去学习吧,别让你没必要的焦虑去影响她。她的快乐不是在多大的城市生活、多重点的学校学习,而是她有个快乐的家庭环境,有一对和谐恩爱的父母,有宽松舒适的童年,这是你最起码该满足她的,如果你不能给她这些,你其他的焦虑则太矫情。
屋檐下的小雨信箱:v_xixi@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