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一周

标签:
屋檐下的小雨上海育儿 |
分类: 生活散记 |
这一周都忙于收拾家:主卧、客房、厅、厨房,房子比较新,所有的配套设施都有。
把北京快运来的22个箱子一件件拆开,分类。搬家还是损失挺大的,锅碗瓢盆、被子、枕头扔了很多,到上海后又一件件的添置:开水壶、碗、盘子、豆油、洗衣粉、苍蝇拍、卫生纸、锅盖、抹布、塑料桶、镜子、肥皂盒、晾衣杆,生活离不开每件看似寻常的小日用品。
昨晚我才开火,之前一直在外面吃,长形的烧饼、酒酿饼、油炸的甜果子,都是北京没有的。
上海的包子有甜的馅,北京没有,上海虾炖粉丝,北京不这么吃,也不把虾纵剖成两半,生煎包我一口咬下去,喷得到处是油,昨天买了牛心菜和马兰头,这两样菜北京也没有。
北京找零钱时也用这种纸币,1元的硬币很少用,到上海后,每天找零都是硬币。下个月大概就开始除霉了吧?还要再买些干燥剂,北京很干燥,不需要这些。
那天从纸箱里拿出鞋子时,有了一种很特别的情绪,想着这些鞋子陪着我千里迢迢的来到上海,有了一种特别珍惜的亲切感。
工作:其实我很舍不得清大世纪教育集团我们那个团队——年轻、热情、开朗、乐观、积极,我走时,他们给我做了这张卡,每个同事都写了留言。我的工作由专职改成了兼职,做的还是之前的工作,不同的是以前每天和他们在一起,现在只需要一个人对着电脑。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人,总有些时候要象植物一样顽强生长。接下来还是布置家,随后游上海,游够了上海就去周边城市转转。
最后聊聊上海话吧,周围人,都讲我听不懂的上海话。
买酒酿饼那天,上面写着1元2一个,我说:给我拿两个饼。卖饼的阿姨和我说:侬哇哇哇哇哇哇。。。我一听貌似有什么严重情况,问:您什么意思?阿姨改普通话:你如果买3个,合你3元5。
去超市买热水壶,店员说:到两楼去换发票。我:什么?店员:到两楼去换发票。我恍然大悟:到2楼去换发票,北方楼层不说两,说2。北方骂人的那句:这个2货,估计上海不说,即便是说,也说成:这个两货?
昨天买衣杆,我问:这个杆多长?店员:三米两。我虽然听三米两这说法很别扭,但已能淡然应对。
我和老公一起看上海一个新老娘舅的节目,里面多讲上海话,配字幕,老公说:“快调台吧,累死个人啊”。老公的同事们互相之间都讲上海话,再和他讲普通话,估计他同事们讲普通话也觉得累死个人啊。他们预计我老公半年后能听懂上海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