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里的青春是不老的

(2008-12-15 00:38:05)
标签:

情感

数月前搬了次家(在最不恰当的时候选择了做负担更重的“房奴”),N多的书箱子又挪了地儿,塞满了新居的客厅和阳台,辛苦的搬家工人不住地抱怨,报价时没有想到为这么重的书另议一把价钱。我也头疼,自己居然在不觉中攒下了这么多布满灰尘的“鸡肋”——不仅搬动起来费力气,而且还占据了我用未来的辛劳抵押换来的空间,其实书中的文字要么已经过时,要么尽可从网络上搜寻,枕边厕上又总是有读不完的新书或杂志,真不如将这些旧书一弃了之!然而,当我坐下来细细翻腾,拂去每张书皮上的尘土,检阅一下购买的日期和价钱,每一本书都能勾起一段回忆,除了几本满纸荒唐的当年教材,其他的又实在不忍丢弃,还是先塞进书橱或干脆先在某一角落里堆起来再说,心里明白,若干年内都不见得再有时间翻捡这些书了。

在做这份苦工的过程中,一本白色封皮油印的册子跳入了我的视线,烦躁的心不由地有了一丝惊喜。这是本再简陋不过的黑白封皮的册子,一朵不知名的花朵悬在山的轮廓上,右下角有《南园》两个大字,左上角是“南京大学 南园诗社”。目录页的空白处,有“相峰惠存”四个字。落款是“东冬 1987.5.29”。 目录上也尽是我在22年前的那个梅雨季节里熟悉的名字:樊松球、顾东冬、高顺青、小海等等。他们是我的好朋友,他们也是那个浪漫校园里令人瞩目的诗人。毕业后,他们中的多数,除了小海和高顺青等几位,我都没有再见过面,也没有再读过他们的诗篇。时隔多年,当我再次翻动这发黄的诗集,耳畔仿佛有位神秘的读诗人,为我唱吟起一曲接一曲关于青春的歌谣,带我的神飘浮回到那梧桐细雨中的南园,与我的兄弟和姐妹们再聚首,再来一次憧憬和轻狂,再走进一次青春诗的梦境。我庆幸,在人生的辗转中,我保留了这本诗集,而且在我华发丛生的年纪,再次翻开了它。我也感慨,在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年纪,我的这些朋友用他们的诗行,留下了关于我们那一代青春的精神记录,而诗里的青春其实是永远不老的。从那一刻起,我便有了一个打算。抽点时间把这本诗册的部分诗抄录给更多的朋友分享。也许当年的诗人自己都已经忘记诗中的这些意象,也许他们也有悔其少作的想法,但我想他们一定不会反对我邀请他们,回首我们来处,再共吟一次这些关于青春的歌。


把这篇旧文再置顶一次的动机来自于刚刚过去的大学同窗二十年聚会。小海告诉我他时常也关注我的博客,我抄录的那两首他的诗本来他自己也找不到了。而现在这两首轶诗已经在《钟山》上发表。闻此,我非常高兴。自己这个文抄公不经意为中国的现代诗做了一次保存和发掘的工作。故此把当时的感想与大家再分享一遍。更欢迎大家再读一遍小海和同窗们的诗,那才是精华。-- 2009,10,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