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奥运开幕式--蛇尾
(2008-11-02 22:19:09)
标签:
杂谈 |
自打奥运以来就没有再回来看看自己的博客。主要是犯懒,但心里常戚戚不安,上篇文章实在是还没来得及收场,即便是一小学作文大概也要给判个不及格。评语都想好了--虎头蛇尾,而且恐怕连“虎头”都算不上。今天得一点空,赶紧就把这个小蛇尾续上吧。
当时我们的救护车离开鸟巢时, 我默默地注视车窗外,无数武警战士们还在警觉地肃立在暑热之中。日前我还读到一篇报道称,因为安全的考虑开幕式期间,观众不得随意离场。我怎么也未曾想到,自己竟然会以这种方式告别开幕式。
一路上,随车的年轻医生介绍,当晚他们已经来回奔波了几次了,多数是中暑。虽然有此“预防针”但在我们到达306医院急诊室时我还是颇有些震惊。已经有不少的病人在接受紧急救助了。有位年轻的女演员躺在担架车上,与我们同时送来,花容失色,令人恻隐。一位风度儒雅的两杠四星的大校在门口迎接我们。他眼镜后闪烁目光极睿利,用果断坚定的语言交代下属接待病人。我把他的话翻译给病人,她们的情绪也安定了许多。记得最为关键的决定是,原定的SOS医院的救护车因为戒严的原因一时不可能赶到了。我们还是完全相信奥运会的安排和解放军医生的能力吧。接下来的细节我就不想记叙了。后来我在某报上读到一条小的消息,当晚306医院接诊了上百名的求医者。作为亲历者,我要说的是他们的医疗条件与美国的医院还明显有着较大的差距,但医生和护士的努力还是值得我们的尊敬。在急诊室的忙碌中,我从观众的欢呼声中知道点火的程序到来了,又过去了。
午夜过后,306医院为我们找来了救护车,把病人转移到离京城大厦不远的SOS医院。安顿了病人,我从医院走到北京的街头,空中传来了隆隆的礼花声。在华都宾馆门口,找到了一位声称已经跑不动了的“的哥”,好说歹说,才同意把我拉去公司临时驻扎的新闻大厦。一路上车水马龙,都是从鸟巢里出来的。北京度过了一个不眠和激动的夜晚。我和两位同样激动的朋友会了面,在一家酒吧里继续我们的奥运之夜。出来时,夜空已经有点泛白,我们需要赶紧上路--实际上我们的车子已经违反了单双号的限制,现在已经是8月9日的早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