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盛顿生活笔记--出行篇

(2008-01-02 23:25:28)
标签:

我记录

城市印象

出行

华盛顿

打的

步行

机场

旅游

2007年由夏末至初冬,相峰旅居美利坚国京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别地区的国会山脚下。“美京”的环境习俗与北京如此不同,以致于本人虽粗通美语,兼有同事朋友悉心相助,但如想臻如鱼得水之境,还是得从衣食起居的细微处开始适应,适应之后便有闲心拿北京来略作比较,待有闲时略作一点笔记,算是与朋友聊聊天。今天就先从出门谈起。

 

在美京,大家多习惯步行。我旅居期间,每日穿过数个街区上工,常走的那条第二街路的一遍是装饰着耀眼的白色大理石的国会办公大楼,一遍是掩映在绿树中的古老的红砖房屋,门口还多摇弋星条旗;迎面走来的或为国会大楼里办公的俊男美女助手,或是西装笔挺风度翩翩的绅士,或是实枪荷弹眼神中充满戒备的警察,令从胶东乡下走来的我恍如跳入D版大片的场景中,每日来回要走半个多小时,乐此不疲。只是需要备双好鞋子(反正中国货便宜得出奇),应付被树根拱得凹凸不平的路面,国会周边的路面多为红砖铺就,下雨渗水快但也有积水的洼地,个别路面还有裸露着沙土。从国会山到华盛顿纪念碑一带就更是留有细沙的路面,较之北京相应建筑周边的花岗岩石路面大概落后得像个乡村,但说实话,走起来很舒服。市中心的人行道路面多是粗糙的混凝土抹成,好处是防滑。两侧行人熙熙攘攘,昂首阔步,按灯行路,令拥堵在车中的司机羡煞。想起我在北京战战兢兢过马路的经历,不由得要羡慕这里行人的安全感。行路的安全感也来自走夜路。因为工作加时差的原因,我有时在办公室要待到午夜过后,初来时每乘出租车回住处,后来感到颇安全,也就习惯了走夜路,有一次,一位警察气喘吁吁地从我的身后赶过,赫了我一跳,那位老弟主动向我友好地打个招呼,晃晃手中的便餐袋,匆匆钻进自己的岗亭中去。我也释然,这里大概是全美最为安全的地段了,警察时时梳理,行人何俱之有?

 

 

做为京城,大家愿意步行的前提当然是得有舒适的公共交通。美京的地铁系统不错,市区基本上在十几分钟距离内就有地铁站。我从住处走到最近的地铁站仅需5分钟,而且相对百姓收入来说地铁的票价暂时还不贵,按距离和时间段计费,非高峰期每次乘车大概1个美金多点。据说因为亏损,地铁管理当局08年有上调价格的计划(美元其实国内也贬值)。空调十足的车厢多数时间很空,也安静,报站也由人工进行,所以初到时我总得竖起耳朵辨别不同口音报出的站名。下一班车辆到站时间都有显示。所以掌握出行时间基本上有谱。很多所谓高收入人群也都习惯乘地铁往来。记得曾聆听国内某市领导在会上对外商代表们表示,“我就不相信你们那些老板会乘地铁上下班。”我希望他若有机会来访美京时,还是也下地铁体验一下。美京的地铁还有两个特点令我印象深刻:其一是深度,有的站要乘自动扶梯向下数分钟,恍如进入太空隧道,也不知是否有防空的考虑;其二是素净,车厢里有少量招贴广告,但站台和过道则极少如北京地铁里铺天盖地无处不在的广告。在国会山南站和五角大楼前后两站的站台多有军火商所做以飞机大炮为画面,辅以爱国主义口号的广告,广告对象显然是决定预算和采购的政府官员和国会工作人员,这也算是美国京城里才有的特色广告了。关于美京的地铁另外还有件异事:世界上大城市的房主多数都盼望着地铁修到自己的产业附近,不仅方便而且能令房子租售个好价钱,但美京则有个叫乔治城的富裕地方,当年因为怕人多破坏乱了自己的环境和氛围,干脆拒绝地铁的进入,只允许公共汽车进来,结果当我去那里吃饭时发现本来优雅的街道已被宝马和卡迪拉克之类的豪华汽车堵得赶上北京的大街,高档餐饮和豪华商店鳞次栉比,据说物业价格仍然飞升,当年居民是否做了个有远见的决定,大概只有他们自己评估了。

 

这次来美国按照过去的经验,我还携带了一份驾照的翻译件,打算必要时租车出门。后来发现美京的地铁发达,出租车尤其方便,我的驾照跟本就没有用得上。去机场(美京周遭有三个主要的民用机场)和参加活动时,我多数就乘出租车了。美京据说有两三千辆出租车满大街晃悠,招手即停,与北京一样方便。但高峰期就困难些。有一次我和名字叫“棋谱”的哥们儿赶着在高峰期打车,客寓的门口等不到车,我们穿着晚礼服神气活现地走向国会山的方向,在宪法大街上就总是有车。“太好了!我爱这个国家!”, “棋谱”跳入车中的时候,兴奋过头,来了这么一句赞誉。我的同事们上下班都开自己的车,但出门办事多数就打的。出租车收费方式也很奇怪,大概8块钱起步,按区收费,行李和高峰期都有附加费。有时没开出去几公里,因为跨区了,价格要大大超过在同区内跑个大掉角;因为小走几步路甚至跨过马路去就能省下一次跨区的车费,所以在哪儿打车就成了一门学问。今年,美京市政府试图在出租车中引入按距离的电脑计费和GPS系统结果引起了司机万圣节那天罢驶,称他们要保护华府的传统,政府只好暂时不了了之,我当晚错过原定的去纽约的火车。因为没有计费器,所以就没有中国普遍的机打发票,下车时如乘客要发票,司机通常就是撕一张空白车票要乘客自己回去填写,绝对方便快捷,而且我也没有听说过有人谎报车费的。我是因为通常记不住起止地址,则坚持要司机填写,这可是为难了有的的哥,所以后来我熟悉路程后也习惯了接受空白收据,回去如实填写报销。别看这张小小纸片,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机构与雇员间的信任度。

 

除了招手即停的方便,华盛顿的出租车与北京堪有的一比的还有的哥侃天的政治水平。别看这帮的哥多数为外国移民,操着口音各异的美语,但关心的可是天下大事。很多车子里备有政商界人士必读的《华盛顿邮报》,收音机总是播放着公共广播和C-SPAN电台的新闻节目,这大概也是适应华盛顿乘客的特色服务。如果聊起热点问题来,的哥们差不多能把各派见解都给你介绍一遍。有一次,我夜里打的回住处,那位的哥热心地指点给我看国会大楼仍然亮着灯的穹顶和夜空里的星条旗,告诉我那说明国会还在为某个议题连夜辩论着呢。我遇到过来自索马里的司机,对中国的援助非常熟悉,称中国人是好朋友,我下车时自然也援助了他更多一点小费。还遇到过一位来自伊朗的司机,自称当年是巴列维时代国家石油公司的经理,但是霍梅尼上台后他宁愿来美国开出租,“你以为我会给那帮毛拉们干活吗?不,在这里我有自由,只要不犯法,没人管我做什么,现在美国是我的国家。”他显然已经认同了美国社会。相比多数移民的哥的特别敬业,我遇到的一个老美的哥就特别不靠谱。前一天说好的第二天早上六点来接我去远在巴尔的摩的机场赶飞机,结果届时我开门后只见大雨滂沱,不见这位老兄的踪迹,赶紧打电话去问,那头的声音听起来还睡意朦胧着呢,说抱歉头晚参加party睡过头了。赶紧打出租车公司的电话,不是忙音就是没人接。这可是是周六的早上,谁会在冒着大雨在国会山边上转街呢?无奈中我只好拖着箱子,冒雨爬坡到宪法大街上去撞大运,可满街只有几辆赶早的送货车,焦虑中十几分钟过去了,奇迹才终于出现,解救我的是一位勤奋早起的印度司机,他也为自己一早揽到了一单“好活儿”高兴。有此教训后,我每逢去机场,多要约一位靠谱的司机,当然自己的同胞是首选。我遇到了一位来自香港的黎先生,老人家已经有六十几岁了,还在兢兢业业开出租。他除了知道投票时一定要选民主党外对政治的话题不怎么感兴趣,每次都要跟我谈吃的,抱怨美国的中餐太烂,羡慕我在北京可以有好吃的,因为他不久前刚回国看过。我问他中国来的乘客多吗?回答是还不多,因为中国的来客多数还是团体旅行,普遍乘巴士。我启程回国就是这位黎先生一早赶来把我送去杜拉斯机场,路上还是谈吃的,他好羡慕我就可以吃到地道中餐了。我进候机楼门时一次只能拖一件重行李,他坚持要替我看管着其余行李,直到我把行李逐一搬进去,我们才不舍地招手告别。平安,黎先生!

 

说到机场,进出美京的公共交通属飞机最为便利,所以机场在这些所谓职业人士的生活中尤其重要。以国内航线为主的里根机场离市中心不过十几分钟的车程,而且一路上可以领略林肯纪念堂,华盛顿纪念碑、五角大楼和波托马克河的景致,这大概也是我最熟悉的路了。飞国际航班则多要赴更远的杜拉斯机场,离机场近的橙色地铁站有名为“飞行而去flying away”的专线豪华大巴,票价大概11个美元,我赶上的那位大妈司机介绍风景和报站名的声音抑扬温柔得如教堂的唱诗班;想省钱还可以乘普通的公共汽车,票价3元,多停几站而已。去杜拉斯机场的单程出租车为70美元,但省时间。所以服务者竞争下来,总是能够有人满足乘客的需要,如何取舍那就看你自己的时间价值几何。如果时间真的充裕那就不妨乘一次火车。美京的联合车站就座落在国会山的边上,维多利亚风格的大厅以大理石砌就,富丽宽敞,除了乘客上下车,而且也是城市居民就餐和购物的好去处。 Amtrack 赴纽约的火车方便舒适,非高峰期票价还可以打折,而且提供有笔记本使用的电源,方便过机场的候机楼。但说到速度,就远不如中国的“和谐号”了。美国人怕铁轨上的车辆以不同速度前进所造成的调度困难;中国则是愿意一部分人先快起来再说,所以推出一路挤掉其它慢车的“和谐号”,把美国佬也甩在了后边,当然令国人自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