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添了个笔记本电脑。东芝的,是我个人购买的第二部电脑,上一部还是98年赴美国留学时为了读书所用,也是东芝的品牌,忘了具体型号了,只记得分量很重,背着在校园里晃悠颇为负担,屏幕也是所谓假彩色的,要注意角度才看得清楚,但那时对我一个穷学生来说可颇是一个大件,还是花了1200美金从学校的网络服务中心以所谓校园价买来的,所以也特别珍惜。就这么台机器助我完成了学业,掌握了不少上网技能,为我后来在机关里搞网络相关的工作打了点底子。所以这次当我决定再采购一台用于家用的笔记本电脑时在朝外百脑汇那个乱哄哄的卖场里转悠了半天,还是情有独钟地选择了东芝的本本--尽管这一决定遭到了老弟的嘲笑,他是坚定的反日派。但我喜欢新本子的15寸镜面宽显示屏,图像鲜亮,看起DVD来感觉颇佳,与当年的老本子有霄壤之别。因为工作上仍然使用公司提供的Thinkpad,这个本子就纯成为我的自娱玩具。两个星期以来,在这个本子上鼓捣了不少东西。先是把闲置已久的LINKSYS的无线路由器配上了个新的变压器(当年也是从美国淘来的,但电源不匹配,一次插错,就此休工)在方庄鞋城市场中的摊位上买来的,18元搞定,心里直叹还是RMB好使。然后就可以搬着本子在屋里四处移动着上网,恨不得厨房洗碗时也要把本子搬进来听听网上的NPR广播。除了大路货的Itune以外还发现网上有几个好东东,忍不住要推荐给朋友们试试:
其一是电驴和verycd网(www.verycd.com),这是个共享软件的专业网站,电影,软件五花八门统统有寰球网友在分享。我最喜欢的是其中资料资源中的有声书和电子图书,象一个小图书馆,可以下载到不少美国最畅销商业和小说的有声版。还可以转到mp3播放器里随身听。
其二是一个网络电视的网站,迈视网(www.maxtv.cn),也是所谓的p2p网络技术,完全基于网络上的无数服务器共享资源和处理能力,虽然其节目内容还不多,但都是新的电视剧和电影,如越狱第二季等。令我惊讶的是其图像非常鲜明清晰,即使在全屏播放的模式下也能够流畅如观看VCD的效果,立体声的伴音也很有效果,甚至有高清晰的片源提供(有断续的情况)。同时也下载了个最新版的realplayer10版,附带着看了看REAL捆绑的另外一个视频网站,有赵本山的《落叶归根》网络授权首播,但即使在小屏模式下都要时常中断等待--另我想起儿时在电影院伸着脖子等待换胶片的那份心情。想必这个网站也是新投资的,但有迈视在那里,投资人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要感慨“既生瑜,何生亮”了。
看来虚拟世界其实与现实世界一样,人民群众的力量总是无穷的。中国的特殊环境下,网络应用常常有着意想不到的发展。谁说网上的资源多存在于英语世界里?但同时窃以为,使用这些资源时有两个风险,一为网络病毒也许可以随之侵入,二为网络资源的版权当然是来路不明,所以使用起来总有些惴惴然,像是占了人家的便宜。我若是风险投资家,大概不会给这个广受欢迎的网站投资。
回到我的原话题来,为了享受这些网上的资源,我为自己的本本投资计有:
--本本身价7400大洋
--内存增加到1G,以给集成显卡留出更多空间,付大洋 330
元(金斯敦内存)
--漫步者音箱M1310一套,也是百脑汇购买,经历了一番讨价还价,付了大洋270,回家上网一查,报价仅210元,后悔啊。
--因为购买,捣腾现在敲打的这部本本,牺牲的健身和睡眠时间,更是不可衡量。
现在以上都已经成为经济学上所谓“沉陷成本”,还是及早睡觉去吧,读者诸君如果试过那两个网站请告知一声,算是我为大家贡献一点“溢出效应”。
前一篇:逛银行的麻烦--罗杰斯大概是对的
后一篇:今日场景--哈佛校友的春节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