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御厨们隐藏的“猫腻”

(2018-06-19 20:10:22)

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全是为了吃喝,可见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大系统中的分量之重。贵为天子的帝王家也不例外,嘴巴上的讲究以及因此产生的海量消费,尤令后人叹为观止。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嘴巴馋,御厨们就得挖空心思去琢磨厨艺,各种豪奢精致的美食美饮由此不绝地诞生,既推动了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为御厨们“坑爹”衍生出不足为外人道的诸多猫腻。举几个例子说说。

http://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18/7d777115af60be413390139a903081a5x725x513x63.jpeg;,3,jpegx;3,700x.jpg

汉文帝刘恒比较节俭,曾“亲耕籍田,以供粢盛”,即是自己种植以满足食用,不需百姓“纳粮”。然而御厨们的字典里从无节俭二字,他们依然按月去内库支领皇帝膳食所需,大把大把地花钱,靡费有增无减,使文帝的诏令如同一张废纸,有司却不敢追责。

http://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18/5856fcc8a1548a33a0a4fad52d9ab9bex1024x683x74.jpeg;,3,jpegx;3,700x.jpg

隋高祖杨坚“常节俭,重民心。”生活俭朴,“平时饮食不过一荤,所乘,所穿,所住,极尽简陋。闻灾民无饭吃,流泪,而一年三月多不再吃荤”。一个荤菜,对皇帝来说,够节俭的了,可这“一个荤菜”到了御厨那儿,跟杨坚的初衷已然大相径庭。每日每顿换花样不说,单说每个荤菜的采办,就高达“开皇五铢”近千钱,足够中产之户五口人一月的生活开销了。

http://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18/7d62dd6ced7580518db7a9b51f46110fx665x433x43.jpeg;,3,jpegx;3,700x.jpg

李世民在贞观年间也提倡俭朴的生活方式,要求御厨给他做一些清淡的膳食,如每餐一样主食外加两三个菜品即可。但御厨们哪敢怠慢皇帝的胃呀,奉诏是奉诏了,可花样却在不断地翻新。一个主食变成了“百花糕”“清风饭”“王母饭”“红绫饼”等等,两三个菜品变成了“浑羊殁忽”“灵消炙”“红虬脯”“遍地锦装鳖”“驼峰炙”“驼蹄羹”等等。李世民也并未觉得奢侈,反而经常将这些美味分赐给朝中的文武百官,引为笼络之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