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沙窝子

(2014-09-16 09:56:51)
标签:

草原保护

浑善达克沙地

旅游

分类: 苍狼大地

“沙地不是沙漠”,每次跟朋友聊沙地,我都是这样开场的。按照气候类型,在荒漠带上,以流动沙丘为主的地区称为沙漠,而在草原带上的大片沙丘称为沙地,沙地中的沙丘多数是固定沙丘。内蒙古著名的沙地包括: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等。草原上还有一些小的沙带,牧民称为“沙窝子”,在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上都有不少沙窝子。而内蒙古荒漠带上的沙漠主要是: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布齐沙漠、乌兰布和沙漠。

著名草原生态学家刘书润认为,内蒙古的沙漠和沙地形成于更新世晚期,有若干万年的演化史,有些沙地,如科尔沁沙地活化和扩大的趋势值得重视。但并不是所有的沙漠和沙地都是近几十年退化产生的,也不是花上五六十年就可以变成草原或森林的,它们的产生是一种地质现象,活化和收缩之间有一定的动态平衡,只要平衡不打破,不是所有的沙漠和沙地都需要治理的。

十年前,在锡林郭勒草原最好的部分乌珠穆沁草原上,我发现一片沙带,那里和草原不一样,草原上长着又细又软的草,沙带上有时有裸露的黄沙,起伏的沙窝间却又有挺高的树。我在草原上沙丘的方向瞭望,旁边来了一位老人,在夕阳下坐着。我于是问他:“那边是沙化了吗?”

老人回答:“那是沙窝子。”

我很不解,又问:“那边需要治理吗?”

老人说:“沙窝子好!现在分草场了,谁家分到沙窝子还高兴呢!羊卖得贵!”说着,他从地上拔起一根又细又软的草,他说:“等这个草籽熟了,就会打卷,长出尖刺,刺进羊肚子,羊皮就不值钱了!沙窝子里没有这种草,到了秋天,把羊放到沙窝子里呆一阵,等草籽落地了,把羊赶回来就没事了。”老人拔起的那种草就是针茅,典型草原的健群种。欧亚的典型草原在地理学上叫斯戴普,就是针茅草原的意思。从湿润区的大针茅、贝加尔针茅、到干旱区的克氏针茅、小针茅,再有紫花针茅、座花针茅等等,总之都会长针茅,长了这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才说明草原的生态系统是稳定的。不过针茅对牧业有个缺点,秋天打籽的时候,特别扎,不仅扎羊皮,羊吃草时还扎羊嘴,还扎牧民的腿,靴子里,鞋里进了针茅种子很疼,很难甩干净,一脱下来,就会粘上更多种子。幸好,草原上有沙窝子,沙窝子就是最好的秋营盘,又温暖,又挡风,生长含碱的植物,牛羊吃了会更肥壮,等针茅种子落了地,牛羊就可以回到草原上了。

沙窝子连成一大片叫沙带,沙带的面积再大,就是沙地了。在克什克腾旗的贡格尔草原上,有位姓赵的老牧民,他说:“蒙古人从前是住在沙窝子里的,解放以后,给搬出来了。”当时,我们同行的人说:“这么说那不是好事吗?”赵大爷却不置可否。赵大爷家南边的那块沙地就是有名的浑善达克沙地,浑善达克沙地从赤峰西南部绵延到锡林郭勒盟南部,一直到乌兰察布。正好在北京的西北边。据说是津京风沙源,不过真正走进这片沙地才知道,它不仅不是风沙源,还是津京的水源地。滦河、潮白河都是这片沙地孕育出来的,它还孕育了辽河的西源。

http://s12/mw690/001C09WMgy6LCBcmblFdb&690
牧民在沙地里放牧牛群

 

http://s5/mw690/001C09WMgy6LCBfNr9O94&690
浑善达克沙地的牛群

 

 http://s13/mw690/001C09WMgy6LCC04pl29c&690

沙地中间的草原带

 

http://s4/mw690/001C09WMgy6LCCfWNJp23&690
秋天的浑善达克沙地

浑善达克沙地和各种沙地一样具有昼夜温差大,能捕捉空气中的冷凝水,透水性好,能涵养水源的作用,另外浑善达克沙地在草原带中比较靠南,降水量也比北方的锡林郭勒草原普遍多一百毫米。因此这里的植物生长量,也比典型草原大。不仅长草本植物,还有红柳、黄柳等灌木和榆树那样的乔木。

布和是住在浑善达克沙地里的一户牧民,他的家附近有两个湖,湖的名字叫“桑根达来”。布和在的嘎查原来有一百户左右的人家,近年来随着牧区生存条件恶化,还有七十多户。桑根达来是两个湖的名字,这两个湖就在布和家的山后面,爬上后面的山包就能看见。

布和家如今住在房子里,七户人家住一个“营子”——小小的自然村。这个自然村是由蒙古族传统的“浩特”转变来的。起初三五户牧民住在一起合作放牧的一个社会细胞叫做“浩特”。这个小浩特在分草场之前就定居下来,定居的地点是传统的冬草场。定居下来不久,夏牧场就因为植树造林不让用了。冬牧场在沙山的山窝里,而夏牧场沙地中间的河谷里。几年后牧民非常有意见:“河谷里都是好草地,在那里种什么树呀?要种在沙坡上也行啊?”夏牧场被挖了好多大坑,但是树并没有长起来,牛羊进去反而像进了迷魂阵一样不知道怎么走出来。而且夏牧场不让用,冬牧场沙化很厉害。后来布和所在的嘎查牧民想了很多办法,向政府把夏牧场要了回来。他的弟弟每年牧草一返青就带着蒙古包去夏牧场,替全嘎查的乡亲看牧场,防止外人进去放牧。这样到了六月份,大家又可以搬到夏牧场了。

浑善达克沙地的植物生长量比典型草原高,所以载畜量也高,典型草原35亩地一个羊单位,这里是5-7亩一个羊单位。一头牛核五只羊。但是浑善达克沙地比较靠近长城,这里口内的移民也多。所以它的“载人量也高。”在典型草原乌珠穆沁,人均草场5002000亩不等,但是在布和所在的嘎查,人均草场才100多亩。布和家兄弟姐妹多,最后有个1000亩草场。http://s5/mw690/001C09WMgy6LCCoe0egc4&690

父母和还在牧场生活的兄弟姐妹

 

http://s13/mw690/001C09WMgy6LCDcfKgY3c&690
母亲

 

http://s11/mw690/001C09WMgy6LCDeI9PI4a&690
布和的女儿查斯纳,她的名字是雪花的意思,她也是一朵美丽的雪花

他们全家时而分家,时而又和在一起,分家是孩子们想单过,可是分开了,草场分不开,再分就太小了,家里人互相帮不了忙,所以很快又和在一起。这样妈妈和妻子可以有时间做饭,兄弟们分头管牛羊也能倒开人手,虽然也记得哪头牛,哪头羊是谁的,将来卖牛犊和羊羔的钱归哪家,但是工作还是在一起。这样即使在接羔子那样忙碌的季节,他们一家也能吃好好饭,因为人多,每件工作都有人做,包括做饭,这是协作的好处。要是只有夫妻两个,一个管牛,一个管羊饭都吃不上。

现在营子里有几户过不下去搬走了,他们把那些草场也租下来,有的做打草场,有的做秋营盘,这样他们的牲畜6月份去夏牧场,7月份去秋营盘,10月份再找一个地方借一块牧场,人虽然定居了,但牲畜还在游牧。游动是必须的,越是草场小的地方越要动起来。

除了自己家的牲畜,别人家的骆驼也会光顾他们的草场,骆驼要是到了低处吃草,他们就轰,但是如果骆驼在山坡上吃榆树叶,他们也不怎么管。骆驼的活动范围特别大,也说不上是谁家的。虽然他们会轰别人家的骆驼,但是每次看到骆驼,他们的兴奋劲似乎更强,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布和喜欢马,但是在浑善达克沙地里,马不太常见,高高的沙山,挡住了马奔跑的路线,让马爬山也有些辛苦了。但是布和仍然喜欢骑马,而且骑术很高,他可以在光马背上骑马。他的坐骑还赢过那达慕大会。但是可惜被人看上,家里又想用钱,就卖掉了。

http://s1/mw690/001C09WMgy6LCAGBSRqc0&690

布和在雪中给牛补充饲料

 

http://s13/mw690/001C09WMgy6LCATMUR62c&690
今年正蓝旗的冬天雪很大,算是一场雪灾了,布和的弟弟刚苏和每天在网上呼吁救灾,

但他仍然每天高高兴兴地出去放牛羊,虽然摊了灾,他也不会天天哭鼻子


http://s14/mw690/001C09WMgy6LCB59b1Hfd&690
雪后的浑善达克沙地

到了冬天山上的草被雪盖住,牛羊就辛苦了,他们把草料堆在山后,让牛羊一早翻山去吃,晚上在家里准备上玉米馒头,给牛羊补充饲料。我很奇怪他们为什么要每天翻山,那么辛苦,而不把饲料放在家附近,他们只是模糊的说:“牛要翻山,要出去走,不然怎么行?”

游牧民族有些不辞劳苦的习惯也是在尊重自然规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