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计划内蒙古之行时,就看到所有的帖子无不提及呼伦湖的“全鱼宴”,美食先锋如我者,显然不会错过。
全鱼,你怎么理解?哈哈
,据我家老爷和美少的妈妈说,全世界的人都可以明白无误地理解为“全部是以鱼为菜肴原料的宴席”,居然连小少也和全世界思维成熟的人群一起,作出此种唯一正确版本的理解!——————但是,但是,但是……美少争辩无门,暗自思忖:全部是鱼哪里不能办到?既然在呼伦湖边吆喝这个特别的宴席,自然应该是一种特异的鱼,硕大无朋,完整一条端上来立刻占满整个八仙桌,全桌宾客可以指望它大快贪婪口腹并人人饱得抚腹无语——————不然,不然,不然……有什么了不起?
好啦好啦,我知道这是小米加步枪的第N个版本,但为什么没有人反思一下我如此一以贯之地思考,是对所有容易产生误导的语言文字的声讨和战斗檄文?所以,所以,所以……尽管,临行前刚有位同事说过“你异于常人”,此后又有同事补充过“胡说,是常人异于你”,尽管我和全家人一起面对了一条按常理理解已经很巨大的鲶鱼和几条个个结实强壮的白鱼,还有多到无数的河虾,且仅仅这些就消灭了我们4个大人和一个大胃王少爷的全部进食战斗力,还有一半打了包————但无论如何,这不是我想象中期待的全鱼宴。
顺便说说,全鱼宴的饭店很和气,我像在自己家一样出入他们的锅炉房洗我的杯子,结果与一位大婶问答如下:
“你们打哪儿来啊?”
“上海。”
“上海??打那大老远的来这儿干嘛?”
“因为这里特别美啊。”
“这儿?美么??”
“当然很美啊?!”
因为全鱼的前车之鉴,我几乎怀疑我对美的理解也异于常人了,幸而我很快意识到大婶儿久居此地,面对一年7个月的寒冷风霜,显然无法如过客那样对着短短一天的特定季节风景感慨“美哉草原”。
附记:来蒙2天,我们已经不敢点比3菜一汤更多的菜了,第一顿,4菜一汤,问小妹菜量会不会大,她回答“放心吧,我家都是一尺二的盘子”,结果,哈哈,天哪,一尺二的盘子,巨大不说,还堆满了上尖的份量,吃到全家无语,第二顿老人拒绝大吃如昨,要求吃面,好啦,另一个小妹说你们4个人两碗怎么够?大碗的?那也不够——我们点了4碗面,还预算减少了孩子的那碗,结果,呵呵,整整多出2大碗——————每一大碗才5元,我今后一个时期都将鄙视并测量上海餐馆的盘子口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