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肉龙的思考

(2021-07-30 17:09:09)
分类: 大学来了

一、关注和陪伴

四个时段的不同关注:

1.   小学一二年级前:(机械记忆习惯阶段)

要做领跑者,多用手去关注

(带着做计划,陪伴做作业,细节的指导,仔细地观察和思考)

2.   小学三至六年级:(理解记忆阶段)

要做陪跑者,多用眼睛去关注

(帮助完善孩子的计划,适当从陪伴做作业改为检查作业,但需要加倍的关注和思考,多些方法的总结和梳理,及时补充和提醒复习内容,及时扩展知识范围,错题本)

3.   初中:(计划自主执行阶段)

要做支持者,多用脑子去关注

(默默关注孩子的计划,尽量不横加干预,鼓励为主,策略的补充一些建议)

4.   高中:(冲刺阶段)

要做啦啦队和仰慕者,多用耳朵去关注

(多交流,心理建设比学习关注更重要,目标是要达到内心从容)

 

二、 习惯:

家长的习惯

1.要把肯定当习惯

永远不要和其他孩子比较,永远不要说向谁学习,有了目标,可以冷静分析别人的优缺点,避免神话,神话意味着不可接近,要人话。

小时候达成目标可以奖励,大了达成目标要进行庆贺,区别在于提前说明,不是交易,而是鼓励,将惊喜变为调味品。

2.要把不在意分数当习惯

关键的考试就两场,其他的考试都不重要,错了不白错,要及时整理和分析,不要归结为粗心

不要把做到什么作为最终目的,而是把努力做了什么作为奖励的标准。

3.要把陪伴当习惯

六年级前,孩子做过的作业(包括课外的)要先做,只有跟着孩子的步伐才能客观分析问题,才能知道任务的多少,时间的长短,效率的高低。

4.要把不怕肉麻当习惯

要多表达,多沟通,多做倾听者,多做被嘲讽的对象

 

孩子的习惯:习惯的目的是自觉和自立

    1.目标力,有明确目标,有实施计划,永远做垫脚能够到的人

    2.自我认知力,要自我肯定,明确自己的优缺点,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分析,知道自己的学习、习惯上的短板和长处,但主要是孩子的自我认知。

3.挑战力,不惧怕选择困难的道路,坚定目标,没有能够达到同样效果的捷径

4集中力,可以在游戏和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上让他体会注意力集中的乐趣,需要时集中开关会自行打开

5.理解表达力,要引导孩子表述,整理消化,理清思路,从小做小教员。

6.质疑提问力,要引导孩子勇于提问,勇于质疑。

7.自制力,知道轻重缓急,知道执行计划。

 

三、几个注意事项:

1.   要积极和老师沟通,对老师提出问题要回应,一个家长都没有要求的孩子,老师是不会有要求的,认真分析作业情况和孩子听讲情况

2.   竭尽全力的寻找孩子的微小进步并给予鼓励,小错提醒观察,大错谈心说教,极个别原则问题再体罚,孩子能记住的是氛围,不是疼痛。

3.   家庭教育要有一致性。

4.   要懂得倾听,让孩子放空自己。

5.   遇到挫折时更要好孩子站在一起,而不是对立面或者上面。

6.   让孩子多尝试,寻找更多的兴趣点。

7.   用拓展擅长的科目来带动不擅长的科目进步。

8.   不要说不在乎分数,做就完了。

9.   奥数要是有精力还是要学的,数学最后留下的思维方式。

总之,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孩子看清前面的道路,确定路上的目标,斧正孩子的方向,放手孩子的发挥,哄着鼓励着孩子前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肉芊的思考
后一篇:首钢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