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天天关注北京奥运,让我想念那座我生活了四年的城市想得牙痒痒。昨晚翻看几年前买的《新旅游》杂志,上面那一期“我爱北京”的专题更让我对北京感到无比的思念。杂志上面拍摄的图景正是我熟悉的,有紫竹院、万寿寺、玉渊潭、颐和园、圆明园、什刹海、胡同......那个常常独自安静地坐在紫竹院河边的柳树下安静看书的女子如今已经到了广东,她不敢再有那样的闲情逸致,因为独行的女子总有被抢劫的可能——每每想到此,我就想以头抢地,这是个什么世道啊!?
是在离开北京以后,我才真正感受到了它的魅力。但凡有着一些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我都会对其怀着非常向往的心情。比如,我神往西安,甚至常常会在有阳光的午后,无限遐想大唐长安曾经的盛世辉煌。每次电视里有关于北京文化的介绍,我都望城叹息,我喜爱这座城市,就像我喜爱摘不到的星星,想念得不到的爱人,神往没到过的地方。呵呵,远方永远是最好的,因为它不在这里,它在远方,所谓远香近臭就是这个道理。芸芸众生,谁不都是诗意地栖居在别处呢?
北京这座城市的魅力,是要待久了才能发觉的。我喜欢北京,不过是觉得这个城市拥有的一些气味和颜色与我的审美趣味相同。当然,我所指代的审美趣味自然不包括北京现代化的楼厦和浮躁拥挤的人群,而是这个城市整体的文化气度与历史沧桑感。北京是有颜色的,那些绚丽的色彩曾无数次令我为之沉醉,时间久了,会让人有幸福的眩晕。北京是黄色的,故宫、皇家庭院、那么多金碧辉煌的建筑,曾令我不停感叹这象征权力的颜色竟然和黄金的颜色一样,居然和这我们世世代代生活的黄土地一样,居然和我们这样生生世世的黄皮肤一样。北京是红色的,城墙,红旗,天安门广场,残阳如血。我曾经在故宫的城墙下面站立了很久,对着这些个巨无霸宫殿,感慨权力与鲜血的关系,内心充满忧伤。北京是蓝色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天坛的祈年殿。听说明朝建立祈年殿的时候,最上层顶的瓦是蓝色的,代表上天;中间一层的瓦是黄色的,代表皇权;最下面一层是绿色的,代表百姓。后来,乾隆先生嫌太花哨了,将三种颜色全统一为蓝色,和谐而平静,可惜,我怎么就没好好去感受一下它的沧桑和韵味呢。
北京是黑色的。据说,黑色属水,所以皇帝的藏书阁故宫的文渊阁,顶子就是黑色,为防火之故。在佛教里,黑色属于风,风代表法力无边,所以北京还有皇帝钦定建立的寺庙有黑色的顶。北京是黑色的,因为它曾经叫做北平。在北京还叫北平的时候,像是黎明来临之前的黑暗,那个时候有黄包车,那时候我们有鲁迅,那个时候历史留下了墨色的痕迹。
有时候想起北京,会觉得4年的大学生活好像是做了一场大梦。我似乎从来都未曾到过北京,它只是我遥远的梦境。有一回看电视,忽然听到了电视里面北京的鸽哨,这是北京才有的声音吧,它让我忽然产生一种乡愁般的忧伤。
写到最后,忽然很怀念地坛的书市和遍地的演出,三块钱就能买一斤书,十块钱就能看场话剧或演出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