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枣强进士毛鹏
(2017-12-13 16:12:29)分类: 历史人物=资料 |
《四进士》中清官原型——明代枣强进士毛鹏
吴耀明
爱好戏曲的朋友们都知道京剧中有一出著名的传统剧目《四进士》,故事讲的是:明朝嘉靖年间严嵩专权,新科进士毛朋、田伦、顾读、刘题四人出京为官,相约立誓要做清官,赴任后不违法渎职,违者甘受严惩。河南上蔡县姚廷春的妻子田氏(田伦之姐)图谋财产,毒死丈夫的弟弟姚廷美,又串通弟媳杨素贞之兄杨青,把杨素贞转卖给布商杨春为妻。杨春听杨素贞的哭诉,可怜其遭遇,撕毁卖身契,代她告状。正遇毛朋私访,代写状纸,嘱去信阳州申诉。杨素贞与杨春失散,遇到恶棍,被革职的书吏宋士杰所救,将杨素贞认为义女,携至州衙鸣冤告状。田氏逼其弟江西巡按田伦买通打点,给信阳知州顾读写了求情信并送上三百两贿银。田派的下书差役,恰好投宿在宋士杰店中,宋偷看信文,发现与义女杨素贞有关。顾读读到书信后,徇情释放了被告,押禁了杨素贞时,宋士杰上堂质问,却被杖责后轰出堂来。宋士杰、杨春又去巡按毛朋处上告,毛朋接状邀来田、顾、刘三位同年“叙旧”,开堂问案,秉公审理不徇私情,将田、顾、刘均以贪赃枉法和失职问罪,判田氏、姚廷春死罪,为杨素贞申明冤情。看这出戏人们多对宋士杰一角过目不忘,以至于1956年将《四进士》改编为电影时用的名字就叫《宋士杰》。但在最初的四本连台戏本中宋士杰只是配角,主角是不徇私情、为杨素贞昭雪的清官巡按毛朋,这个角色的历史人物原型就是明代清官、衡水枣强人、嘉靖年间的进士毛鹏。
毛鹏(1522年-1565年),字汝南,别号双渠,枣强县王常乡后王常村人。毛鹏自幼聪颖,在县学屡试夺魁。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乡试中举人,次年殿试中丁未科进士,这一榜的状元是隆庆时内阁首辅李春芳,毛鹏的同榜中还有权倾一时的万历首辅张居正,内阁大学士殷士儋(毛鹏的墓表即为殷士儋所撰),吏部尚书陆光祖,内阁首辅徐阶之弟徐陟,文坛盟主王世贞,著名戏曲家、抗倭名将汪道昆,因弹劾严嵩父子而被害的直谏名臣杨继盛等等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我国古代进士同年在为官的社会关系和升迁中有着非常重要和特殊的作用,毛鹏的同年中出现了这么多杰出人物,对他的为官生涯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查嘉靖二十六年丁未科进士名录,并无《四进士》中作奸犯科的田伦、顾读、刘题之名,可见戏曲故事虽源自史实,但并非完全一一对应。中进士后毛鹏先任江阴知县,在任上平徭薄税,节冗赈乏,摘奸发伏、维持治安,开辟书院亲自督课,修筑城墙抵御倭寇,并且不伤民力,史载筑江阴城墙“财力殆数万计,而民不告劳费”,毛鹏的作为在当地百姓口中赞颂,被誉为廉明有为之官。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毛鹏升任巡按宣大御史,期间他揭发了宣大总督苏佑抵抗敌寇抢掠不力却谎报为大捷的行为,使之受到惩罚,还向朝廷上奏了大同总兵岳懋、指挥佥事薛蓁中敌伏击阵亡的事迹,使之受到应有的抚恤和赐葬,展现了他刚正不阿、赏罚分明的正直作派。他根据边防实际情况,条陈了一百六十余条关于处理边务的上疏。当时宗室藩王中饶阳王私通敌患、作恶多端、桀悍难制,毛鹏上报朝廷将其革爵,使宗藩们行为大加收敛。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毛鹏升任巡按山东御史,整顿吏治、清除弊病,他上奏朝廷建议修复、利用各州县的预备仓储谷备赈,以应对灾荒。是年秋,他任乡试主考,所取士子皆名士,被誉得人。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负责整治京营,淘汰老弱,增加军械装备。次年冬,任河南道掌道御史,考察地方官,秉公持平、甄别明当,被考察的官吏没有一个敢找毛鹏徇私舞弊的。《四进士》里的故事就是依托毛鹏在这期间的作为而改编的,塑造了一个刚正不阿、秉公办案、不徇私情的巡按清官形象。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毛鹏任会试监考官,整顿考纪、检防严密,杜绝了以往考场积弊,后又任南京太仆寺少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任宁夏巡抚,指挥筑横城亭镇墙堑一万八千五百余丈,还修缮了镇城河东诸营堡,在指挥抵御外敌入侵清水营战斗中俘获甚多,他把功劳归于广大将士和参战平民,悉心表彰和抚恤。宁夏旧有汉延、唐徕二渠以资灌溉,但年久堵塞,毛鹏经过亲自考察相度疏浚水利,调遣军士于旧渠口西六里处开新渠口,并开新渠七里入接旧渠,渠成水涌,长达百余里,溉田七百三十余顷,比以前增灌田百余顷,因改名“美利渠”。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七月,毛鹏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雁门等关巡抚山西,十月因疾乞归。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三月三日卒,享年仅四十四岁。
毛鹏的父亲毛泽,字德文,别号东林。其人豁达明理、持己待人有度。毛鹏在外为官多年,曾想接其父到身边奉养,毛泽言道“子之孝亲不在相聚,但能忠君爱民,吾即所获于尔者多矣。”因毛鹏为官,其父毛泽先后被敕封为文林郎和湖广道监察御史,但他从来不仗此欺人,反而告诫族人不要生事,日常生活中更是粗茶淡饭、饮食日用平常一般,毫无显贵之姿态。在灾荒年份,毛泽为乡邻捐钱赠谷、托医为药,广施慈善,被誉为“心慈量宽气和事简”、“有古长者之风”。嘉靖年间,衡水县乡绅徐廷等人修衡水老石桥时,毛泽也积极捐银相助,展现了其急公好义、古道热肠的胸怀。
总之,毛鹏的为官清廉的事迹通过史书、戏曲和民间故事传遍全国,他的一生虽然不长但给人以启示,他身上这种刚正不阿、清廉为民的浩然正气值得后人永远学习和铭记。
毛鹏(1522年-1565年),字汝南,别号双渠,枣强县后王常村人。幼年人县学,考试屡居榜首。明朝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乡试中举,继之殿试中进士,被任为江阴知县。其到任后减免杂税,节财赈灾,强化治安,振兴教育,修筑城池,抵御倭寇,被誉为廉明有为之官,升为御史。随之奉旨巡察宣化、大同一带边关,处理边务160余件。当时皇族饶阳王充与承奉刘宝通敌被发现,其奏报朝廷予以处置。嘉靖三十四年巡察山东,兴利除弊又有作为。嘉靖三十六年,参与整治京都军队,淘汰老弱,增加军械装备,实力显著增强。此后升任太仆寺少卿、佥都御史,巡抚宁夏,指挥筑横城亭镇墙堑18500丈,还修缮了镇城河东诸营堡。在指挥抵御外倭入侵清水营战斗中俘敌甚多,他把功劳归于广大将士和参战平民,悉心表彰和抚恤。战后,又带百姓疏浚河道,发展农田灌溉。嘉靖四十三年升右副都御史,提督雁门等关,巡抚山西河南。次年,因积劳成疾不治而逝。其遗著有《条陈边务》等。
毛鹏巡抚河南期间,有一事被后世传为佳话:毛鹏与同榜进士田伦、顾读、刘题交谊甚厚,出京为官时,四人相约不得违法渎职。毛鹏微服私访中,遇上蔡县民女杨素贞冤案,便为其写了诉状。而杨在申诉中屡有阻力,最后查明那三名进士在案中犯有受贿或渎职之罪,均被毛鹏绳之以法,杨素贞冤案得以昭雪。传统戏剧《四进士》(又名《节义廉明》、《宋士杰》),所演唱的就是这一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