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沂水县道托镇牛心圣母山资料

(2014-03-17 22:18:53)
标签:

于坟

盛期

圣言

平方米

省市

分类: 沂蒙旅游=资料

沂水县道托镇牛心圣母山资料

 

牛心圣母山位于道托镇牛心官庄村南 1.5公里处(沂水县城东北方向12公里)自沂水县城往北至长安村,由沂水县交警大队车辆管理所东拐,沿胡家旺河边公路,依次经蔡峪村、王家庄村、胡家旺村即到,交通便利,环境幽雅。

牛心山与雪山风景区雪山山脉相连,由于该山像一个倒立的牛心脏一样矗立在群岭之中,故称之牛心山。山顶有15米高圣母殿堂,有1000平米的讲经台。山下有容纳300人的天主教堂,南有海拔374米的黄姑山,西有一座小二型水库,水库控制流域面积30.1平方公里,总库容10万立方米,是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多年设计调节综合利用水库。深度平均水深 2.5米 。

山上建有圣母堂,已有100多年的朝圣历史。人文景观主要有圣母堂、天主教堂和耶稣殉难“十四处”等,每年5月13日来自北京、天津、大连等全国各地的天主教徒都到此地教堂朝拜天主圣母玛丽亚。圣母山南面设有临沂教区教会公墓。圣母山北、东、南三面环山,山上植被丰富,种类繁多。山下西临胡家旺水库,湖水碧绿、清澈。自然景点有与圣母山相邻的石门山、刺猬石、石门洞等,刺猬石状如刺猬伏卧,惟妙惟肖十分逼真,石门洞洞口由两大天然石形成,洞内凉气逼人,暴雨天气可闻洞内水声如雷鸣,洞口烟雾袅袅,石门山林木茂密,野草丛生,野生鸟类、兽类多栖息于此。并与圣母山下的胡家庄水库丰富的水资源、岸边绿化树浑然一体,成为人们闲遐时休闲、垂钓的好去处。


    牛心官庄圣母堂

 

《沂水县志》中有关沂水天主教堂、圣母堂的记载如下:

牛心官庄天主教堂,1902年农历十月上旬始建,占地6亩,有礼堂24间,修女院10间,药房、学校各5间,厨房、宿舍等30余间。建堂经费由联合国天主教会资助。1930和1956年分别进行过重修,经费几乎全靠本堂司铎募捐而来。1958年秋被拆除。1988年重建,占地约2亩,建筑面积260平方米。

牛心官庄圣母堂,位于牛心官庄村南1.5公里处的圣母山上。1901年始建,有圣母堂5间。每逢大瞻礼,到牛心官庄聚会的教徒达1千余人,去圣母山的也有二三百人之多。1958年被拆除,1985年重建3间。

沂水城天主教堂,系牛心官庄天主教堂所属的堂口,位于今沂水剧院南,自成小院,门口向西。清光绪末年建,共有房屋6间,其中2间北屋为先生宿舍。该堂在沂水城解放后被拆除。

 

沂水县天主教的传入有两个传播点,一个是王庄,一个是道托的牛心官庄。清同治二年(1863年),河北省魏县天主堂派李奎生来沂水王庄传教。王庄天主教组织建立不久,约在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德籍文神父调到沂水城传教。道托乡牛心官庄村群众因生活贫寒,有的村民被传教士慈善事业的宣传所吸引,故信教者渐多。之后,牛心村的会长侯兰带领教友先后砸了土地庙,改信天主,全村群众全部成为天主教徒。当时的礼堂是5间草房。以后,附近的后王家庄、横岭、罗家庄、羊圈及莒县的左家沟、曹家河、石龙官庄等村也均发展部分教徒,在各堂口聚会。1901年本村神长教友遭遇大刀会众围攻,因祈求圣母助佑,无数天使显灵,获得平安。为感天恩,德籍文神父带领牛心教徒在村东南1.5公里处圣母显灵的牛心山上修建了圣母堂,共5间,定名为圣母圣心堂(1926年重建)。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文神父在本村购买土地,带领教徒们又在村中央修建了气势宏伟的天主堂、教堂及所属房屋共24间(1930-1956年间两次重修),开办修女院,开设西医药房讲道学堂,修建厨房、宿舍房屋等30多间,并设立养老院、孤儿院、教房和学校(当时设有男女学校,教师2人),影响渐大、信徒渐多,至光绪后期,牛心堂区已成为沂水县继王庄总铎区之后的第二大堂区。1919年前后达到最盛时期,全县教徒达两千余人。之后,随着战争的爆发和外国神甫的减少,信徒剧减。1940年德国神甫从王庄撤走后,王庄的教会活动宣告停止。1941年最后一位神甫在牛心官庄去世后,牛心官庄的教会活动也从此间断。战乱年代,局势紧张,外国神父相继撤走后,教务活动即由中国神父负责。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宣布信教自由,部分天主教徒又开始活动。1951年全县(其中包括莒县一部分)共有天主教徒400余人。1958年由于社会运动,天主堂和圣母堂皆被拆毁,除个别教徒转入地下秘密活动外,其他大都停止了活动。1978年后,随着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实,教会活动日趋正常。1988年,由仲神父带领教徒筹资重建圣母堂,共三间,长9.7米,宽5.7米,高4米。同年,宽敞明亮的天主堂也得以重建。教堂8间,长25米,宽10米,高9米,配房13间。到1990年全县共有天主教徒716人。1993年,教区又筹资重建了大型露天十四处。2002年3月,在北京“一会一团”工作的刘长水神父出面与各方协商,使整座圣母山得以落实。2004年5月,教区房兴耀主教带领教友筹资50多万元重建山顶圣母堂,长24米,宽12米,高33米。配房五间。2005年4月本堂卜神父带领教友们植树种花,绿化圣母山。2007年又修建了三圣亭、山门等。一条蜿蜒盘旋的山路直通圣母堂,路两旁大型露天十四处,芳草点缀,使得朝圣者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沂水的天主教堂,起初王庄属兖州教区,后与牛心官庄同属青岛教区,现属临沂教区。王庄、牛心官庄的天主教堂互不隶属,各自直属教区领导,其教会均属圣言会。牛心官庄教堂,设司铎1人,领导附近各堂口。堂口中最大的是沂水城教堂。牛心官庄历任本堂神父有:文神父(德籍)、冯神父(德籍)、徐神父(德籍)、伟神父(奥地利籍)、裴神父(瑞士籍)、伙神父(德籍)、黑神父(德籍)、仲伟杰神父(莒县)、王世光神父(聊城),现任本堂是卜祥武神父(济南)。

自天主教传入即有教会,负责管理教堂事务。教会设会长1人,扶助会长理事的有数人。会长一般由有一定威望和组织能力的教徒担任。教会组织由教徒选举产生,负责本堂传教、办学、修建、募捐等一切事务。现在沂水县天主教的教务等一切活动,均有当地人负责组织和管理。

天主教堂的经费来源,一是由教堂司铎向国内外信友乞捐;二是靠本堂土地收入;三是教徒捐献。现在主要靠教徒捐献。经费除用于本堂购置祭祠物品和生活开支外,大部分用于传教、办学和兴办慈善事业。

天主教的节日俗称瞻礼,耶稣圣诞节、耶稣复活节、圣神降临节、圣母升天为其主要节日。

道托镇牛心官庄教堂是山东省东部最大的教堂。牛心官庄村是临沂教区远近闻名的教友村,同时又是修女圣召的摇篮,修女们大都服务于江苏、浙江、江西等省市教会。临沂教区教会公墓就设在圣母山南面。至光绪后期,成为沂水县最大教堂之一。1919年前后达到最盛期。之后,随着战争的爆发和外国神甫的减少,信徒剧减。1941年最后一位神甫在牛心官庄去世后。战乱年代,局势紧张,外国神父相继撤走后,教务活动即由中国神父负责。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宣布信教自由,最近每年5.13来朝拜的人数达上万人,车辆达千辆。

路两旁大型露天十四处分别是

第一处:彼拉多判耶稣该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二处:耶稣背十字架。第三处:耶稣第一次跌倒。第四处:耶稣途中遇母亲。第五处:西肋乃人帮助耶稣背二字架。第六处:耶稣圣容印在帕上。第七处:耶稣第二次跌倒。第八处:耶稣劝告耶路撒冷的妇女第九处:耶稣第三次跌倒。 第十处:耶稣被剥去衣服。第十一处: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第十二处:耶稣死在十字架上。第十三处:耶稣尸体从十字架上卸下。第十四处:耶稣葬于坟墓。

山东天主教 圣言会  方济各会 19世纪

1839年,罗马教廷将山东从北京教区中独立出来,成立山东代牧区,设主教并由方济各会代管。意大利籍教士罗类思(Ludovicus Mafia Besi)被任命为首任主教,主教公署设在武城十二里庄。1849年,罗类思辞职,江类思(Aloisius Moccagatta)继任主教。此后,又有多名不同国籍的方济各会教士来山东传教。1885年,山东分为南北两教区,鲁南归圣言会,鲁北归方济各会。1888年,山东共有教徒16356人,大小圣堂120座,中西神甫20位(罗光主编:《天主教在华传教史集》,光启出版社1967年初版,第84页)。随着教务的发展,1894年,方济各会北界教区中又划出登州、莱州、青州三府,成立山东东界代牧区,归法国常明德(Faseafius Schang)主教管理,主教府设在烟台。至此,山东天主教分成北、南、东三个教区。

圣言会是1875年德国教士扬森在邻近德国的荷兰斯泰尔创立的。1880年,圣言会经山东代牧区主教顾立爵(Eliguis Cosi)同意,接管兖州、沂州、曹州等地教务。1881年,罗马教廷传信部正式将鲁南划归该会传教区域,委任德国神甫安治泰(Johann Bap—tist Anzer)为副代牧。1885年,鲁南成为独立代牧区,安治泰升为鲁南首任代牧。鲁南代牧区的主教公署原在阳谷坡里庄,安治泰就任主教后,一直想移至兖州,但由于当地士绅的反对,未能如愿。1895年,安治泰被光绪皇帝封二品官衔,同年,鲁南代牧区主教公署、修院、印书馆由坡里庄迁至济宁,并建起一座规模宏大的新教堂。1897年,巨野教案发生后,圣言会终于借此打开了兖州大门。1899年,兖州教堂建成后,圣言会的传教中心又移至兖州。

到20世纪初,天主教在山东的势力有了很大发展。据1905年天主教编印的《拳祸记》一书统计:山东有3个教区,即鲁北代牧区(济南)、鲁南代牧区(兖州)、鲁东教区(烟台)。共有外国传教士56人,其中北境13人,东境12人,南境31人。共有华籍教士28人,其中北境15人,东境2人,南境11人。共有神甫住堂20个,其中北境7个,东境4个,南境9个。东境有修女院1所,修女17人;北境有贞女58人,另有教经女师38人。共发展教徒80000余人,其中北境25000余人,东境11000余人,南境44000余人。共有会所、公堂等1159所,其中北境640所,东境142所,南境377所。共办男女小学110所,共有学生3546人:其中北境小学37所,学生1000余人;东境小学47所,学生626人;南境小学26所,学生1920人。圣言会办有中学14所,学生220人;北境、南境训练司事的学校各有1所。共办有育婴堂13所,收养孤儿2133人,其中北境育婴堂4所,收养孤儿360余人,另有寄养在民家的孤儿727人;东境育婴堂四所,收养孤儿325人;南境5所,收养孤儿721人。1909年,山东境内的天主教传教士增至106人,其中北教区27人,东教区24人,南教区55人;另有本地传教士35人。天主教徒总计88444人,其中北教区27472人,东教区9031人,南教区51941人。(法思远:《山东——中国的一个神圣省》,上海广学会1912年英文版,第166页)到1920年,中国天主教徒总数为1971189人,其中山东省有159739人,排在直隶、江苏之后,居全国第三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译:《中华归主》,第1064页)。山东天主教有欧洲神甫109人、中国神甫58人,神甫所在地84个,教堂与经堂807个,教会公共机构总人数1895人。(同上书,第1130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