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38)蒙山云蒙景区景点解说第三部分
(2013-07-19 21:11:41)分类: 沂蒙旅游=资料 |
蒙山云蒙景区景点解说第三部分
1、霓裳松
霓裳松是生长在浴仙池石壁上的一棵古松,已有300多年树龄,枝叶茂盛,婀娜多姿,见证了生命力的顽强。树冠展开犹如一把墨绿的大伞,健拔的枝干犹如热情的手臂。传说何仙姑跳霓裳羽衣舞,在此沐浴时,将霓裳羽衣挂在此树上。
2、仙剑传奇
此处巨石裂隙犹如刀剑裁出,传说蒙山道士得道成仙在此试剑,又称试剑石。
3、联袂松
此株古松立于岩石之上,同根联袂,双株共生,长势旺盛,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见证着生命力的顽强和爱情的忠贞。
4、石语林
蒙山深处密林之中,此处高阜如岗,山岩攒聚,犹如群石聚会,伴随松涛天籁,泉飞瀑鸣,若闻群石窃窃私语。
5、金蟾拜仙
周围大片山岩裸露,参差错落排布于密林之中,且均呈现出拱卫于石语林的姿态,犹如金蟾列阵朝拜古圣先贤。
6、缠绵
此处三树异株,交叉缠绕在一起,同生共荣。如同不离不弃的缠绵恋人,其实是丛林中争夺阳光寄生绞杀的常见现象。
7、归隐亭
李柰,蒙阴县人,明宣德二年进士,任南京监察御史,有铁板御史、李佛之誉,有《春秋管窥》行世。其子李炯然,天顺元年进士,任户部郎中。其孙李梦龙,弘治六年进士,任甘肃兵备道,有《云松集》行世。李氏书香门第,祖孙三代均为廉吏。李柰晚年辞官家居,归隐蒙山。
8、仙人指路
此株松树旁逸斜出,横跨游路,犹如仙人指路,别具情趣。游客朋友请勿攀附。
9、仙人杖
此株古松树虬曲横斜,近靠游路,犹如仙人手杖,意趣盎然。游客朋友请勿攀附。
10、聚仙台
相传此处为蒙山道士贺元、乔仝神仙聚会的地方。苏轼《送乔仝寄贺君六首并叙》讲述了蒙山道士得道成仙的故事:五代时期,任过后晋水部员外郎的贺元修道于蒙山,且得道不死。至北宋元佑二年
11、神龙会仙
聚仙台北望,仙狐楼像是一个龙头,顺势而下连起的蜿蜒曲折的山脊彷佛就是一条舞动的龙身,蔚为壮观。此处是观赏蒙山巨龙的最佳位置。
12、砚池
传说兵家孙膑曾在蒙山著述兵书,用这个冰臼做砚台,故名砚池。砚池是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蒙山第四纪冰川遗留的冰臼现象,证实这里曾发生过大规模古冰川运动。冰臼的发现为研究当地气候、环境变迁提供了依据,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学术意义。有诗赞曰:四纪冰川遗胜迹,壶穴造化可称奇。也曾天女三厢泪,似是人间一局棋。锻炼风霜岩润汁,凿雕日月砚成池。蒙山情景难描画,圣手丹青费唏嘘。
13、松语
此处远望邵家寨和云蒙三峰,面对西门风口,风撼松林,声如波涛,松海波涛,浑然天成,气势磅礴,有诗赞曰:昨夜松涛枕上鸣,蒙山会馆梦频惊。巉岩百尺登临意,还看云峰掛爽风。
14、远望松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树之美,象征着一种高尚的人格,成为中国文化之集体意识。此株青松挺拔之英姿,常青之秀色,卓然出群。“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遥想陶渊明远望松姿,正是一往深情,独与天地往来,分明是从青松之卓然高节,汲取精神上的滋养。
15、石花生梦
翠林道边,树木茂密,偃仰山谷,阴翳天日,自然山石错落分布于林间,木石相宜,似与人对语。游人至此可充分体验唐代诗人李涉《题鹤林寺壁》终日错错碎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之挣脱羁绊心身解脱大的意境。
16、中天门
登临此处山高林密,天高地阔,巉岩扼道,地势险要,形似天然石门,登山步道中路接近半程,故名中天门。
17、错位石
此处磐石如虎踞,中有十字裂隙,参差交错,自然天成,故名错位石。
18、养心泉
蒙山水系发达,山泉遍布山林,山溪水资源极为丰富,据相关鉴定知蒙山矿泉水富含微量元素偏硅酸27-35mg/L、锶0.5-1.1mg/L、PH值7.3-7.8,分别高于偏硅酸≥25,锶≥0.2的国家标准,是优质矿泉水,其弱碱性可以中和血液里多余的酸性物质,具有美容、抗衰老等功效,对心血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故名养心泉。
19、百年松
此株松树破岩裂石生长在花岗岩绝壁上,扎根于巉岩裂隙,从云雾里岩石中吸取有限的水分和养料,可谓以石为母,以云为乳,蒙山奇松不知土。此株蒙山松植株虽小,据说已生长百年,以天然的姿态展现出秀美风貌,昭示了生命力的顽强与壮美。
20、孙膑桥
孙膑,我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曾与庞涓为同窗师从鬼谷子蒙山学习兵法,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著作有《孙膑兵法》,部分失传。1972年山东省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出土《孙膑兵法》残简,有一万一千余字。传说此处为孙膑筑桥处。
21、庞涓桥
庞涓,战国时期魏国大将,曾与孙膑为同窗师从鬼谷子蒙山学习兵法。因嫉贤妒能,多次设计陷害同窗孙膑。公元前354年,庞涓率大军包围赵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命孙膑为军师,率军围魏救赵。庞涓撤军回救,在桂陵遇到齐军伏兵大败。公元前342年庞涓迎战援救韩国的齐军,中了孙膑增兵减灶之计而冒进,于马陵遭到孙膑伏击,庞涓兵败自杀。桂陵之战、马陵之战成为历史上的著名战例。传说此处为庞涓筑桥处。
22、鬼谷子桥
鬼谷子又名王禅,常入蒙山采药修道,因隐居蒙山之鬼谷,自称鬼谷先生。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等。著有《鬼谷子》兵书十四篇传世。传说此处为鬼谷子筑桥处。
23、慢八盘
登山步道南路从鬼谷子桥开始直至颛臾峰天街,可直达大云蒙峰,可以领略蒙山原始古朴壮美的自然风光。登山步道盘旋而上,高路入云,在长达三公里的距离内升高500多米。有些路段是在山崖峭壁间开辟出来的,有慢八盘、紧八盘、快活十八盘等路段。拾阶而上,沿途视野开阔,景点颇多,满目奇观,美妙无穷,有大小二郎帽子山、可观赏壮观的中国瀑布,鸟瞰金刚门广场。此为慢八盘起点。
24、巉岩迎宾
道边大石侧身而立,如拱手迎宾。李白有句“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登山步道南路提示您:强身健体,乐在攀登。
25、二郎山门
大小二郎帽子山是登山步道南路上的两座主要山峰。相传鸿蒙时期,玉皇大帝派二郎神再造乾坤,二郎神便挑着泰山和蒙山寻找放山的地界。他一路走得急,又热又累,便将帽子摘下来休息,恰巧将帽子放在蒙山上。后来放好了两座山再回来找帽子才发现由于沾染了蒙山的灵气,一大一小两顶帽子已化成了雄狮峰。此处山岩峭立,好似二郎守关,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6、歇息台
经过一段陡峭的登山盘道,此处地势平坦,可以在次歇息,观赏四围山势和无边林海。
27、紧八盘
登山步道南路从鬼谷子桥开始直至颛臾峰天街,可直达大云蒙峰,可以领略蒙山原始古朴壮美的自然风光。登山步道盘旋而上,高路入云,在长达三公里的距离内升高500多米。有些路段是在山崖峭壁间开辟出来的,有慢八盘、紧八盘、快活十八盘等路段。拾阶而上,沿途视野开阔,景点颇多,满目奇观,美妙无穷,有大小二郎帽子山、可观赏壮观的中国瀑布,鸟瞰金刚门广场。此为紧八盘起点。
28、好汉坡
好汉坡是紧八盘的主要路段,山势陡峭,石阶漫漫,十分考验人的体力和耐力,能一鼓作气登上观瀑台的方为好汉。
29、观瀑台
观瀑台是登山步道南路观赏中国瀑布的最佳位置,瀑布胜景尽收眼底。中国瀑布亦称水帘洞瀑布,因瀑布所挂崖壁轮廓酷似中国版图而得名,是蒙山标志性景观之一。既可以观赏瀑布“叠瀑飞涛声湍齐鲁三千里”的雄伟壮观气势,又可以抒发“濯缨振衣鹏举沂蒙八百乡”的豪迈胸怀。
30、拴马石
此处道边巨石如踞,与对面山崖天马巡山景点遥相呼应,俗称拴马石。
31、八仙石
八仙的故事在蒙山地区有许多美丽的传说。何仙姑出家之前就是山下花果庄村何姓村民的姑娘。登山步道中路流碧桥下浴仙池,传说是当年何仙姑沐浴的地方。此处道边八块天然巨石攒聚,错落散布,犹如八仙聚会,共商渡海大计。
32、玉兔石
此处远望能看到一片翠色的崖壁上有一片裸岩如飞奔的玉兔。蒙山作为山东森林最为集中的地带,栖息着大量的兽类资源,据调查景区内有陆栖兽类20种,多为小型兽类 ,食虫类居多,食肉动物有狐、狼、豺、黄鼬、狗罐、花面狸、豹猫等,它们主要以兔鼠等有害的小兽为食物来源,因此多为森林益兽。兽类是森林景观的组份之一,保护野生动物对开展森林旅游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33、观月台
此处道边大石如盘,下临深涧,地势险要,视野开阔,既是一处观赏山景的平台,又是观赏蒙山夜月的绝佳处所。每当皓月临空,清辉下泄,山间万籁俱寂,鸟虫唱晚,泉溪呢喃,空山虚谷,月华如水,有缘者可与蒙山道士对弈对饮,成就神仙之旅。
34、问天岩
此处盘道陡峭如竖,道边裸岩山体高耸入云,山势欲倾,气势逼人,直上九霄,似欲问天,故名问天岩。
35、蒲团石
此处道边大石面平如砥,状若蒲团,传说是蒙山道士路边歇息的座位。
36、金刚门鸟瞰
登上海拔842.5米小二郎帽山,顿感心胸开阔,心旷神怡。极目远眺,远山近水尽收眼底,一览无余,让人顿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此处可鸟瞰金刚门,金刚文化广场地处景区入口处,总面积达两万平方米,由金刚广场、金刚门和观音堂等建筑组成。广场建筑风格中西结合、阴阳和谐,是蒙山新景观,为蒙山人文地理重要标志。
37、快活林
此处为小二郎帽山与大二郎帽山之间的过度路段,一段愉快的下坡路,山风拂面,爽意袭人。
38、快活十八盘
登山步道南路从鬼谷子桥开始直至颛臾峰天街,可直达大云蒙峰,可以领略蒙山原始古朴壮美的自然风光。登山步道盘旋而上,高路入云,在长达三公里的距离内升高500多米。有些路段是在山崖峭壁间开辟出来的,有慢八盘、紧八盘、快活十八盘等路段。拾阶而上,沿途视野开阔,景点颇多,满目奇观,美妙无穷。此为快活十八盘起点。
39、吟啸台
登临此处,身处群山之中,顿感心胸开阔,心旷神怡。极目远眺,远山近水尽收眼底,一览无余,或引吭高歌,或啸傲山谷,让人顿生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之感。
40、朝阳松
此株古松立身崖边,风姿绰约,掩映山谷,早迎朝阳,暮送晚霞。山风呼啸,松涛轰鸣,清阴匝地,游人多在树下歇息。
41、赤壁
此处远望能看到一片山崖状如飞瀑,蔚为壮观,山崖呈赭红色,故名赤壁。蒙山大体属单面山形,因断裂构造发育,崩裂的山体造成很多光平的石壁,山势峭绝瑰谲,奇岩险峰千姿百态,造型变化无穷,沟壑纵横幽深,泉鸣涧流,形成空中峰乱云霞色,谷底泉喧霹雳声的景观。
42、望海石
颛臾峰是登山步道南路的最高峰。登上颛臾峰,断壁千尺,危岩耸立,顿感心胸开阔,心旷神怡。峰顶巨石似在望海,故名。蒙山距离东海二百公里,此处是观赏蒙山日出的绝佳去处。
43、情侣天籁池
此处两块大石若有情人相互依偎,传递天籁私语。左侧大石之上有天然形成的冰臼。冰臼是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蒙山第四纪冰川遗留的现象,证实这里曾发生过大规模古冰川运动。冰臼的发现为研究当地气候、环境变迁提供了依据,具有科研价值和学术意义。
44、天秤石
此处大石兀立天街,形似秤砣,故名天秤石。
45、贺元桥
五代时期,任过后晋水部员外郎的贺元修道于蒙山,且得道不死。至北宋元佑二年 (公元1087年), 他的弟子年已八十的沂水人乔仝,西去卞京开封拜访苏轼,自言他的师父贺元仍活着,并与他相约来年正月十五在蒙山会面。推算这时的贺元应该活到150岁左右了。于是苏轼作诗相赠。相传此处为蒙山道士贺元筑桥处。
46、望人松
此株古松立身天街,风姿绰约,俯仰日月,沐浴山光,早迎朝阳,暮送晚霞。似有所望,故名望人松。
47、眺云桥
眺云桥为石拱桥,跨涧越溪,联接登山步道中路与森林索道下站,是景区内交通枢纽之一。桥下石青沙白,水碧泉鸣,山势四围,峰峦叠翠,生态环境异常优越,是流连盘桓,准备登山的起始点。
48、颛臾峰
颛臾峰是登山步道南路的最高峰。《论语 季氏》篇记载孔子止伐颛臾史实:“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周天子封颛臾王为东蒙主,东西南北四时分祭,祈雨辄灵,香火颇盛。后来颛臾王演变为蒙山地区专祀的司雨神灵,是雨王的前身。登上颛臾峰,断壁千尺,危岩耸立,顿感心胸开阔,心旷神怡。极目远眺,远山苍茫绵延,纵横的沟壑与迷蒙的翠色交相融汇,尽收眼底。近处鸟瞰金刚门广场,景区形势一览无余。回望来时路,翠微复苍茫,让人顿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可以发思古之幽情,抒山川之壮怀,感流光之难驻,叹人生之珍惜。
49、听松石
此处道边大石盘踞,下临深涧,地势险要,视野开阔,远山近峰,松涛轰鸣。身处此境,心怀澄明,宠辱不惊,似乎脱离喧嚣尘世,遁入神仙境界。
50、摘星台
颛臾峰是登山步道南路的最高峰。登山此峰,可以充分领略李白《题峰顶寺》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豪迈心境。
51、天街
颛臾峰与天海之间,是一大片山顶平台,回望来时路,苍茫复翠微,历经攀登跋涉,此时步履平地,寄身云霄之上,穿行山岚雾霭,令人心胸开阔,心旷神怡。此处为云蒙景区最佳观景平台之一。
52、葡萄泉
蒙山水系发达,山泉遍布山林,山溪水资源极为丰富,据相关鉴定知蒙山矿泉水富含微量元素偏硅酸27-35mg/L、锶0.5-1.1mg/L、PH值7.3-7.8,分别高于偏硅酸≥25,锶≥0.2的国家标准,是优质矿泉水,其弱碱性可以中和血液里多余的酸性物质,具有美容、抗衰老等功效,对心血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此泉地处野葡萄沟中段,故名葡萄泉。野葡萄沟因其山谷中遍生野葡萄而得名,南起天海,北至冲锋车下站,贯通登山中路与南路。
53、翠谷
翠谷地处野葡萄沟中段,山谷中林木茂密,遮天蔽日,木质藤本的野葡萄丛林密布,漫藤滴翠,势追松杉,潺潺流水演奏着天籁之音,呈现出一片原始幽静而神秘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