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案34)蒙山云蒙景区景点解说第一部分

(2013-06-12 14:52:39)
分类: 沂蒙旅游=资料

蒙山云蒙景区景点解说第一部分

 

山下部分


1、景区简介(蒙山坊、蒙山牌楼、金刚广场、蒙山会馆等6个)

 

蒙山,古称东蒙、东山,位于山东省蒙阴县南部,东西雄列,绵延百余里,主峰海拔1156米,为山东省第二高峰,俗称亚岱,是沂蒙山旅游区核心景区之一。蒙山主景区云蒙景区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山岳景观、森林景观、瀑布景观和人文景观。景区内奇峰耸立、水缠云绕,森林覆盖率99%以上,动植物资源丰富,空气中负离子含量丰富,有天然氧吧之称,是中国最佳绿色健身旅游胜地。景区一年四季景观各异:春季层峦叠翠,林海花潮;夏季飞瀑流水,云雾飘渺;秋季漫山红叶,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玉琢冰雕,是沂蒙山好风光的典型代表。景区先后投资十多亿元,建设和完善了系列配套设施,倾情打造了森林冲锋车、森林索道、森林漂流、森林大巴车、非常挑战游乐场和蒙山会馆等一系列精品参与性服务性项目。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青年文明号等近百项荣誉称号,天然氧吧、沂蒙福地、颐养蒙山已成为沂蒙山旅游的品牌和龙头产品。


2、蒙山坊

 

蒙山主景区云蒙景区分别设置了蒙山坊、蒙山牌楼、金刚门、蒙涵福祉坊、蒙山叠翠坊、乐在攀登坊等六组石质牌坊和大型牌楼。这些建筑古朴雄浑又新颖别致,背倚青峰,俯瞰翠野,犹如凝固了的山门仪杖,是形象化了的蒙山风景与魂魄的象征。蒙山坊建于2001年,三门五楼,宽20米,高16米。坊额“蒙山”二字为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

   
3、蒙山牌楼


蒙山牌楼为七门九楼大型石制牌楼,面阔40米,高16米,牌楼前分列两座汉白玉华表,牌楼后分列十座整石雕刻盘龙柱。整组建筑气势雄伟壮观,其结构制式与体量堪称全国第一,雕刻工艺精美,堪称传世精品。有诗赞曰:春秋齐鲁在蒙山,紫气东来贯满川。赫赫威仪千载立,迷濛翠色染云烟。
 

4、金刚文化广场(2个)

 

金刚文化广场地处蒙山主景区云蒙景区入口处,总面积达两万平方米,由金刚广场、金刚门和观音堂等建筑组成。广场正面廊道镌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广场前端有七座石雕佛塔,从左到右分别是毗婆尸佛塔,尸弃佛塔,毗舍婆佛塔,拘楼孙佛塔,拘那舍佛塔,迦叶佛塔和释迦摩尼佛塔,记载着过去七世佛的圣迹。广场里侧是般若波罗蜜金刚门。广场中央為圣泉池,观音菩萨安坐池内莲花中间。广场下面为观音堂。广场建筑风格中西结合、阴阳和谐。金刚文化广场由金江先生设计、整组石雕由福建惠安石雕世家精心制作,工艺精美细致,堪为传世精品,是沂蒙山旅游的重要景观。有诗赞曰:东来紫气上高山,杰构南临涧水潺。或说此中能避世,金刚菩萨在人间。

 

5、金刚门(2个)

 

金刚门全称般若波罗蜜金刚门,南北宽40米,高18米。立柱由八尊高达6.6米的整石金刚塑像组成,门前左右各置一尊石狮。金刚为佛教中护法力士,面向东面从左到右分别是青除灾、辟毒、黄随求、白净水四大金刚,面向西面从左到右分别是赤声、定除灾、紫贤、大神四大金刚,金刚面前为吉祥神兽。金刚门上部以古印度恒河岸边为背景,依次是释迦牟尼佛降天、托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说法、涅槃八相成道的浮雕长卷围绕四周。金刚门顶部从左到右分别是金刚眷、金刚索、金刚爱、金刚语四大菩萨。四菩萨之间是象征鹿野苑的梅花鹿及象征中华的汉龙卫护着经坛和宝刹。金刚门券顶均为多层飞天藻井。


6、采摘园


采摘园栽植桃、杏、李、苹果、山楂、樱桃、梨、核桃、香椿、柿子、大枣、花椒等果树和木本蔬菜等三十多种,春天繁花似锦,落英缤纷,夏秋果实累累,瓜果飘香。成熟时节,游人可以随手采摘,品尝时令鲜果。


7、蒙山自流喷泉


此处喷泉为引自流山溪水而成。蒙山山溪水极为丰富,有诗赞曰:蒙干峻拔顶云霄,万壑千沟水缠缭。碧草苍暝出溪下,翠林岚黛入烟高。迷离潺缓复回旋,超越奔腾却迢遥。夜听山声心自远,梦乡未醒起惊涛。


8、李时珍塑像

 

蒙山堪称我国北方的天然植物园,有野生植物123科437属860种。蒙山还是我国北方难得的中草药资源宝库,有野生中草药64科111属289种,是全国最大的金银花产地,天麻、冬虫夏草、连翘、何首乌、水灵芝、沂蒙全蝎等是蒙山的重要特产。传说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曾经到蒙山采药。此塑像建于2001年。


9、中药园

 

蒙山是我国北方中草药资源宝库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金银花产地。有野生中草药64科111属289种,其中天麻、紫草、冬虫夏草、连翘、何首乌、水灵芝、沂蒙全蝎等是沂蒙山的特产。中药园是蒙山天然中药材集中种植地,面积20余亩,分布于山溪林涧的隙地上,主要有灵芝、紫草、天麻、丹参等多种中药材,是集科教、标本采集和观赏于一体的综合中药材基地。
 

10、蒙山森林漂流(上站下站各一处)

 

蒙山森林漂流沿景区山谷河流两侧而建,全长3000余米。游客乘坐橡皮船迂回激荡,激流勇进,惊险刺激。一路穿丛林、越河谷、观景点、赏风光,形成移动的风景,变换的视角。两侧原始森林的自然风貌,既能带来视觉上的惬意享受,又能体验到幽静森林之中的动感快乐,是游客可以参与的亲水、戏水游乐项目。

 

11、蒙卦广场(蒙山演艺广场改为蒙卦广场)

 

《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卦为蒙卦。此卦卦名为蒙,是细雨蒙蒙的意思,象征启蒙、亨通。蒙卦的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坎为水,山下的水蒸腾形成雾气,好一派山水蒙蒙的自然景致!这便是蒙卦的卦象。卦画形成的卦象与蒙字的含义结合起来。便是细雨濛濛,山水间雾气腾腾,一幅田园山水画。这种朦胧的景致,是天地初开,云行雨施造成的,表示事物的发展生长状态。蒙卦广场面积2400平方米,是举办节庆演艺活动的山林广场,也是游人健身运动,休憩散步的场所。山势四围,森林茂密,空气清新,环境异常优越。


12、蒙涵福祉牌楼

 

蒙涵福祉牌楼为七门二十一楼大型石制牌楼,面阔24米,高16米。寓旅游惠民,乐享蒙山之意。整组建筑气势雄伟壮观,其结构制式与体量堪称全国第一,雕刻工艺精美,堪称传世精品。有诗赞曰:从来福祉望归公,志士仁心期大同。结构撑持繁复相,方行此处始攀登。


13、森林游乐园


森林游乐园又称非常挑战游乐园,是一处集健身、竞技、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娱乐场所,主要设有月亮船、雪山草地、平衡木、醉汉桥、蜻蜓点水等30余个项目,登山伊始或登山归来,在此休憩或娱乐,园中松香阵阵,幽静清爽,沁人心脾,带给人身心放松的感受。


14、蒙山猴园

 

猴园是一座小型动物园,有生动活泼的猕猴,色彩斑斓的锦鸡、孔雀等动物。动物园与非常挑战游乐园融为一体,密林环绕,环境清幽,是小朋友们的乐园。 


15、蒙山叠翠牌楼


蒙山叠翠牌楼为三门五楼石质牌坊,建于2010年。蒙山叠翠为蒙阴古八景之一,蒙山奇峰险峻,山势逶迤,林木葱郁,花香遍地,常被蓝色薄雾笼罩。雾中的群山峭岩,深邃幽谷若隐若现,故谓“蒙山叠翠”。文人墨客多所题咏。有诗赞曰:蒙山自古翠颜多,搔首伊人讴发歌。雨洗青纱织绿藻,烟笼碧锦吐蓝娥。跻奎公子连绵唱,杜洽先生隽秀和。此去云峰幽静路,怡情荡漾一天河。

 

16、蒙山国家森林公园(4个)

 

蒙山国家森林公园原名天麻林场,又称蒙山云蒙景区,是沂蒙山旅游区核心景区之一。1994年12月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经过几十年的封山造林,蒙山森林浓密,森林覆盖率达99%,峰峦尽绿,溪涧皆清,林相完整优美,层次分明有序,已形成稳定的森林生态群落和宜人的森林生态环境。据不完全统计,有野生植物123科、437属、860种,其中木本植物71科、174属、440种。灌木40 科186种,藤本树种12科25种。有野生中草药64科111属289种,是全国最大的金银花产地,天麻、冬虫夏草、连翘、何首乌、水灵芝、沂蒙全蝎等是蒙山的重要特产。山中动物种类繁多,兔奔狐行,禽飞兽走,有陆栖兽类20种,鸟类69种,其中留鸟23种,夏候鸟17种,冬候鸟10种,旅鸟19种,在旅游旺季能观察到的鸟类63种。雀、鹰、白头鹦等多种珍禽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堪称我国北方的天然动植物园。蒙山是临沂市的后花园,是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共享生态文明的重要基地。

 

17、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4个)

 

距今25-23亿年间,蒙山地区经受大规模岩浆侵入,形成吕梁期傲徕山岩套二长花岗岩。距今23-8亿年间,蒙山陆块经历了构造运动的挤压和小规模的岩浆活动,处于隆升剥蚀时期。8亿年以来,蒙山地区又经历了海进海退的变迁及陆相火山活动。距今3000万年以来,受喜马拉雅运动影响,蒙山断裂再次活动,蒙山主体不断隆升剥蚀,终于雄踞齐鲁大地。蒙山云蒙景区内栖凤山上著名景点墨砚池,是已发现第四纪冰川遗留的冰臼现象,证实这里曾发生过大规模古冰川运动。邵家寨和云蒙峰等峰顶岩石上也分布着许多直径约为10-30厘米大小不等的冰臼。冰臼的发现为研究当地气候、环境变迁提供了依据,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学术意义。2005年,沂蒙山被批准为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

 

18、乐在攀登坊


乐在攀登坊是一座石质两柱单间式牌坊,建于1993年,是登山盘道起始的标志,由此至雨王庙共有石阶6600余阶。楹联曰:此去云峰林深处,一路胜境伴君游。

 

19、蒙山森林索道(上站下站各一处)

 

蒙山森林索道建于2002年,下起乐在攀登坊,上至蒙山孙膑城,是单线脉动循环吊厢式架空客运索道,其长度1134米、高差335米。乘坐蒙山索道沿途可以看到蒙山卧佛、瞻佛亭、流碧桥、中国瀑布、雄狮峰等蒙山胜景。有诗赞曰:蒙顶天台势蜿蜒,艰辛颉曲难攀援。拾阶从古三歇息,唾手如今一线牵。满目青山任浏览,成群好鸟自往还。飘然绿色扶摇上,峻岭也能竟平川。

 

登山石阶中路部分

 

1、瞻佛亭


登临瞻佛亭四周群山环抱,风光旖旎,可以闻听山谷溪声,展望翠色云蒙。南侧山后的两个山头构成一尊卧睡的佛像。相传是名为羡门子的隐士化身而成,他得到蒙山鬼谷子王禅老祖的点化修炼成仙后,便将自己的躯体化为山峰,而灵魂则升天了。楹联曰:云上青莲彼岸风生香气远,蒙左碧月空山朗照佛光多。有诗赞曰:佛子无言尊常在,信徒有诺愿不空。熙来攘往频瞩目,得雨得风心自明。

 

2、响水涧


响水涧因山涧淙淙流淌的溪水而得名。这里湍流跌荡,飞泉击石,水花四溅,清脆响亮的水声和水击岩壁的回声混合在一起,分外喧腾洪亮。尤其在夏季,溪流如练,奔腾湍急,如同万马奔腾,令人叹为观止,有诗赞曰:奔腾涧水如白练,铿锵交响震云天。


3、流碧桥(3个)

 

流碧桥是蒙山胜景之一。此处地势开阔,山谷交汇,清泉汇集,常常仙雾缭绕。深潭之上,石拱桥如长虹静卧,山涧溪流奔腾欢唱,动静相融。桥下深潭,清澈见底,形同碧玉,相传是何仙姑云游此处沐浴的地方。浴仙池边则是枝叶茂盛,婀娜多姿的会客松。有诗赞曰:草绿蓊郁分五色,溪青冥淼聚三川。至此游人不觉老,漫舒襟抱意缠绵。

 

4、阎王鼻子

 

此处山势陡峭,蜿蜒崎岖,是古代山民上山采药、打柴、朝拜雨王庙的古道,两侧隆起的悬崖峭壁形似巨大的鼻子,曾有人在此不慎坠崖,故得名阎王鼻子。

 

5、中国瀑布(3个)


因瀑布所挂崖壁的轮廓酷似中国版图而得名,是蒙山标志性景观。此瀑布为江北罕见的三叠式瀑布,水流从高约百米的悬崖上一跃而下,中途受两道断崖阻隔,稍作盘旋随即又腾身直泻,形成了典型的叠式跌水。瀑布从天而落,如银河倒挂,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瀑布周围水雾缭绕,彩虹时现,绚丽多彩,与雄伟的山峰、青翠的林海构成一幅绝美的自然画卷。瀑布左侧石崖中间有一石门被水帘所掩,故亦称水帘洞瀑布,相传是战国时期孙膑、庞涓,在此跟鬼谷子王禅学艺并修炼得道成仙的地方,每五百年开启一次。明朝诗人公鼐有诗赞曰:岂是银河落,飞来万丈余。谪仙如可见,不复问匡庐。

 

6、观瀑亭

 

观瀑亭是观赏中国瀑布的最佳位置,瀑布胜景尽收眼底。中国瀑布亦称水帘洞瀑布,因瀑布所挂崖壁轮廓酷似中国版图而得名,是蒙山标志性景观之一。置身此亭,山势四围,上有令人目眩之峭壁,下有激流回旋之深渊。涧水不时为悬崖切断,形成数级瀑布,飞流涌泻,咆哮似万马奔腾,訇然若千均雷霆,山岳轰鸣,大地震颤。晴日里霰雨纷飞,彩虹映照,蔚为壮观。不仅可以观赏瀑布“叠瀑飞涛声湍齐鲁三千里”的雄伟壮观气势,而且充分抒发“濯缨振衣鹏举沂蒙八百乡”的豪迈胸怀。在瀑布的左下侧还刻有一个涛字,为书法家邓小川所题,字高6米,宽3.5米,字面21平方米。此字有五层寓意,观瀑亭春看花涛,夏看云涛,秋看枫涛,冬看雪涛,一年四季都能听见阵阵松涛。

 

7、升仙台


蒙山之阴素称神仙洞府,据记载,著名道人羡门子、琴高、栾巴、贺元、乔仝、皇甫希永、张紫阳、高仁峒、尹仁遂、王本敬等均在云蒙修炼得道,羽化成仙。瀑布两侧,巍然耸立着两座绝崖,传说即为仙人成仙飞升的地方,故称升仙台。   

 

8、观瀑台  雄狮峰


此处自然山岩为一处观景平台,近处可看到中国瀑布的侧面,领略瀑布的雄伟壮观。回身远望可看到雄狮峰。相传玉皇大帝曾派二郎仙神再造乾坤,二郎神挑着泰山和蒙山寻找安山之地。途中在此摘下帽子休息,放好了两座山再回来取帽子时,发现帽子已受本地灵气所染,化成了两座山峰,形似一头雄狮。其实,雄狮峰是由大二郎帽山和小二郎帽山组成的。


9、小东关


小关东位于雨王庙的正东方,是古代进山祈雨的必经关隘,至今仍依稀可见关口的痕迹。自春秋时期始,延续至今,祭山求雨活动已成为当地一项重要的传统民俗。


10、心经岩(仙狐戏龟改为心经岩) 

 

此石镌刻佛教经典《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汉传佛教心经通行版为玄奘所译,全文260字。这部经在佛教三藏中的地位殊胜,将内容庞大之般若经浓缩,成为表现‘般若皆空’精神之简洁经典。全经举出五蕴、三科、十二因缘、四谛等法以总述诸法皆空之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语,即是出自本经。传为唐代蒙山光宝禅师(?-807)镌刻。心经书法为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557-641)书写。光宝禅师是唐朝时期蒙山一位大德高僧。 


11、美女石


形似美女的石头像,形色婀娜,面带娇羞,传说是何仙姑的幻化之身。

 

12、葫芦石


右上方高处侧躺着一块形似葫芦的巨石,高的是葫芦把儿。葫芦为李铁拐所持宝物,葫芦岂只存五福,可救苍生济信徒。此葫芦似乎已瓜熟蒂落。葫芦上横纵交错的纹路则是可修炼成仙的天书咒语。

 

13、戏台石

 

相传这里曾是王禅老祖欣赏仙女翩翩起舞的地方。巨石周围茂林修竹,溪水淙淙,静谧幽雅。每逢月朗星稀,夜阑人静之时,便可隐约听到幽雅的丝竹管弦之声,好似神仙在抚琴起舞,饮酒赏月。


14、小十八盘


此段石阶登山道陡峭险峻,蜿蜒曲折,被称为小十八盘。

 

15、镜面石


此处巨大的石面平整如砥,未经人工雕琢,传说为何仙姑梳妆所用。

 

16、孙膑洞


传说当年孙膑曾在此学习兵法。孙膑是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曾在蒙山拜鬼谷子王禅为师。孙膑得鬼谷子真传后,计谋大增。后为逃避师弟庞涓迫害,在此洞经历了 “百日之灾”。他逃生后策划了古代史上有名的两大战役“围魏救赵”和“马陵之战”。是历史著名典故“名谓相倾,孙庞之隙”的发生地。有诗赞曰:兵家高下自分明,一将功名万骨成。百代咨嗟庞涓树,千秋唏嘘孙膑城。虑周不厌还看命,智急能生总关情。细释纵横复捭阖,原来鬼谷是师承。


17、神憩亭

 

神憩亭地处雨王庙附近,周边丛林茂密,地势平坦,相传是道士聚会论道的地方。站在神憩亭上可西望栖凤山,南观葫芦峰,近谒雨王庙,观赏后花园,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楹联曰:蒙山藏古寺雾锁云封,鹿苑闻梵音心诚意净。有诗赞曰:高登云石六千阶,碧海林中翠色排。仙气氤氲垂绝壁,道骨嶙峋染红苔。尘封雾锁祈雨寺,剑泣钟鸣瞻露台。坐待隔溪明月起,诗思漫有动地来。


18、天麻场

 

云蒙群山环绕,物产丰富,尤其盛产天麻,另外还有蒙山参、何首乌、灵芝、紫草、连翘等64科111属289种野生中草药。天麻场即为雨王庙旁绿荫深处的天麻产地。周边除雨王庙外,还有翠云观、王禅殿、羡门子、钟离子、鬼谷子、吕祖和嘉惠昭应王神祠等古庙遗址,保存有古代碑碣多处,记述了历代修庙建祠的经过,见证了蒙山香火旺盛。


19、迎客松


迎客松是一棵树龄逾千年的古松,浓荫覆地,树冠如盖,干枝虬曲,枝叶迎人,造型优美,千年长盛。


20、尹仁遂墓碑


清光绪二年,白云岩道人尹仁遂在蒙阴天麻场建翠云观,立嘉惠昭应王神坛,上下雨王殿、吕祖殿数处,栽树数万株,偃仰山谷,阴翳天日,祭祀雨王,祈雨辄灵,香火颇盛。有诗赞曰:蒙阴道士尹仁遂,管护栽种树草肥。濯濯童山明碧落,离离疏雨远霞飞。也曾应试屈心智,未几隐归避世回。魂魄常留翠云观,四时享祭有清灰。此处为保存完好的尹仁遂墓碑。

 

21、翠云观


翠云观是蒙山雨王庙的前身,又称嘉惠昭应王祠。清尹彭寿《东蒙山嘉惠昭应王庙碑铭》记载:清光绪二年,白云岩道人尹仁遂在旧址上建翠云观,立嘉惠昭应王神坛,上下雨王殿、吕祖殿数处,栽树数万株,偃仰山谷,阴翳天日,祭祀雨王,祈雨辄灵,香火颇盛。1993年修葺后的翠云观右殿祀王禅老祖,正殿祀雨王,左殿祀观音。翠云观还保存千年何首乌、八百年古井和江北第一杉三件珍宝供游人观赏。有诗赞曰:源于岱岳托东洋,放眼江淮有屏障。叠翠连峰何尽述,卧碑立石备周详。天麻胜迹高台固,林壑幽篁野果香。地险自然神应验,仁遂道士开山光。

 

22、聂卫平手植树

 

2003年,世界国际象棋大师齐聚蒙山之巅一展棋艺,著名围棋大师聂卫平携谢军、马小春、陈祖德、曹大元等国内围棋高手齐聚蒙山,大师们的超人智慧和绝妙棋艺使蒙山更添灵气。激战之余聂卫平等饱览蒙山胜景,在此栽植山甜茶树一株。山甜茶:Hydrangea strigosa Rehd ,别名白菇茶、牛劝须、辣梨茶等,主要含有甜茶素,中医上用于补肾、降压和治糖尿病,亦能清热、润肺、祛痰、止咳。

 

23、雨王庙


雨王庙始建于金朝明昌年间,几度废兴,千年不衰,是蒙山主要道观之一。宋代朝廷曾经加封蒙山神为“嘉惠昭应王”,故雨王庙又称嘉惠昭应王祠。清光绪二年,白云岩道人尹仁遂在旧址上建翠云观,立嘉惠昭应王神坛,上下雨王殿、吕祖殿数处,栽树数万株,偃仰山谷,阴翳天日,祭祀雨王,祈雨辄灵,香火颇盛。现雨王庙为1995年新址重建,飞檐雕栋,气派庄严,大殿主供雨王神象,是蒙山地区专祀的司雨神灵,南厢供观音菩萨,北厢供鬼谷子和黄大仙。新建雨王庙与翠云观并存。传说著名仙人羡门子、钟离子在此祭神祈雨,蒙山历史亦多有祈雨灵验的记载,每年有72场浇花雨降于蒙山,至今每年三月三仍有盛大雨神祭奠活动。千百年来雨王庙禀天地之灵气,护佑此地风调雨顺,百姓安乐。


24、蒙山森林栈道(上站下站各一处)


蒙山森林栈道始建于2002年,全长4000米,宽2米,由红松原木铺设而成。2013年对原木栈道改造为木塑仿生材料铺设。蜿蜒在森林中的栈道依山傍势,路桥亭阁相连,或贴地匍匐,或栈桥凌空,盘旋于栖凤山、邵家寨和夕照峰之间,贯通了登山南路、中路、北路三条线路,仿佛一条彩带把沿线众多天然景点串联成为一条光彩夺目的项链,飘荡在绿水青山之间,在层林叠翠中时隐时现,成为游人观赏蒙山胜景的一条捷径,漫步其间,品味原始森林,呼吸清新空气,或向树小憩,或凭山观景,充盈着山林野趣。有诗赞曰:东山阁道木攀岩,林密崖高势相联。龙骨蜿蜒撑汶北,凤毛扶摇落蒙前。人间烦恼须涤滤,世外胸襟在悠闲。信手甩出云虎步,苍生赐福度常年。


25、蒙山天池


蒙山天池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森林防火、水土保持、旅游景观等综合效益的小型水库,兴利水位海拔814米、长120米、高程24米砼拱坝采用清华大学自密实混凝土技术建造,设四孔溢流堰,总库容为10.8万立方米。此工程地处海拔高度、砼拱坝自密实混凝土技术等创造山东省内多项第一记录。天池周边林木茂密,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四季风光变换旖旎,更与蒙山会馆相辅相成。站在栖凤山上俯视,与蒙山会馆北侧的小天池就像一双明亮的眸子顾盼生姿。

 

26、蒙山会馆


蒙山会馆地处海拔900米,建造于2003年,主体由新西兰专家设计,2010年进行全新装修,是按照四星级旅游涉外饭店标准建设的高山会所。会馆为国内第一家采用薄板钢骨等新型环保材料组合的高山宾馆建筑,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新会馆装修自然和谐、格调高雅,彰显生态人文,地方特色。会馆内置豪华套房、标准房、单人房108间,床位200余张,会议室4个,可容纳200人住宿、300余人会议、就餐、培训等活动,可满足不同宾客的多层次需求。蒙山会馆群山环绕,环境优美。相约蒙山会馆,看山间云卷云舒,听林中松涛阵阵,感受世外桃源的纯净明澈,体验神仙般的享受。


27、森林冲锋车(上站下站各一处)


森林冲锋车是由德国专家设计制作安装的高山管轨滑道,国际领先技术的特殊管轨和滑车固定结构保证了滑行过程中的绝对安全。滑道下起蒙山会馆南侧海拔850米处,上至蒙山观日台,坡度30度以上,上下垂直距离300余米,滑道行程近2300余米,滑行速度每秒达20米,滑行时间一分多钟。滑道沿途道型多变,各种直道、弯道、急道纷呈涌现。游客沿山势疾驰而下,惊险无限,十分新颖刺激,可体会到极速带来的惊心动魄。有诗赞曰:举足上可三千尺,旋手下能十八亭。冲击视野真畅快,一吐块垒似隼鹰。

   

28、海鉴石


海鉴石位于栖凤山东南坡上,巨石平滑如镜,石面开阔,每当雨后天晴,山间云蒸霞蔚,石面积水波光粼粼,如同映照东海波涛。


   
登山石阶南路部分

 

1、大十八盘


此段石阶登山盘道陡峭险峻,蜿蜒曲折,被称为蒙山大十八盘。登山石阶南路保存蒙山原生态美丽风光。有诗赞曰:白马紫荆烟雨浓,群峦积翠接连峰。重林悬栈风勾勒,层雾回鸾云锁封。九女守山擒猛虎,二郎栽树驭蛟龙。骚人入此多沉醉,漫走霞皴写墨松。


2、小二郎帽山  海拔842.5米


相传鸿蒙时期,玉皇大帝派二郎神再造乾坤,二郎神便挑着泰山和蒙山寻找放山的地界。他一路走得急,又热又累,便将帽子摘下来休息,恰巧将帽子放在蒙山上。后来放好了两座山再回来找帽子才发现由于沾染了蒙山的灵气,一大一小两顶帽子已化成了雄狮峰。大小二郎帽山组成在登山中路和北路看到的雄狮峰。此处为小二郎帽山  海拔842.5米。


3、大二郎帽山  海拔892.3米


相传鸿蒙时期,玉皇大帝派二郎神再造乾坤,二郎神便挑着泰山和蒙山寻找放山的地界。他一路走得急,又热又累,便将帽子摘下来休息,恰巧将帽子放在蒙山上。后来放好了两座山再回来找帽子才发现由于沾染了蒙山的灵气,一大一小两顶帽子已化成了雄狮峰。大小二郎帽山组成在登山中路和北路看到的雄狮峰。此处为大二郎帽山  海拔892.3米。


4、南天门

 

过去以雨王庙为中心的天麻场庙产林地面积达到5000余亩。四方善男信女进入天麻场雨王庙祭祀朝拜,需要经过石墙围堵,形成坚固山寨的东西南北四个山门。此处为南天门,前面是西门森林冲锋车上站。北天门在蒙山会馆北侧,东天门在登山北路中段。


5、邵家寨  海拔951.7米

 

邵家寨地处蒙山中心地带,海拔951.7米。相传一位姓邵的隐士曾在此地筑寨隐居,修炼成仙,至今尚有寨墙遗址。邵家寨峰顶地势平坦,视野开阔,是蒙山重要观景平台,周边还有苍颉造字台、蒙山观日台、孔子登临处、李杜携游处等多处景点。置身此处,登高远望,但见群峰嵯峨,幽谷深邃,山溪翻花,绿树掩径。环视四野,夕照峰、云蒙三峰、刀山、天壶峰、栖凤山、大小二郎帽子山等尽收眼底。可谓我欲登高一伫立,却从天外数芙蓉。


6、蒙山观日台


此处突出的悬空巨石,是观看东海日出的最佳场所。每当晴朗的清晨,朦朦云海之中的黛色山峰若隐若现,云蒸霞蔚之中,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令群峰披上一片金色。当太阳跃然而出,云雾消散,山峰露出巍峨身姿,万物生辉。

 
7、苍颉造字台


苍颉历来被尊崇为中国文字的创造者,多有文献记载其观魁星圆曲之势,察人兽鸟形之迹,看山川河湖之状的造字传说和功德。苍颉造字结束了远古结绳记事的蒙昧时代,是华夏文明的里程碑。沂蒙山地区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孕育了文字的诞生。云蒙三峰并峙构成一个山字,传说是苍颉造山字的灵感之源。齐鲁大地上还有苍山兰陵、寿光、东阿等地有苍颉造字遗迹发现。


8、孔子登临处

 

据《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东山,即蒙山。相传此处为孔子登临小鲁处。有诗赞曰:师在川前叹逝光,也曾小鲁东山冈。圣人长吁震千古,儒子短嗟咏百觞。尼峄须眉难耸顶,云蒙眼界自昂扬。登临何处有岐说,憩石拂尘拭严霜。

 
9、李杜携游处


相传此处为李白杜甫携游处。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于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结伴游蒙山而访故友,拜见隐居蒙山的隐士元丹邱后,两位都留下了吟咏隽永诗篇。“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有诗赞曰:长安李杜两星传,廿日并肩向鲁南。蒙顶高朋难酒觅,沂边禅榻可茶眠。文章辞采焕萁斗,容貌礼仪耀盛年。扺足被共成逸话,风流千古遗诗篇。


10、大云蒙峰  海拔1030米

 

大云蒙峰海拔1030米,是蒙山高峰之一,远看像一只巨大的神龟。传说是远古时期经历的天塌地陷和洪水滔滔劫难,只有大云蒙峰露出水面,挡住了漂流而至的枯木朽枝,洪水消退后,峰上挂满了柴薪,故又被当地人称为挂薪崛子。大云蒙峰尖峭高耸,直插云天,矗立于山脊云海之上,秀丽奇绝,峰顶有神龟望月、夫妻石、三县石等景点。登上大云蒙峰,可尽览蒙山无限风光。明代公鼐有诗赞曰:蒙山高最是双峰,上有烟云几万重。我欲峰头一伫立,却从天外数芙蓉。


11、小云蒙峰  海拔1003米


小云蒙峰又称云蒙西峰,海拔1003米。此峰山势绝险、苍鹰不渡,至今尚无人能登顶。相传云蒙的狐仙,为惩治人间不孝儿女,将他们的心肝挂于峰上,以警示众生,所以又被当地人称为挂心崛子。


12、刀山  海拔942.1米


刀山位于百花峪西南,海拔942.1米,西北东南走向的一条山脉,因奇峰峭立,山势如削而得名。两侧绝壁丛生,山势嵯峨,野径难行,既是蒙山最险峻山峰之一,也是最具挑战性的徒步线路,受到众多户外驴友青睐,是强驴必攀之峰。


登山石阶直达瀑布中路部分


1、浴仙池


流碧桥下水潭即浴仙池,是流碧桥景点的组成部分。流碧桥位于蒙山深处,此处视野开阔,云雾缭绕,数谷交汇,溪水汇流。石拱桥如长虹卧波,与四周雄伟山势动静交融,相得益彰。山涧溪水在桥下流动,积水成潭,清澈见底,象流动的碧玉,传说是当年何仙姑沐浴的地方。


2、会客松


会客松是长在石头上的一棵古松,已有300多年树龄,枝叶茂盛,婀娜多姿,见证了生命力的顽强。树冠展开犹如一把墨绿的大伞,健拔的枝干犹如热情的手臂。传说是八仙聚会的地方。


3、一线天

 

位于峡谷谷口处,两边耸峭怪异的巨岩拔地而起,象两只庞大的石兽倾斜相依,临到挨近时它们欲合未合,那谷口便只剩下了一线黝黑的缝隙通向遥远的天际,成为惊心动魄的“一线天”奇观。 

 

4、观瀑台

 

中国瀑布亦称水帘洞瀑布,因瀑布所挂崖壁轮廓酷似中国版图而得名,是蒙山标志性景观之一。置身此亭,山势四围,上有令人目眩之峭壁,下有激流回旋之深渊。涧水不时为悬崖切断,形成数级瀑布,飞流涌泻,咆哮似万马奔腾,訇然若千均雷霆,山岳轰鸣,大地震颤。晴日里霰雨纷飞,彩虹映照,蔚为壮观。不仅可以观赏瀑布“叠瀑飞涛声湍齐鲁三千里”的雄伟壮观气势,而且充分抒发“濯缨振衣鹏举沂蒙八百乡”的豪迈胸怀。在瀑布的左下侧还刻有一个涛字,为书法家邓小川所题,字高6米,宽3.5米,字面21平方米。此字有五层寓意,观瀑亭春看花涛,夏看云涛,秋看枫涛,冬看雪涛,一年四季都能听见阵阵松涛。

 

5、中国瀑布(与中路同)


登山观光车北路部分


1、森林观光车(上站下站各一处)


蒙山绿色通道建成于2005年,是一条集观光、消防、急救、运输为一体的绿色长廊,也是蒙山主景区云蒙景区登山北路。下起采摘园,上至蒙山会馆附近生态停车场,全长8公里,乘坐观光车上山全程大约需要20分钟时间。途径百年栗林、翠竹林、紫草园、卧佛、鸡冠山、十八拐、东门、雄狮峰、佛手托宝、葫芦峰等景点。游客乘坐观光车在绿荫中穿行,远眺近观尽享如画山景,沿途风光尽收眼底。


2、百年栗林


沂蒙山区盛产板栗,蒙山号称板栗之乡。此处原始栗林面积达400余亩,计数万株。这些栗树树龄苍古,树围极其粗壮,树龄最长者500年以上,这些栗树属于本地毛栗,与现在改良高产新品种的区别是,板栗个头比较小,味道香甜,营养丰富,是珍贵的原生态绿色食品。

 

3、翠竹林


蒙山绿色通道两侧多有竹林掩映成景。蒙山竹林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南竹北移实验成功的结果。蒙山一带气候温和,每年有七十二场浇花雨,气温、土质、水分适宜竹子生长。现在蒙山竹子有20多个品种,除了个别品种,南方竹子多数能在蒙山湿地成活。

 

4、紫草园

 

蒙阴山地盛产紫草。紫草是中草药的一种,学名: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为紫草科紫草属植物,又名山紫草、紫丹、紫草根,多生长于山坡草地,紫草的根和花均含色素,乙酰紫草醌、紫草烷、异丁酰紫草醌等。是名贵的止血药、凉血药、清热解毒药的重要成分。传说蒙山道士多采集紫草配百方,医百病,造福于当地百姓。

 

5、卧佛

 

卧佛是蒙山幸福吉祥的象征。置身此处把目光投向南边远处的两个山头,连起来看像一个侧卧沉睡的大佛,右侧山梁为头部,头部突起的部分是卧佛的一只耳朵,顺势下来是脖子,左侧山梁是卧佛肩膀,身体大部分隐藏在后面。此处远瞻卧佛,比登山中路瞻佛亭处看的更为逼真形象。传说蒙山仙人羡门子羽化成仙,而他留恋此地青山绿水,凡体在此幻化成了卧佛形象。

 

6、鸡冠山

 

山顶巨石像一个硕大的鸡冠,这座山被称为鸡冠山。蒙山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许多山鸡在这座山上生存。鸡冠山的山顶有两块对立的石头,像一对相拥的恋人。传说古时候山下有一个农家姑娘长的如花似玉,与同村一个勤劳朴实的小伙子青梅竹马,堕入爱河,正准备成亲之时,被纨绔子弟横刀多爱,姑娘誓死不从,最后两人在此殉情,化为见证永恒爱情的山石,令人感叹。

 

7、十八拐

 

十八拐为蒙山原始登山道路蜿蜒曲折的形象描绘。与蒙山大小十八盘等都是古代先民开辟出来的登山道路,见证着靠山吃山,靠山养山,靠山护山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8、东天门

 

过去以雨王庙为中心的天麻场庙产林地面积达到5000余亩。四方善男信女进入天麻场雨王庙祭祀朝拜,需要经过石墙围堵,形成坚固山寨的东西南北四个山门。此处为东天门,北天门在蒙山会馆北侧,南天门在邵家寨南侧,西门在森林冲锋车上站。


9、雄狮峰

 

置身此处把目光投向南边远处的两个山头,就是大小二郎帽子山,连起来看像一头雄狮。相传鸿蒙时期,玉皇大帝派二郎神再造乾坤,二郎神便挑着泰山和蒙山寻找放山的地界。他一路走得急,又热又累,便将帽子摘下来休息,恰巧将帽子放在蒙山上。后来放好了两座山再回来找帽子才发现由于沾染了蒙山的灵气,一大一小两顶帽子已化成了雄狮峰。大小二郎帽山就是在登山中路和北路看到的雄狮峰。

 

10、佛手托宝

 

此处山崖密林之中,有一株巨大的栓皮栎古树,从根部分出五个分枝,长成手掌状的五棵大树,将一块重达60余吨的巨大岩石握在掌中,成为一处见证生命奇迹的景点。五棵大树像五根手指,好像具有佛法的力量,轻盈的将巨石握在手中,故名。


11、葫芦峰

 

此处山峰因远看像葫芦而得名。传说葫芦峰下有个葫芦谷,葫芦谷有一棵宝葫芦,这种野生宝葫芦每隔三千年开一次花,三千年结一次果。八仙之一的铁拐李随身携带的宝葫芦就得于此谷。

 

栖凤山环线部分

 

1、光明亭


光明亭,为纪念蒙山雨王庙架通电路于1995年建成。亭右碑文《光明亭记》为时任蒙阴县委书记、蒙山旅游开发拓荒者刘宗元同志撰写。楹联曰:慈云遍洒七十二场浇花雨,明光普照三十六洞祈福天。有诗赞曰:谁掣天灯照绿波,高山之上泻银河。光摇齐鲁迷青鸟,色界沂蒙数紫螺。幽壑飞杆通铁索,悬崖布线落铜砣。七十二场浇花雨,滴滴涓涓润心窝。

 

2、后花园


为蒙山深处的一处盆地,群峰环抱,树木参天,水土丰美,藏风聚气,有雨王泉、小天池等景点。据说是当年鬼谷子王禅老祖为他母亲建造的后花园。蒙山森林栈道经过此处。现在开辟为蒙山绿色蔬菜种植基地,供蒙山会馆客人享用。

 

3、雨王泉

 

为蒙山深处后花园一口常年喷涌的优质山泉,水质甘洌,属弱碱性矿泉水,为蒙山会馆饮用水源地。

 

4、小天池

 

为蒙山深处后花园流域蓄水天池,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森林防火、水土保持、旅游景观等综合效益的小型水库。小天池周边林木茂密,山光水色交相辉映,四时变换风光旖旎,站在栖凤山上俯视,与蒙山会馆南侧的大天池顾盼生姿,就像一双明亮的眸子。

 

5、翠林道


蒙山森林栈道通过后花园路段被称为翠林道。此处森林茂密,树种繁多,植被丰富,有落叶松、红松、橡子树、栗子树等等,还有野杜鹃、野藤、连翘等。森林栈道穿行其间,彷佛进入绿色隧道。

 

6、神蚁台


神蚁台是栖凤山北侧一处观景平台,由一组巨形裸岩组成。据说这石台底下是一个蚂蚁宫殿,每当春末夏初或阴雨天气,总会爬出许多大个的蚂蚁来,熙熙攘攘,蔚为壮观,故名。此处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可以尽情观赏蒙阴风光。

 

7、仙狐楼


栖凤山西侧一处危岩堆叠的山峰,此处观看,就像一座高高的楼堡,据说有一窝红色狐狸隐居此处,故名仙狐楼。如果在栖凤山南侧观看,则像一把茶壶,被命名为天壶峰。蒙山崖壑纵横,植被繁茂,有许多尚存原始状貌的深林幽谷,人迹罕至,栖息着一些珍稀野生动物,如狼、狐、黄鼬、獾、豹猫、野兔等小型兽类。蒙山狐体型细长,嘴尖耳大,从背至尾,毛色棕红。狐是有灵性的动物,当朝阳初露、晨雾未消、或斜风细雨、暮色渐合之际,一群有着蓬松大尾巴的综红色生灵出现在那苍崖绿林之间,会给这蓊郁的山林,增添多少生机与神秘。

 

8、蒙山巨龙


神蚁台北望,仙狐楼像是一个龙头,顺势而下连起的蜿蜒曲折的山脊彷佛就是一条舞动的龙身,蔚为壮观。此处是观赏蒙山巨龙的最佳位置。


9、墨砚池


传说兵家孙膑曾在蒙山著述兵书,用这个冰臼做砚台,故名墨砚池。墨砚池是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蒙山第四纪冰川遗留的冰臼现象,证实这里曾发生过大规模古冰川运动。冰臼的发现为研究当地气候、环境变迁提供了依据,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学术意义。有诗赞曰:四纪冰川遗胜迹,壶穴造化可称奇。也曾天女三厢泪,似是人间一局棋。锻炼风霜岩润汁,凿雕日月砚成池。蒙山情景难描画,圣手丹青费唏嘘。

 
10、神仙会


相传此处为蒙山道士贺元、乔仝神仙聚会的地方。苏轼《送乔仝寄贺君六首并叙》讲述了蒙山道士得道成仙的故事:五代时期,任过后晋水部员外郎的贺元修道于蒙山,且得道不死。至北宋元佑二年 (公元1087年), 他的弟子年已八十的沂水人乔仝,西去卞京开封拜访苏轼,自言他的师父贺元仍活着,并与他相约来年正月十五在蒙山会面。推算这时的贺元应该活到150岁左右了。于是苏轼作了这六首诗相赠。这六首诗与唐代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一样,是蒙山作为道教文化名山的有力佐证。有诗赞曰:乔仝林中遇神仙,健笔轼翁寄贺元。水部先生千载寿,子瞻居士万口传。仲秋汴洛饼如蜜,灯节蒙山月正圆。待得双凫东飞去,湖边漏泽不纪年。


11、栖凤山  海拔964.9米


栖凤山海拔964.9米,山顶地势平坦,森林茂密,树冠高大,据说这里是凤凰栖息的地方,故名。有百丈崖、海鉴石、墨砚池、黑松林、仙狐楼、神仙会、天壶峰,观峰台等多处景点。栖凤山又名喜凤山,这是以夏朝的美女妹喜命名的。妺喜与妲己、褒姒、骊姬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姬。史料记载妹喜为蒙山之阴人,夏桀伐蒙山得妹喜,成为蒙山北麓盛传不息的史话,为东夷文化遗存。

 

12、黑松林

 

黑松属常绿乔木,高可达30-35米,是蒙山主要树种之一。黑松林地处栖凤山天然氧吧测量点,此处树种以黑松居多,干枝叶均呈墨绿色,黑松群落遮天蔽日,幽暗阴凉,正是密树遥遮日,轻花细逐风的境界,是游人休息的好地方。1999年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对蒙山进行定点检测,测得景区内空气中负离子含量为每立方厘米220万个,为北京地区的195 倍,居全国之首,为该中心有史以来测得的最高值。蒙山因而被专家誉为天然氧吧、超洁净地区,成为中国最佳绿色健身旅游胜地之一。

 

13、天壶峰  海拔919米

 

栖凤山西侧一处危岩堆叠的山峰,此处观看,山顶巨石像一把茶壶,顶部的小松树是壶盖,左侧伸出的是壶嘴,后方圆柱形的是茶杯。据说这是西王母来蒙山饮茶时随手放到蒙山的。如果在栖凤山北侧观看,则被命名为仙狐楼。蒙山云芝茶产量极少,十分珍贵。元朝刘思温的《蒙顶茶》说:烟锁天南一黛存,冰姿玉液产云根,何人识得仙家味,不与先春并日论。另一元朝人明昙吟咏道:悬崖险峻石如林,一种仙芝不易寻。若向人间问绝品,东蒙顶上白云深。历代文人墨客对蒙山云芝茶的讴歌赞美,更增添了它的高贵与传奇性。康熙乾隆下江南路过蒙山,也对此赞不绝口,并把它列为贡品。

 

14、龙凤松


此株古松据说有500多年树龄,它主要有两根树干,一枝像是腾飞的龙,龙首高昂,鳞甲斑驳,奋爪鼓须,意欲腾空而起。一枝像是展屏回望的凤,翠绿的羽毛纷披,凤首高翘,凤尾拖展摇曳。这幅龙凤呈祥图是自然形成的,它历尽磨难仍然生机勃勃,龙凤呈祥取其祥瑞故名。

 

15、观峰台

 

观峰台是栖凤山南侧一处观景平台,由此可以观赏大云蒙峰和小云蒙峰以及刀山等胜景。此处还能观赏美丽的蒙山云海。每当烟雨时节,云烟弥漫无边无际,微风吹动,浮云断续地舒卷飞升,时而如白衣,时而似苍狗。每当日出日落,金红色的光芒从云层缝隙中辉映照射,使蒙山云海更加奇谲瑰丽,变化莫测。如若遇上阴雨天,山峦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峰间薄雾扑朔迷离,滚滚云海,汹涌澎湃,壮丽非凡,动人心魄。

 

16、百花峪

 

原名布袋峪,是蒙山深处保持原生态风貌的一条狭谷,百花峪周边有5座海拔千米左右的山峰,山高林密,风景宜人。百花峪内杂花生树色隐隐,绿水击石韵悠悠,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乔木131种,草木400余种,动物15种,鸟类20余种,是一座天然动植物园。每当春夏时节,百花盛开,百鸟争鸣,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是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去处。现有大小自然村10余个,民风纯朴,展现了沂蒙山区人民的民居和民俗特色。

 
17、西门

 

过去以雨王庙为中心的天麻场庙产林地面积达到5000余亩。四方善男信女进入天麻场雨王庙祭祀朝拜,需要经过石墙围堵,形成坚固山寨的东西南北四个山门。此处为西门,是森林冲锋车上站。北天门在蒙山会馆北侧,南天门在邵家寨南侧,东天门在登山北路中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