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古八景之堂阜脱囚并序

标签:
管仲蒙阴鲍叔牙《资治通鉴》公子纠 |
分类: 《曼参园诗钞》 |
党宝修
堂阜,现蒙阴常路西高都庄一带,古邑名,始于西周,为齐国重镇,其名历朝历代沿用不废,清末以河为界,筑南北围子。管仲脱囚这一著名历史掌故就发生在这里。据蒙阴旧志载:“左传庄公九年桓公杀子纠,管仲请囚,鲍叔牙受之,及堂阜而脱之,即此,今为本县八景之一”。“在城西北三十里西高都庄,世传管子脱鲁囚处。旧有夷吾亭,今久废。”据《沂州府志》载:“堂阜,左传庄公九年管仲脱囚于此。杜注:蒙阴西北三十里有夷吾亭,即堂阜也”。关于堂阜脱囚一事,《春秋》、《左传》、《史记》、《资治通鉴》均有记载,后人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在南北围子村中齐鲁界河边刻立齐鲁交界碑,并建夷吾亭。壬辰春分前六日,与赵青昆、王友国等赴西高都庄探访究竟,惜乎碑、亭具无,唯野老口碑与矮墙新绘壁画依稀铭记千古佳话。
高都野老聚街衢,千载夷吾说有无。管鲍之交垂史册,鲁齐于此分疆图。
难寻遗迹空凭吊,许信流言徒叹吁。堂阜依稀风物旧,春秋霸业将相扶。
访堂阜脱囚故址韵和党家山人
刘灵
驱车老镇向街衢,堂阜脱囚探有无。翁妪闲谈临古道,鲍仲佳话入疆图。
问寻故迹碑亭杳,回望新庐草木苏。千载美名泽被地,徒留我辈叹唏嘘。
附录:堂阜脱囚掌故
堂阜,古邑名,始于西周,为齐国重镇。其名,历朝历代沿用不废,清末以河为界,筑南北两围子以防匪,改称南、北围子。“管仲脱囚”这一著名历史掌故就发生在这里。
堂阜遗迹作为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历代官宦、文人墨客凡过新蒙,必来拜谒,留下许多千古绝唱,《蒙阴清志》载六篇,今录前人七律一首于此。诗曰:“小白沟中学匹夫,相扶霸业并昆吾。春秋百代留遗迹,堂阜千年入壮图。福祸塞翁疑失马,险危蒙庆梦啼乌。只因鲍叔吹嘘力,管氏何须待价沽。”后人在脱囚处建亭纪念,这就是“夷吾厅”,即蒙阴八景之一的“堂埠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