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光溥《题沂阳八景》今译

(2008-12-26 22:20:49)
标签:

文化

杨光溥《题沂阳八景》今译


  沂阳即明朝时的沂水县。明朝沂水县人杨光溥,于成化年间中进士,有《沂州集》传世。他把当时沂水的八处景点写成七律。现试译如下。

 

东皋晚照

晚坐东皋日已颓,余光红映碧云堆。

海霞不雨林头出,野火无烟乌外开。

扶策送将诗客去,骑牛催出牧童来。

明朝有酒真堪赏,不到黄昏不肯回。

 

试译:

傍晚

我面向西方

坐在东皋之上

看夕阳西下

落日的余辉映红了

碧空的云层

夕阳的余辉

象海上的云霞

不带雨而来

只把红光洒在林梢上

又象野火

在落日的上空扩展

我拄着手杖

刚把诗友送走

又催促牧童

骑着牛回来

明天

我要携酒前来痛饮

这里的景色确实值得观赏

不到黄昏后舍不得离开

 

岜山耸翠

县郭南头路几重,两山隐隐列西东。

云开螺髻高千丈,日出金莲挣半空。

春雨更添无限绿,晚霞别助一般红。

酒醒却忆行吟处,只在青青一抹中。

 

试译:

出了县城南郊

这路还要走上几段

走着就会发现

东西并列的两座山峰

隐隐约约呈现在你的面前

云雾散开了

千丈岜山象发髻

高耸在我的面前

太阳照在峰顶

峰顶一派金光闪闪

就象金色的莲花

盛开在半空

刚刚洒过的春雨

给岜山增添了无限绿意

晚霞映照着它

格外涂抹了一层红色

我从沉醉中醒来

还能回忆起独步吟咏的地方

你若问在哪里

你看

就在山间

那一抹青色之中

 

望仙石桥

仙人一去几千秋,偃月空中水自流。

丹就不须青鸟约,身轻直驾白云游。

风飘环佩历回首,人倚栏杆尽举头。

我到当时还跨鹤,腰缠十万下扬州。

 

试译:

曾经在此修炼的人啊

你已经离开了几千年

石桥还架在这里

桥下的水

还在不分昼夜地流逝

你吞食了自己炼成的灵丹

不用再约青鸟传信

你已身轻如燕

可以直驾白云去遨游

天空的风吹动了

你腰间的环佩

叮叮咚咚的响声传到人间

你一次次的回头

俯瞰尘世

人们倚着桥上的栏杆

把目光投向空中

看你飞升

如果

我遇见当时的场面

我也会跨上仙鹤

去扬州旅游

当然

不能忘了多带些钱

 

织女仙洞

金梭晓夜为谁忙,隔水桃花满洞香。

万国尽沾尧雨露,九重欲补舜衣裳。

绮罗光映云霞重,机杼声抛日月长。

却笑天台有仙子,此生谁解忆刘郎!

 

试译:

织女啊织女

你这金梭穿来穿去不停息

昼夜忙碌为了谁

你竟然感动了对岸的桃花

为你送来满洞的芳香

普天之下都受贤君的恩惠

你是为了报答君主

而为他缝补衣裳

还是为了

隔河相望的牛郎

你织的绮罗光泽鲜艳

照得云霞也加重了颜色

机声日以继夜地响着

不知响了多少年多少代

响过了多么漫长的岁月

与您比起来

天台山的两位仙女多么好笑

这辈子

她们谁能保证永爱刘郎

可您对牛郎

爱得那么深挚

您的爱超越了时空

年年岁岁

地久天长

 

龙池浸月

百尺清泉浸太阴,等闲风月有龙吟。

汉妃置酒银盘漾,湘女凌波宝镜沉。

半顷琼田呈白璧,一炉丹汞点黄金。

枕边不耐清吟聒,应共蟾蜍说素心。

 

试译:

明媚的月光洒在

深幽的龙池清泉上

月影沉浸在水底

这景色看似寻常

而那泉水流动的声音

却似龙鸣

水底的月影

就象汉水女神设宴时

银盘托酒在晃动

又象湘女涉江时

把宝镜沉落水底

还象半顷绿玉田中

呈现一块白玉

也象一炉丹汞中

炼出一块闪光的黄金

月下泉水淙淙

声音象清亮的吟咏

听得时间长了

我受不住它的喧闹

我躺下来

头靠在枕上

望着高空的明月

要和月宫的蟾蜍

说说知心话

 

穆陵停雪

同云消尽暮天晴,山北山南一样清。

鸟向水晶屏外地,人从云母帐中行。

柳花冷覆长春苑,月影寒铺不夜城。

却忆蓝关迷逐客,马蹄偃蹇踏瑶琼。

 

试译:

傍晚时分

雪停了

浓云四散

天晴了

山裹上了银装

是那么清亮

鸟从关山飞过

就象飞过水晶制作的屏风

行人经过关口

就象在云母制作的帐中行走

雪裹关山

就象白色的柳絮覆盖着长春苑

清寒的月光洒在雪野上

驱散了黑暗

象不夜城一样

这关上雪景使我想起了

唐朝被贬逐的韩愈

在蓝关遇雪受阻

他骑着那匹疲惫不堪的老马

踏着厚厚的积雪

一步一步

艰难地向前走着

 

闵公书院

人去多年壁亦颓,空闻德行并颜回。

侵阶有草遗书带,映雪无人拨简灰。

古篆还余幽鸟迹,闲云犹锁故山隈。

当年想避权臣召,特地应从汶上来。

 

试译:

闵子骞老先生

已经逝去多年

以他命名的书院

墙壁也早已坍塌

只听说他的德行

在孔门弟子中和颜回并称

长满台阶的草

就象过去遗留下的书带

却再也没有人映着雪光

抚去书简上的灰尘

认真地阅读

古碑上

还留着幽鸟栖息的痕迹

悠闲的白云

仍然笼罩着古老的山坳

闵子骞当年来此授徒

是这了躲避权贵的征召

他当是从汶水之滨

来这里研究学问

 

沂水拖蓝

雕崖山下是源流,百里南来始负舟。

月影恍移湘水夜,涧声遥认楚江秋。

派分远浦还同色,浪拍长天无尽头。

正是暮春修禊罢,舞雩风里任遨游。

 

试译:

雕崖山下的流水

是沂河的源头

向南流出百多里

有了宽阔的河面

才可以载舟

水面上

月影恍惚移动

使人联想起湘江的月夜

山涧的流水声远远传来

使人感受到楚江的秋色

两种颜色的水流到远处

也会变成同一种颜色

浪滔拍打着辽阔的天际

看不到它的尽头

正是暮春三月

修禊活动结束

我可以沿着沂河

沐浴着春风

尽兴地游玩

和诗友们一起

尽情地吟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菜根潭》上
后一篇:定林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