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让孩子去面对成绩的恶性竞争和择校问题?

(2013-06-11 11:12:41)
标签:

竞争

择校

家长

教育

学习

育儿

人要在社会上生存,要想过得更好,就得与他人竞争。因此,在小孩的成长过程中,对竞争意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但很多人却以此为理由,为题海战术、考海战术或恶性的名次分数攀比进行辩护,认为这些可以培养竞争意识,可以让孩子长大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上的竞争——这样的想法,其谬大矣! 

如果要让孩子长大后能挑100斤的担,那么在小时候时应让他 先挑十斤的担,随着他年龄增加,力量增长,慢慢增加担子的重量。我们要让孩子将来能承受在社会上可能面对的竞争,那么也应该一开始让孩子去面对轻微的竞争,随着年龄和智力的增长,慢慢增加竞争的激烈程度才对。
 
可是看看中国校园中孩子们的处境:原来只是高考的竞争激烈,但后来慢慢漫延到了中考,小升初考,现在甚至择小学,择幼儿园,都要考,都要竞争了,而且有些竞争,常常是几选一,甚至几十选一,其激烈程度,和社会上找工作的竞争相比,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相当于想上孩子长大后能挑100斤的担,从小就让他试着去挑120斤的担,这是在摧残呢?还是在培养呢? 

竞争意识的培养,应从小到大慢慢加码。特别是到了大学以后,学生的身心发展都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自己能力有更好的了解和掌控,能够在很多方面慢慢脱离大人的支持而独立,此时才是培养竞争意识的关键时期。可是偏偏我们的大学,考试可以轻松混过,学位可以轻松混到。本是最佳的培养竞争意识的年龄段,反而被蹉跎了!
培养小孩子的竞争意识时,让其去竞争的东西,应该是每个孩子都是有机会获胜的。比如说体育比赛,智力竞赛等等。如果某种比赛易被少数人垄断,那么可以采取分组的方式,搭配各组人员,使得每个小组都有可能取胜。在这种分组活动中,不仅培养竞争意识,也培养合作意识。孩子们既使得不到第一,也能在竞争中获得乐趣,从而使孩子们不排斥竞争,反而渴望竞争,渴望挑战。

可是目前我们的学校,学习成绩几乎是竞争的唯一内容。由于小孩的能力发展是极不平衡的,有的快,有的慢,有的渐进式发展,有的则可能通过顿悟而飞跃。这些发展上的差异是不可能消除的。竞争内容(学业)和竞争手段(考试)的单一性,使得前面的名次极易被少数人垄断。对于那些几乎不可能赢的孩子,如何让他们在竞争(学习)中享受乐趣?如何让他们反复挫败后还能坚持?

其实,就算是学习慢的学生,最后也能成功把小学至高中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就象龟兔赛跑中的乌龟,最后也能慢慢爬完全程。所以那些学得慢的学生,完全可能通过坚持,慢慢学,到最后完成对领先者的超越。

但假若乌龟在赛跑时,它跑一步,你就去提醒它:你现在已落后兔子100米,它再跑一步,你又提醒它:你现在已落后兔子120米……估计要不了多久,乌龟就已经崩溃了,干脆放弃不跑了。就算兔子在前面睡大觉,它也早就失去了去追赶的勇气。

今天学校中的铺天盖地的考试和测验,不就是相当于这样的提醒作用吗?也许实施者会认为这样做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竞争,但其结果却是不言而喻的:很多人早早地就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和乐趣
,也在后续的学习中失去了竞争能力!

当乌龟前进了一步,对它有帮助的提醒应该是告诉它又超越了自己一步,又离终点近了一步,而不是告诉它离兔子还差多少!对于孩子们也是如此,应该让他们和自己的过去比较,而不是和其他人比较,只要每天都在进步,就算进步微小缓慢,日积月累,也必有所成!

可是,在目前的中国,学校内恶性竞争的现状,估计在较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对于个人而言,最关心的是如何才能让孩子少受或不受这些畸形竞争环境的伤害。一些家长选择让孩子到国外去上学,还有个别家长选择让孩子退学,自己在家教育。这两种方式,恐怕未必是上佳之选,都可能会带来更多更难的新问题。到国外上学,除非父母也移民完全换生活环境,否则,孩子保不准会因为文化冲突或生活自理等问题在成长路上受到伤害。在家学习,就算父母教书水平很高,但减少了孩子和同龄人一起成长一些玩耍的机会,其童年和成年后的快乐,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都可能大打折扣。

所以对于家长,也许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在对这种畸形竞争的弊端有了清醒的认识之后,对环境进行选择,对孩子进行准备,从而使孩子适应环境,减少孩子受伤害的程度和可能性。

①在小学和中学的择校问题上, 为孩子选一个中等的,比较正规和包容性好的学校即可。 不要盲目去挤那些几十选一的所谓名校。这些学校,进去很难。进去之后,学习竞争激烈。有些原本就是百里挑一的班上前一二名学生,最后也成为更优秀的少数人的帮衬和炮灰。而且这些学校中,除了学习竞争之外,还可能有家庭和物质的攀比,毕竟在中国,有钱有权家庭的子女,想读名校并不难。父母若总担心这担心那,认为非名校不可,孩子在学习中也会有这样那样的担忧,很难保持好的学习心态。父母若在选校上有一个轻松的心态,孩子也才会有更好的更轻松的心态去面对学习。

②如有可能,父母尽可能了解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现在在学什么内容,其学习状态如何,将来会学些什么,等等。回忆自己以前学习这些知识的情况,把自己以前学习中的一些经验拿出来和孩子分享讨论。孩子若对要学的知识有一定的准备,并有正确的应对方法,学习就可能变得轻松有趣。对于目前学校比较流行的作业过多甚至以作业为惩罚(比如罚写十遍等)的情况,父母也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心态,教会孩子正确应对,不做暴力作业的帮凶。

③当孩子学习遇到问题,成绩较差时,作为父母一定要有正确的心态,不能心急火燎如天塌一般。急躁于事无补,反而可能因为不当行为(怪罪和责骂)而让事情变得更糟。要对孩子真的有帮助,就要想法去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了解其智力发展和心理发展状况,找到具体的弱点,寻求针对性提高的措施。同时,要注意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使其能正确认识到学习、成绩以及和以后人生的关系,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其不因一些小问题或暂时的挫折就被打倒。

对于那些自己就很厌学的父母,要做到这些可能并不容易。每个人在学习和生活中都会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参考的经验,正是因为这些经验的代代传承才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但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常常回避去思考和总结。今天,完全系统化和职业化的教育体系,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但这个体系的不完善之处显而易见。教师也只是普通人,其能力和人格也可能有缺陷。而且,学校无法完全代替和补偿家庭的教化作用,有时家庭成员潜移默化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可能比学校要大得多。

有的家长对择校的盲目认同和追捧,其实就是恶性竞争的帮凶。还有一些家长虽如临大敌却无计可施。这些其实也反应了家长自身的一些不足。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家长也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