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2、使学生在认数过程中,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进一步感受十进位值制思想,感受数学的简洁。
3、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理解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意义,并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让学生在阅读中经历从头到尾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引领学生感受追求梦想、坚持不懈、懂得感恩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理解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意义,并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难点
十进位值制思想,满十进一。
教学准备
课件、教具、《宇宙小子》绘本阅读资料、学生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绘本,激发兴趣。
1、直入主题:前几天你们读过绘本《宇宙小子》,喜欢吗?还记得它是讲了个什么故事吗?宇宙小子能量棒举办了什么活动呢?
2、提出问题:10张和10000张差得有多远呢?这么多包装纸太难收集了,还是算了,不参加了。你们是这样想的吗?
师: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你们真是坚持不懈的好孩子!他是去哪里找到这么多的包装纸?又是怎么把这它们数清的?请你们拿出课前发的绘本资料,带着这些问题再次仔细看一看!
【设计意图】帮助孩子回忆绘本内容,梳理绘本的关键问题和知识脉络。通过提出问题“10张和10000张差得有多远”培养孩子的数感和估算能力,进一步感知10000到底有多大。然后让学生意识到集齐10000张的任务非常难,激发出学生勇于追求梦想、坚持不懈的品质。
二、精读绘本,学习新知。
1、学生细读绘本
师:故事读到最后,吉姆是什么表情?为什么?都有谁帮助了吉姆?
2、汇报交流10个10个地数
师:吉姆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他的包装纸越来越多了,吉姆怎么数清楚的?
3、一百一百地数
师:十个一摞真是挺好,就这样一直数下去行吗?怎么办呢?师:10摞放1个购物袋,那么1个购物袋有多少张包装纸?怎么知道的?
【设计意图】梳理两个关键问题:“他是去哪里找到这么多的包装纸?又是怎么把这它们数清的?”第一个问题,让孩子们意识到吉姆的包装纸越来越多是因为很多人的帮助,培养学生懂得感恩的好品质。第二个问题,让孩子意识到借助曲别针、购物袋、垃圾袋这些工具可以更加直观清楚地数出包装数,建立数位和计数单位的初步概念。
4、千以内的数的初步认识
师:我们看看,这里有多少张包装纸?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吉姆用这些包装纸表示出了425,你们还有其他方法表示425吗?并试着写一写、读一读这个数!请你拿出学习纸,完成任务一。
5、千以内数的数数和末尾中间有0的数的读写
(1)从425数起,一个一个地数到434
(2)从442数起,一十一十地数到522
(3)从522数起,一百一百地数到922
【设计意图】设计了两个学生活动:画出其他方式表示425和数数,第一个活动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数的组成的认识,将之前学过的旧知和今后要学习的新知联系起来,通过学生喜爱的画画的方式积累对于数的组成认识的经验,便于构建数的组成认识模型。第二个活动让孩子在数数过程中突破千以内数的数数和读写的难点,也就是拐弯数和中间末尾有0数的读写。
6、满十进一,10个一百是一千
师:屏幕上有多少张包装纸?吉姆的好朋友这个时候又给了他一张,现在有一共有多少张?这是怎么来的?
3、计数单位
师:看来吉姆确实想了很多的好办法,找来了很多很多的包装纸,并且把它们数得非常清楚!看起来是这些曲别针、包装袋、垃圾袋帮助了他,实际上是是什么在帮他?
生:个十百千。
师:说的真好,这些工具实际上就是个、十、百、千这些计数单位帮助我们把数数得更清楚!
【设计意图】让孩子经历满十进一的过程,帮助孩子突破999加1等于1000的难点。并且将曲别针、包装袋、垃圾袋和数学中的计数单位联系起来,让孩子们在本节课中积累的数数经验和数学知识相互交融,构建出千以内数认识的清晰框架。
三、小结提升:
师:同学们,课上到这儿,你们喜欢这个绘本吗?都有什么收获呢?是啊,今天我们在绘本中通过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这些活动认识了很多千以内的数,下节课我们再通过这些方法来认识比千更大的数吧!
二、案例分析
孩子们非常喜欢绘本,喜欢阅读,怎样将绘本和我们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怎样上好一节绘本课?我边思考边实践,现初步谈谈本节课我的一些想法。
一、阅读材料的使用
在课堂中设计了让孩子独立阅读的环节。课前其实已经读过绘本,那么为什么我们在课堂上还要再读一遍呢?课前的读其实是一种泛读,孩子的注意力可能被故事中丰富的情节和有趣的内容所吸引,这对于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学习兴趣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回归到课堂,对于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点过于散乱。所以笔者在课堂上帮助孩子梳理一下大概的故事内容,然后让孩子带着两个串联起整本故事和数学知识的关键问题去细读绘本。这样做首先,让孩子的阅读更有方向更明确。然后,让孩子的阅读体验更加完整。并且,能及时加强对于孩子的阅读指导。
二、教学内容的取舍
这本绘本的内容是万以内的数的认识,对应的教材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二年级孩子已经学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一单元时,第一课时是千以内数的认识。如果要将整本绘本学完,对于学生来说教学内容太多,很多知识点会流于表面,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夯实或探究。所以对于此绘本教学内容的取舍,笔者认为只需要教学到千以内数的认识,后面的知识可以留到下一节课继续探究。我们不是为了教绘本而教绘本,不需要被绘本所束缚,而应该将绘本与我们的教学内容有机的相结合,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灵活的处理和调整。
三、教学重点的设计
此绘本教学的好处在于对于大数的认识孩子们缺乏生活的实际经验,但是借助绘本的故事情境,给了孩子们很合理的体验。随着绘本的阅读,孩子们经历了数包装纸的过程,借助曲别针、购物袋、垃圾袋这些工具将数数得更清楚,让孩子们对数的组成有了比较清晰的概念。但是绘本故事毕竟又局限于情境中,只涉及到了包装纸,所以笔者设计了拓展的学习任务——让孩子们用其他的方式去表示425。课堂中,有的孩子用我们之前学过的小棒表示,有的孩子想到了用其他方式表示几百、几十、几,还有的孩子想到了我们之前学过的计数器,也有孩子用几百加几十加几这样的算式来表示。通过这样的活动,丰富了孩子们对于425这个数的组成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更好的数感。
四、教学难点的突破
教材中千以内数的认识,数数的难点在于拐弯数,比如429的后面一个数是几?读数写数的难点在于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数的读写。那么绘本中基本上没有涉及到,所以为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的落实和教学难点的突破,特意增加了数数的环节。让孩子们在计数器上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一百一百地数,既增加了多种数数的形式,积累了更加丰富的数数经验,也能让孩子们在数数的过程当中自然而然地突破重难点。
本节绘本课的教学还有很多需要细化和提升的地方,希望本案例能给大家的带来思考和帮助,让我们继续在绘本教学中共同成长。
《宇宙小子》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2、使学生在认数过程中,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进一步感受十进位值制思想,感受数学的简洁。
3、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理解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意义,并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让学生在阅读中经历从头到尾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引领学生感受追求梦想、坚持不懈、懂得感恩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理解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意义,并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难点
十进位值制思想,满十进一。
教学准备
课件、教具、《宇宙小子》绘本阅读资料、学生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绘本,激发兴趣。
1、直入主题:前几天你们读过绘本《宇宙小子》,喜欢吗?还记得它是讲了个什么故事吗?宇宙小子能量棒举办了什么活动呢?
2、提出问题:10张和10000张差得有多远呢?这么多包装纸太难收集了,还是算了,不参加了。你们是这样想的吗?
师: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你们真是坚持不懈的好孩子!他是去哪里找到这么多的包装纸?又是怎么把这它们数清的?请你们拿出课前发的绘本资料,带着这些问题再次仔细看一看!
【设计意图】帮助孩子回忆绘本内容,梳理绘本的关键问题和知识脉络。通过提出问题“10张和10000张差得有多远”培养孩子的数感和估算能力,进一步感知10000到底有多大。然后让学生意识到集齐10000张的任务非常难,激发出学生勇于追求梦想、坚持不懈的品质。
二、精读绘本,学习新知。
1、学生细读绘本
师:故事读到最后,吉姆是什么表情?为什么?都有谁帮助了吉姆?
2、汇报交流10个10个地数
师:吉姆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他的包装纸越来越多了,吉姆怎么数清楚的?
3、一百一百地数
师:十个一摞真是挺好,就这样一直数下去行吗?怎么办呢?师:10摞放1个购物袋,那么1个购物袋有多少张包装纸?怎么知道的?
【设计意图】梳理两个关键问题:“他是去哪里找到这么多的包装纸?又是怎么把这它们数清的?”第一个问题,让孩子们意识到吉姆的包装纸越来越多是因为很多人的帮助,培养学生懂得感恩的好品质。第二个问题,让孩子意识到借助曲别针、购物袋、垃圾袋这些工具可以更加直观清楚地数出包装数,建立数位和计数单位的初步概念。
4、千以内的数的初步认识
师:我们看看,这里有多少张包装纸?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吉姆用这些包装纸表示出了425,你们还有其他方法表示425吗?并试着写一写、读一读这个数!请你拿出学习纸,完成任务一。
5、千以内数的数数和末尾中间有0的数的读写
(1)从425数起,一个一个地数到434
(2)从442数起,一十一十地数到522
(3)从522数起,一百一百地数到922
【设计意图】设计了两个学生活动:画出其他方式表示425和数数,第一个活动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数的组成的认识,将之前学过的旧知和今后要学习的新知联系起来,通过学生喜爱的画画的方式积累对于数的组成认识的经验,便于构建数的组成认识模型。第二个活动让孩子在数数过程中突破千以内数的数数和读写的难点,也就是拐弯数和中间末尾有0数的读写。
6、满十进一,10个一百是一千
师:屏幕上有多少张包装纸?吉姆的好朋友这个时候又给了他一张,现在有一共有多少张?这是怎么来的?
3、计数单位
师:看来吉姆确实想了很多的好办法,找来了很多很多的包装纸,并且把它们数得非常清楚!看起来是这些曲别针、包装袋、垃圾袋帮助了他,实际上是是什么在帮他?
生:个十百千。
师:说的真好,这些工具实际上就是个、十、百、千这些计数单位帮助我们把数数得更清楚!
【设计意图】让孩子经历满十进一的过程,帮助孩子突破999加1等于1000的难点。并且将曲别针、包装袋、垃圾袋和数学中的计数单位联系起来,让孩子们在本节课中积累的数数经验和数学知识相互交融,构建出千以内数认识的清晰框架。
三、小结提升:
师:同学们,课上到这儿,你们喜欢这个绘本吗?都有什么收获呢?是啊,今天我们在绘本中通过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这些活动认识了很多千以内的数,下节课我们再通过这些方法来认识比千更大的数吧!
二、案例分析
孩子们非常喜欢绘本,喜欢阅读,怎样将绘本和我们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怎样上好一节绘本课?我边思考边实践,现初步谈谈本节课我的一些想法。
一、阅读材料的使用
在课堂中设计了让孩子独立阅读的环节。课前其实已经读过绘本,那么为什么我们在课堂上还要再读一遍呢?课前的读其实是一种泛读,孩子的注意力可能被故事中丰富的情节和有趣的内容所吸引,这对于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学习兴趣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回归到课堂,对于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点过于散乱。所以笔者在课堂上帮助孩子梳理一下大概的故事内容,然后让孩子带着两个串联起整本故事和数学知识的关键问题去细读绘本。这样做首先,让孩子的阅读更有方向更明确。然后,让孩子的阅读体验更加完整。并且,能及时加强对于孩子的阅读指导。
二、教学内容的取舍
这本绘本的内容是万以内的数的认识,对应的教材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二年级孩子已经学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一单元时,第一课时是千以内数的认识。如果要将整本绘本学完,对于学生来说教学内容太多,很多知识点会流于表面,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夯实或探究。所以对于此绘本教学内容的取舍,笔者认为只需要教学到千以内数的认识,后面的知识可以留到下一节课继续探究。我们不是为了教绘本而教绘本,不需要被绘本所束缚,而应该将绘本与我们的教学内容有机的相结合,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灵活的处理和调整。
三、教学重点的设计
此绘本教学的好处在于对于大数的认识孩子们缺乏生活的实际经验,但是借助绘本的故事情境,给了孩子们很合理的体验。随着绘本的阅读,孩子们经历了数包装纸的过程,借助曲别针、购物袋、垃圾袋这些工具将数数得更清楚,让孩子们对数的组成有了比较清晰的概念。但是绘本故事毕竟又局限于情境中,只涉及到了包装纸,所以笔者设计了拓展的学习任务——让孩子们用其他的方式去表示425。课堂中,有的孩子用我们之前学过的小棒表示,有的孩子想到了用其他方式表示几百、几十、几,还有的孩子想到了我们之前学过的计数器,也有孩子用几百加几十加几这样的算式来表示。通过这样的活动,丰富了孩子们对于425这个数的组成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更好的数感。
四、教学难点的突破
教材中千以内数的认识,数数的难点在于拐弯数,比如429的后面一个数是几?读数写数的难点在于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数的读写。那么绘本中基本上没有涉及到,所以为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的落实和教学难点的突破,特意增加了数数的环节。让孩子们在计数器上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一百一百地数,既增加了多种数数的形式,积累了更加丰富的数数经验,也能让孩子们在数数的过程当中自然而然地突破重难点。
本节绘本课的教学还有很多需要细化和提升的地方,希望本案例能给大家的带来思考和帮助,让我们继续在绘本教学中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