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甘南之恋——郎木寺的情思

(2010-11-12 09:51:05)
标签:

郎木寺

甘南

白龙江

甘肃

旅游

图片

甘南之恋

分类: 2010

甘南之恋——郎木寺的情思

甘南之恋——郎木寺的情思

甘南之恋——郎木寺的情思

因为个性的区别和眼光的相异,爱上一个人不易,爱上一个地方同样不易。如果能在旅行的途中停下匆匆的脚步,去聆听一地的心跳,感受一地的呼吸,并在带着深深的眷恋离去之时,发誓会再来。那么这个地方就一定有一种特别的东西在吸引着你。而这让我留下一缕情思的地方就是甘南的郎木寺。

因为喜欢宁静和神奇的感觉,我在郎木寺小镇住了3日。甘南之恋——郎木寺的情思
    喜欢每日清晨,踏着略带湿气的石板小路去聆听水车间发出的声响。
甘南之恋——郎木寺的情思
    喜欢站在小桥上,远眺那轻雾笼罩的小镇群山,看早起的人们走出房门点起炊烟。

甘南之恋——郎木寺的情思

甘南之恋——郎木寺的情思

喜欢在郎木寺脚下看那烟雾缭绕中的佛塔。

甘南之恋——郎木寺的情思

喜欢在郎木寺的院门前,看如在仙宫的白塔和红墙间飘起的烟火,听风中带来的诵经声,闭上双眼,你可以感受到转经人的脚步和心跳。

然而休闲的享受并不是我在郎木寺的全部,对那条将小镇一分为二的白龙江水,我也充满了好奇的欲望。

因为昨日在川郎木寺后山略带遗憾的那块羊奶子,因为内心那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倔强,刚刚享受完清晨朝露芬芳的我又出发了。沿着那条似乎已然熟悉但其实已然陌生的白龙江水,走向了甘肃境内的崇山峻岭。

甘南之恋——郎木寺的情思

也许是因为,此处山间多雨而湿气很大。即使是天已如此蔚蓝清澈,山坡的绿地上已开始被描绘上美丽的光影,路边的山峰却依旧被雾气萦绕。

其实很喜欢这层淡淡的雾气,它让一切原本清晰可见的景致增添了一份欲说还休的羞涩。虽然没有练过丹青之艺,但因为家中有绘画爱好者,我也曾看过几幅画作。也许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一向心直口快的我在绘画上更爱那若有若无、意境深远的水墨山水画,而不喜写实为主油画肖像。眼前山间的那片云雾,就极像是国画大师手中那浓墨群峰之间留下的一丝空白,一切的意境和想象全在这不需要着色的一笔中蕴含。也许我们都能猜出那抹白色的轻纱背后是什么,但又有谁能肯定不会有奇迹发生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物者的无边法力难道不会为我们带来惊喜吗?就如同看到一位面带纱巾的女子,谁都会想象那薄纱背后的容颜,谁都会想去掀开了让人心痒的面纱,但又没人会去做,因为正是这份“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丽才更让人想入非非、魂牵梦绕。

甘南之恋——郎木寺的情思

真喜欢这份极具韵味的美感,它们的洁白并非无瑕,甚至青草间独行的白马也比它们更为耀眼。但洁白的它们出现得是那么的恰到好处,你看,连天空为之更加纯净,这份清晨时分所拥有的纯净安静得让人担心自己的脚步会将其打碎。

甘南之恋——郎木寺的情思

伴随着这股诱人神往的青烟飘过,一座座山峰已隐约可见。很惊讶于此地山峰的色彩,这样清白的颜色在我所见到的山峰中并不多见。我很喜欢这样明快亮丽的色彩,不同于浓妆艳抹的过饱和色调,这样的清新让看到的人都忍不住深深地吸上一口山间的空气。也许是长期在云雾中浸染才有了这种洁净如新的感觉,亦或是这山体本就是雪白的花岗岩结构,但我似乎更愿意去认为这是郎木寺终年不散香火在佛主面前换来一抹亮色。

甘南之恋——郎木寺的情思

甚至我都要羡慕那株立于山头的小树,羡慕它可每日感受郎木寺的香火,羡慕它可每日沐浴山间的晨雾,羡慕它可成为这美丽风景中的一部分。

甘南之恋——郎木寺的情思

云雾慢慢散去,阳光开始铺洒于这片美丽的大地。一望无际的草原已在脚下缓缓铺开,真希望这块与我共沐阳光的绿毯是自家的私财,这样能随时感受它的柔软和温暖。但这并不可能,因为我并不是个自私之人,而喜欢这片绿地的当然不只我一人,当然不只是只有人。不信,你看这快乐的一家三口。

甘南之恋——郎木寺的情思

喜欢眼前的这匹尚未佩鞍的马驹,喜欢它撕咬母亲马鞍时的亲昵撒娇,喜欢它卧于草地时撒娇。

甘南之恋——郎木寺的情思

这三匹立于山前青草地上的马儿属于一对来此遛马的兄弟。兄弟俩一个16、一个13,目前都在县城上中学,虽已有电脑手机等现代科技,但假期回家的他们还是更愿意与从小一起长大的马儿在一起。

马,这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动物,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已是有一定距离了。汽车的出现让如今的人们放弃了跃马驰骋的快感而选择了那能遮风避雨的钢铁机器,曾经名副其实的马路如今只是约定俗成的称谓而已。甚至在家乡桂林,那老人口中引以为傲的马肉米粉也变成了猪肉锅烧的桂林米粉。不只是在内地,如今塞外草原上的牧民也更多地选择更为快速的摩托车作为放牧、出行时的坐骑。马匹似乎只是牧区孩童的玩伴和招揽游客的资源了。

虽然我只是这两年的旅游过程中接触过马儿,只会简单骑行的我还只是个新手,但我对它的向往由来已久。从小学时第一次看《三国演义》的连环画,我就时常幻想自己纵马疆场的时刻,不知在多少次的梦中,我曾与赵子龙共闯曹阵于长坂坡前,与吕温侯约战于虎牢关下,与张翼德在葭萌关前挑灯夜战……在那一幕幕儿时的幻想中,一匹风驰电掣的战马是不可缺少的要素。因为如此,我才会着魔般地在昭陵六骏前站立半日,我才会专程前往“古凉州”武威去看那铜奔马的英姿。

长大后,我依然喜欢马,因为它们的灵性和友善。见过无数动物的互残内斗,但从为见过马匹间的内战。它们的哀嚎只会献给受伤的同伴,它们的嘶鸣只会为了亲人的归来。

甘南之恋——郎木寺的情思

胡思乱想间,眼前的马儿已然远去。远处传来的马蹄声,属于缓缓而来的牧人,一大群白云般的羊儿在他的注视下正慢慢地步入山谷,去寻找那鲜美的水草。我也突然想起自己也有着需要寻找的目标。

甘南之恋——郎木寺的情思

踏着满地的青草和鲜花,我开始步向远处的山峰,因为那风儿带来的潺潺水声就来自那里,也因为那里的天空更加的纯净和美丽。

甘南之恋——郎木寺的情思

回首间,山巅的小树已脱离了云雾的缭绕,在蔚蓝的幕布前显得更为挺立。不时飘过的云朵则是为了凸显它的青翠。

甘南之恋——郎木寺的情思

山下流淌的白龙江水已变为一条闪着亮光的小溪,在山间蜿蜒盘旋。远远望去,真如一条落入人间的银光白龙。真是慨叹这美丽银龙在舟曲县城的惊世一跃换来的却是生灵的消亡,因为眼前的它是那么的温顺,它所浇灌的芳草是那么清美。

甘南之恋——郎木寺的情思

一阵洒下的柔光是慈爱的母亲为自己的女儿披上的一层美丽的轻纱,让清新美丽的青草仙子在阳光的沐浴中更多了一分淡淡的朦胧之美。不止是草儿,那点缀其间的花儿也是如此的淡雅,淡蓝的小花似乎已经摆出某个图案,也许这是自然留下的神奇勾勒,但我更愿意相信它是一位阳光下熟睡的少女不经意间摆出的诱人身姿。

甘南之恋——郎木寺的情思

随着山势的逐渐升高,身边的白龙江已变为了绿草间若有若无的一丝清流。从山间清晰的河床可以想见丰水期时白龙江之源的水量。也许那是在冰雪初融之时,也许是在暴雨侵袭之后。斗转星移间,天空已是蓝幕一块,山坡又是绿草茵茵。岁月可以带走一些东西,可以改变一些东西,却总有一些东西是不曾改变的,比如美丽,又比如“根”。

那生我养我的地方是根,厚厚的家谱是根,刻满祖先姓名的墓碑是根,那山石间涌出的第一股清流也是根啊,是大河的根,是河岸一切生灵的根。

甘南之恋——郎木寺的情思

这就是白龙江之源了,清澈的泉水从石缝涌出,在苔藓和山石的交汇间沐浴到了第一股的阳光,强烈的闪亮掩盖了周围一切事物的色彩。突然觉得大自然很有趣,看透了世间一切生灵的它总喜欢把最美的光芒给予那刚刚诞生的美丽。

甘南之恋——郎木寺的情思

真希望这灌木间闪亮的银龙能将那份充满了光鲜的活力带给它将要流经的一切土地。

甘南之恋——郎木寺的情思

离开时,天空还是一片蔚蓝。回望的目光中,山峰依然挺立,青草依然翠绿,只是美丽的草坪间留下了一条淡淡的足迹。也许风儿会马上将它吹散,也许草儿会立刻将它掩盖,也许明日路经此地的人们又会重新踏出一条小路,但那是属于他们的。而属于我的,是它,是这条见证过我来此,并被我永远定格的淡淡足迹。

甘南之恋——郎木寺的情思

甘南之恋——郎木寺的情思

回到小镇,已是黄昏,坐在农家的小院中,欣赏红石崖上的炫目红艳,与山间的经幡一起去迎接夺目的余晖和如血的残阳。

甘南之恋——郎木寺的情思

夜幕降临,恰是一年一度的火把节,与当地的彝族朋友一起点燃火把,在满眼的星空下看松木慢慢化为灰烬。一声告别之后,选一处酒吧小坐,与三五个素不相识的游人小酌闲聊,任凭四周的灯火全熄,任凭墙上古老的时钟走入新一日的第几个时辰。

时光就这样飞逝,但我的心并没有随之一起飞走,反而更加爱上的这个甘南小镇。

一位在郎木寺相识的法国朋友告诉我,他来中国一个月的时间中有三个星期是在郎木寺度过的。每天,他都会流连于郎木寺附近的群山中,在阵阵的佛音中去寻找那最纯的美景;漫步在不大的小镇上,在缕缕的佛烟中去感受那纯朴的民俗。这里太美了,他爱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一人一物。下次来中国,他还要来郎木寺,他要踏遍这里的每一座山峰,看遍这里的每一处美景,走遍这里的每一条小街。

我告诉他,我也会再来,因为我同样爱这里的一切。

是啊,这就是郎木寺,一处来过就不想离开的地方。为它的宗教气息,更因为这里的每一人每一物都是那么的迷人。

 

 



甘南之恋——郎木寺的情思

万物生

歌手:萨顶顶

唱片:雷鬼

  • 琴伤
  • 万物生
  • 神香(中文)
  • 飞鸟和花(中文)
  • 拉古拉古自语
  • 陀罗尼(梵文)
  • 锡林河边的老人自语
  • 神香(藏文)
  • 万物生(梵文)
  • 妈妈天那(藏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