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甘肃郎木寺白龙江甘南虎穴仙女舟曲旅游图片经幡 |
分类: 2010 |
白龙江,一条在甘南与川西北的广袤草原上静静流淌了数千年而依然默默无闻的河流,多少年来它如同千百条与它一样无名的河流一道将自己的血液注入嘉陵江,最终汇成万里长江,而它的名字也与那一股股注入的清流一同化为无名;一条在2010年的夏天,因为一场吞噬了上百人生命而被国人牢记的河流。
从无名到有名,往往就是那么的偶然。数千年来,这里不知经历过多少个雨夜,也许当那一日夜幕降临,白龙江与舟曲的居民并没有觉得这一夜的雨与过去的有什么不同。但当阳光再次照耀这片原本寂静的大地时,一切都变了,特大的泥石流造成了一座被淹没的城市和一个硕大的堰塞湖。
白龙江,这条发源于郎木寺的蜿蜒小溪,终于露出了如它名字一般的峥嵘,也许这是让人痛得滴血的铭记,但许多中国人终于知道了这条隐蔽于群山万壑之间,深藏于各族村落之内的河流。
其实世间万物往往皆是如此,人无例外。努力了一辈子但没有得到想象中的鲜花和掌声,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遇而一朝成名天下知,荣誉和名声滚滚而来。所谓的明星与常人区别也许就在于此,命运的造化让一些无异于常人的人如白雪公主般光鲜亮丽或是如黑衣女巫般邪恶恐怖。其实无需歇斯底里般地崇拜或咒骂,已获认可的一技之长值得欣赏,已证其错的一足之失应被惩罚,但抛开这一切外部的表象,走入他的本质和内心,那最初唱响的音符也许更值得我们去聆听。就像白龙江,请大家和我在郎木寺的群山峡谷间去寻找那最初的源泉。
如同佛烟笼罩的郎木寺被刚刚起源的白龙小溪分为甘川两寺一般,一条虚无的省界也将隐于崇山峻岭间的白龙江之源分属了甘川两省。
四川这边的白龙江之源就在川郎木寺(格尔底寺)身后的山峦中,山前的草地则是僧人们午后休息小憩的最佳去处。
夏日炙热的阳光烘烤着一切生命,强烈的紫外线让人们身心俱疲。结束了一日功课的喇嘛们也三五成群地在绿地上放松着自己,一切都是那么的轻松惬意。离开了朗朗的诵经,大家畅所欲言着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脱离了森严的戒律,僧人们可以肆无忌惮地或趟或卧。
也许是看出了我对骄阳的厌倦,潺潺的流水将我带入了阴凉的峡谷。这条不大的溪流就是白龙江,平静的流水和微微的水波让人很难联想到那条吞噬生命的猛兽,甚至与“白龙”这颇有气势的名字都较为不符。溪边的洞穴就是那为郎木寺冠名的“达仓”虎穴,洞前挂满哈达的虎像是当地人为纪念神灵而建。但给我印象更深的则是这位白龙江畔的美丽母亲。
黑色衣着下伸出的玉手是送给她正在涉水过溪的儿子,但胸前的念珠和身后燃起的香烟说明这是一位内心与外表同样美丽的女子,相信这充满关切的眼神和满是爱意的双手也是献给那些经历过白龙江苦难的舟曲同胞。
山谷间,一株直立的枯木顶天立地。也许它的枯枝上再也长不出翠绿的嫩芽,但那满布其上的经幡哈达仍让我感到一丝敬畏,也让我坚信着承载着祝福的顽强不会倒下。
两山间连起的经幡在空中飘扬,苍翠间划出的线条将蓝色的帷幕分成了大小不均的舞台,任凭鸟儿在其间自由翱翔。
将画面上其他的物体全部欠曝,只留下那闪耀山巅的火热红球。那强烈的阳光将四周的一切都压成了灰暗的线条,只留下那阳光透过的五彩风马。感觉真的很美,一种宗教气氛中的神秘就在这若明若暗间显露了出来。也许以前曾有过许多绝美的风景照,但那多是如实记录已入眼帘的美景而已,而看到这自己想象构思出的景致则有一种完全不同的心情,也许这是一种与导演相似的快乐吧。
溪流之中的大石上,一位身披僧袍的喇嘛在翘首以望。可别以为这是在守望哪位高僧或是佛友,他不过是在为身后那正在沐浴更衣的师兄弟放风而已。别惊讶于这些平日满口佛经的喇嘛们的不雅之举,对于这些从小在崇山峻岭间的郎木寺小镇长大的孩子来说,浴室只是电视上从有的东西,就连澡盆估计也只是德高年老的师傅们方才得用的稀罕物,他们清除身上污垢的唯一方式就是这养育他们长大的白龙江水。我曾见过一群孩子在镇边的溪水间嬉戏,那快乐的欢笑让我想起了中学住校时,与同学们在光天化日之下趴在水龙头下洗澡、打水仗的快乐。
逝去的回忆虽是甜蜜,但现实的情况却是我还要小心翼翼地重复着“跳格子”的游戏,因为这山崖边的石块是我渡过溪流的唯一道路,不然就只有在清凉洁净的白龙江中体验溯溪了。
过溪之后,回首再看那位浴室守护者,我还是不禁莞尔。
前方的道路似乎已无法称之为道路,这不过是羊儿们在山石和草丛中啃出的小径。
但我步伐却不会因为那膈脚的石块和刺人的荆棘而停止,因为那壮丽的山石,因为那奇妙的洞穴,因为山坡上那直射内心的一束阳光,也因为那与羊群近距离的亲密接触。
其实见过的羊儿已不算少,与羊儿亲密接触的机会也曾有过,甚至在满是骚味的羊圈中过夜的经历也已被我深深地记入了人生的画册之中。但我似乎仍很迷恋羊儿那白色的绒毛和扬起的双角。
有过给山区羊群拍照经历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这些动作笨拙的善良动物非常怕生和害羞。人们举起的相机和响起的脚步都会让它们尽力地向远处逃跑。因此,即使你动作再快,快门按下后,记入画面的多是那恐慌的眼神和转身离去的背影。
然而白龙江溪边的羊儿却表现得落落大方,也许是因为郎木寺终年不散的佛烟,也许是因为“达仓”虎穴那奇幻的传说,与我擦肩而过的羊儿们丝毫没有害羞的恐惧,眼神中流露的只是对我这陌生人的好奇。
而我更好奇它们的主人,因为平日中心直口快的我非常喜欢落落大方的性格。因此,我颇有兴趣随着羊儿下山的脚步去与它们的主人一起喝上一杯暖暖的奶茶。
不多时,这群山谷中飘动的白云就将我领到了一片开阔的绿地。刚才还清晰可见的白龙江水已化成了山间若有若无的轻轻水声,只留下这美丽的草坪供牧人们居住。
白龙江水竟然就这样消失了,消失在高大的群山之中,消失在如茵的绿草之间,消失在了强烈的阳光里。
炙热的强光似乎要将几座支起的帐篷化为蒸汽。烟囱中飘出的白烟在空中与阳光相互,激荡起浓重的雾气和强烈的幻影,并在画面上留下了彩色的圆环。
是炊烟?难道好客的主人早已未卜先知地为我备好了迎宾的奶茶?味觉神经已被调动的我迫不及待地掀起那垂下的门帘。
果然是满屋的奶香,这不是源于那热气腾腾的奶茶,而是来自那中年妇女身前的一桶桶刚刚析出的鲜奶和一块块刚刚凝结的奶酪。红色勺中倒出的是直接从羊儿身上挤出的奶汁,经过过滤和搅拌,就被分离成了饮用的鲜奶和食用的奶酪。只是这纯天然食品的原汁原味并不是所有人,甚至是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
几句互不理解的问答和几句都能听懂的问候,似乎是我们之间交流的全部。不,还有微笑,发自内心的微笑,那是人世间永不会误解的交流,是最真诚的言语。也许这位藏族妇女称不上貌美,但那饱经沧桑的脸庞仍为我绽放出了美丽的花儿,笑容磨平了脸上的皱纹,笑容露出了雪白的门牙。
炉上的水烧开了,茶碗已然摆上,一块块气味浓重的干奶子也已乘入盘中。我因为同样善意的微笑而获得了邀请。只可惜黄昏已近,我只能将主人的热情和微笑化为一小块奶酪带走。
走出帐篷,发现回圈的羊儿已经布满了山坡,快要将这片不大草坪尽数占据。
它们如白云般的身姿,在山谷与绿地间飘动,摆出各种图案,让我错以为那领行的头羊是一位艺术家转世。
仰望群山,方才发现山间的一块巨石酷似一位俯视天下的雄鹰。也许它是当年那条白色巨龙的贴身护卫,在巨龙化为滔滔江水之后,它也化身成石,千百年来一直守卫着这条让人又爱又恨的江水。
又也许它是当年巨龙的一生宿敌,在道法精进之后来此挑战,不想一生之敌竟已化为潺潺流水不复存在,大笑之后也得悟成仙化为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