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离别云台,恋恋不舍——晚春初夏中原行10: 云台山

(2009-05-25 00:28:25)
标签:

自助游

原创

游记

云台山

河南

郑州

猕猴谷

万善寺

泉瀑峡

小寨沟

旅游

分类: 河南

离别云台,恋恋不舍——晚春初夏中原行10: <wbr>云台山

 

在云台山的两天时间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美丽,什么是清澈,什么是飘渺,在这绝美地方的最后一篇游记充满的不舍和留恋。

 

4月24日     云台山   

离开小寨沟后,原打算去拥有华夏第一高瀑——云台天瀑的泉瀑峡看看,但听说由于今年河南大旱,现在瀑布没有水,根本就没有游人前往,景区内的电瓶车也停开了,就只好作罢。

离别云台,恋恋不舍——晚春初夏中原行10: <wbr>云台山

这就是波光粼粼

离别云台,恋恋不舍——晚春初夏中原行10: <wbr>云台山

很喜欢这张照片:水里的太阳与两旁的绿树让小溪变得如此的美丽和迷人

 

回到小寨沟广场时,正好遇到在叠彩瀑水面上进行的太极拳表演。说到太极拳,绝大部分的中国人都会认为这是武当派张三丰所创立的一个拳种,其实大家都是被金庸先生的小说所误导了。太极拳为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庭所创,温县与云台山同属焦作,所以云台山景区才会在此专门安排太极拳的表演。沿水而行,欣赏着太极拳表演会感到无比的惬意,在身心得到彻底放松的同时,会直观地感受到中华武术文化的深厚与多姿多彩。(别想到赵本山的打麻将就行了)

离别云台,恋恋不舍——晚春初夏中原行10: <wbr>云台山

原想用慢速快门照出武术表演者那挥动的双手,无奈太极拳的动作实在太慢了

 

猕猴谷就在小寨沟广场边上,这里虽然与红石峡、小寨沟同为云台山的八大景区之一,但根本不值一去。山上根本就看不到野生的猴子,所谓的猕猴表演也没有什么观赏价值。

离别云台,恋恋不舍——晚春初夏中原行10: <wbr>云台山

离别云台,恋恋不舍——晚春初夏中原行10: <wbr>云台山

从小寨沟广场坐车回到岸上服务区,见时间尚早就去仅剩的一个景区——万善寺看了看。说来惭愧,我一点没有看出这个寺庙与其他的佛教寺庙有什么区别,而且从建筑上面看还是最近刚刚维修过的。对这样的寺庙毫无兴趣,甚至寺庙前的花草树木更能吸引我的注意力,以至于只留下了这一张照片就回去了。

离别云台,恋恋不舍——晚春初夏中原行10: <wbr>云台山

早知道猕猴谷和万善寺如此无聊,我还不如就去泉瀑峡了。即使没有水,看看山石花草树木也好啊。可惜的就是云台山的百家岩景区现在没有开放,这里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隐居之地,其间风景一定不错,加上还有嵇康淬剑池、刘伶醒酒台、汉献帝避暑台等人文历史景观,相信会是一个不错的景点。不过等这里和青龙峡景区都划入云台山,并对游人开放之后,门票的价格也会水涨船高的。

回到服务区,随便吃了点东西就马上要离开云台山这美丽的地方了。

两天的云台山之旅给了我很深的感受,除了难以形容的美之外,还有以下“八痕”:

1、裂痕。“裂痕”为云台山地质构造的主体,它是由其所处的地质部位决定的。处于太行山南端近南北向裂谷带与近东西向构造转换带的交汇处,受其作用,云台山地区拔地而起,又进一步伸展张裂形成相间排列的峡谷,峡谷间孤峰突兀,绝壁对峙,长脊、长墙、长崖处处,构成独特的云台断裂地貌景观,成为地质工作者珍贵的研究资源。正是造山运动引起岩层断裂、崩塌等物理作用为主形成的地质构造,成就了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美名。

2、矿痕。站在子房湖大坝南望,100多米深处有一条小巧玲珑、蜿蜒曲折的“小巷”,“小巷”中有天然而成的桥梁、流水、瀑布。再细看,这“小巷”两旁的山是紫红色的,“红石峡”的美名由此而得。原来这里是石英砂岩,其红色来源于岩石中的铁元素。在云台山一带,铁矿丰富,不仅可以开采利用,还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3、史痕。走进云台山红石峡谷,人们常常被崖壁上排列整齐的岩层吸引,一片片、一层层,排列有序,如同一页页可以翻看的地质史书,记录了从元古代、古生代到新生代地壳演化的历史,成为人们见证地质历史的活的教材。

4、岩痕。云台山地区红色砂岩分布广泛,其固结程度较强,地层产状平缓,富垂直节理,透水性良好。砂岩中有交错节理,在河流等外力侵蚀作用下,塑造成“奇峰”、“赤壁”、“长崖”等,为我国北方地区少有的丹霞地貌景观。

5、遗痕。漫步景区,细心的人在地面红圈标志处及云台山地质博物馆可查到古生物遗体或遗迹。有的古生物遗体纵分为中轴和左、右肋叶三部分,史料记载这是生活在距今6—5亿年前、游弋于地球浅海海底的节肢动物“三叶虫”;有的具有旋卷的外壳、似菊花的花瓣,谓之“菊石动物”,这是生活在距今2.25亿年—7000万年前在海水中生活的无脊椎软体头足类动物。正是岩层中保存的这些化石,向人们诉说着云台山由海洋演变为陆地的过程。这里陈列着20多亿年由海变陆的历史,几乎是地球历史的二分之一。

6、波痕。在红石峡入口处以及云台天瀑脚下,有一种奇特的“波痕石”,石上有明显的整齐起伏的纹路。在地质历史上,当这里还是海底时,海水中含有的丰富的碳酸盐成分随潮涨潮落沉积,记录下了潮水波动的情景。

7、蚀痕。步入小寨沟尽头,从谷底向上看,谷顶的宽度小于谷底部,给人一种很强的压抑感。这是云台山最有特色的地貌类型——瓮谷。究其成因,瀑布从上倾泻而下时刚好流经两组不同寒武纪时代的灰岩,上面是厚层状的灰岩,质地相对坚实;下面是薄层状的灰岩(俗称“千层饼”灰岩),容易破碎。流水冲刷,日久天长,下层易碎的灰岩被水掏出大洞,造成上部小、下部大,峡谷像个口小肚大的坛子。

8、水痕。在云台山地区,水声轰鸣,不绝于耳,水蚀作用强烈。河流分切山体,流光异彩;泉水在岩壁上流动,撒下点点水珠;瀑布上下错落,交相辉映。云台山大瀑布,从陡峻的峡谷跃落,直泻老龙潭内,拍石打浪,银花四溅。每逢雨季,云台地区水势汹涌,其势骇人;枯水季节,潺潺流水,冲刷痕迹醒目,记录着水动力的功绩。

云台地区地质痕迹处处,记录下了完整的地壳演化史。究其形成过程和原因,可以概括为:地质内力作用将这里地壳抬升,提供了地表形态的“粗毛坯”;而以水为主动力的外力把这件“粗毛坯”雕塑得如此多姿多彩;内、外力的完美结合,打造了这块神奇的“自然山水精品”。

最后说一下在岸上服务区的餐饮。无论是巷子深处的小店,还是街边门面装修一新的餐馆,这里的饭菜味道都不怎么样,相比之下还是巷子深处小店的价格要便宜一些,还可以和他们说要小份,这样能得到半价,其实小份的量远远不止正常份量的一半。唯一值得推荐的就是这里的炸油条和烧饼的味道都很好吃,特别是在一个玉器加工店附近的一个烧饼铺,我见当地人都是去那里买东西的,就去试了一次,味道的确很好。

坐交通车来到云台山大门,准备坐车去郑州的时候我傻了眼。

作为河南最具名气的自然风景点,云台山竟然没有班车直接到省会郑州,就连去地区所在地的焦作的班车也是每天只有一辆。经过向景区工作人员的询问,我得知作为不是自驾车出行的散客想坐车离开云台山的话只有包车一条路,真想不通为什么景区和当地的客运公司竟然把这么大的利润让给那些出租车。而在其他的市郊景区,不说每几分钟一班的公交车,就是班车也是每天有无数班经过,这可是当地政府的摇钱树啊,而交通的便利是进一步开放和提升旅游景点的关键,难道对那些毫无次序和价格标准的出租车所收取的管理费和提成能高于自主经营吗?难度不担心这些随意喊价随意拉客的面包车们破坏了景区的形象吗?当地政府该好好想想了。至少我在云台山的青山绿水间所获得的好心情,到此已消失了不少,在这样的交通状况不改变之前,我是不会再来这里了。

多方打听之下,才找到一个相对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先打车到中州铝厂,那里每天还有班车去郑州。因为不知道仅仅只有3公里左右的距离,被那该死的出租车敲诈了30元钱。从铝厂去郑州的车很烂很脏,而且走的时间很长,一点半上的车,四点多才看到那久违的黄河。

总算回到了郑州,晚上和同学去郑州烤鸭店美美地吃了一餐,自从四天前进入太行山中,我已经多天没有尝过肉的滋味了,郑州的物价还真是便宜,点了份两吃的烤鸭和其他的河南特色菜,4个人才吃97元。味道不错,值得向大家推荐!不过说实话,我吃不出郑州的烤鸭和北京烤鸭、甚至南宁的片皮鸭有什么大的区别,都是面饼卷着葱丝蘸酱吃,感觉就是北京烤鸭比较油腻、南宁的片皮鸭是没有肉只有皮的。

虽然又回到灯火繁华城市了,却无心留恋于那灯红酒绿的夜生活,还是早早睡觉养好精神准备明天新的旅途。

 

以下是我所写的游记中的精品,文字和图片都是完全原创,希望大家能给予点评:

晚春初夏中原行:郑州巩义安阳太行大峡谷123云台山1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