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峡碧水,幽潭飞瀑——晚春初夏中原行7: 红石峡

(2009-05-18 08:59:34)
标签:

自助游

云台山

红石峡

原创

游记

照片

温盘峪

河南

仙人桥

旅游

攻略

分类: 河南

红峡碧水,幽潭飞瀑——晚春初夏中原行7: <wbr>红石峡

 

游记本来是应该有连续性的,但是因为河南焦作云台山的红石峡实在是太美了,给我的震撼太强烈了,加上所拍摄的图片自我感觉也非常漂亮,就单独为这“自然山水精品廊”发一篇最美的风景博客,相信如此绝美的地方一定会让你也心驰神往。

 4月23日     云台山   

红石峡,又名温盘峪,是云台山景区峡谷极品的主要代表,峪深八十余米,最宽处不过丈余,峪上群山环抱,致使这又窄又深的峪内空气不能与外界的大气候很好地交流,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小气候,盛夏时,峪外酷热难挡,峪内却一片秋意,隆冬季节,峪外冰天雪地,峪内却花红草绿,苔类植物生长茂密,又是春意昂然。这里冬暖夏凉,温度适中,仿佛处在恒久的温暖中,故名“温盘峪”。

景区内秀幽雄险,集泉、瀑、溪、潭于一谷,素来享有“盆景峡谷”的美誉。峡谷南北长约一公里,宽度三至十余米,两岸峭壁山石秀丽,仿佛鬼斧神工,雕凿而成一巨大盆景,又好像名山大川浓缩后的精华,园林专家称之为“自然山水精品廊”。峭壁间时有一挂挂珠帘似的泉瀑争相倾泻,流水急湍,瀑声若雷,蓝天丽日下映出一道彩虹,观之美不可言。

峡谷中最有特色的是红色的岩壁。由于岩石中铁质矿物的氧化,经年累月,形成红色的氧化铁,崖壁被染成了红色,碧绿的潭水,映着红色的山体鲜明艳丽,于是形成了丹崖碧水的奇妙景色。假如能有幸独自一人来到此处,顺着崖廊缓缓前行,峰回路转,步移景换,雄奇伟岸之处又不乏曲折迂回、飞瀑流泉的清幽境界,这里宁静温柔,充满祥和之气,生活中的烦恼和杂乱无章的事顿时都会抛到九宵之外。

明代怀庆知府徐以贞,曾写诗夸道“何年鬼斧劈层崖,鸟翼飞来一线开。斜阳在山归意懒,不堪回首重徘徊。”

简而言之:红石峡太漂亮了!奇特的岩壁、清澈的流水、碧绿的深潭、雄伟的峡谷一定会让你不虚此行。

刚下景区交通车,向下俯瞰,就可以看到红色的峡谷在绿色植被的映衬下,犹如万绿丛中一线红,相信峡底更是内藏锦绣。

红峡碧水,幽潭飞瀑——晚春初夏中原行7: <wbr>红石峡

抬眼望去,一块写有“红石峡”的大石块映入眼帘,因为石刻前有大量的游人围着拍照,而且我觉得旅游并不是为了在景区大名前留影,趁着大多数人在拍照,我走入了景点大门。

首先在石桥上看到的是“白龙瀑”,传说白龙在此居住而得名。瀑布分三叠,上两段短而隐,下一段长且露,状若飞雪玉龙,银光闪闪。因它毗邻云台山西南大门,故又称“迎宾第一瀑”。俗话说:“有瀑必有潭”。白龙瀑下便有泉水积聚而成的白龙潭。它们一瀑一潭,一动一静,一上一下,相应成趣。

红峡碧水,幽潭飞瀑——晚春初夏中原行7: <wbr>红石峡

但云台山上的导游让游人在此止步的原因却不是这个瀑布,而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瀑布日夜奔流不息地流入白龙潭,可是潭水却不见增长,也没有外流。那么水哪里去了呢?原来在潭下有一巨大暗河,大量的水潜流而去,它的出口在修武县五里源乡的海蟾宫。这在郦道远的《水经注》上有记载:“潜流三十里复出”。海蟾宫水质优良,此处生产的松花蛋是历朝的贡品。

红峡碧水,幽潭飞瀑——晚春初夏中原行7: <wbr>红石峡

下面就要沿着石阶走到谷底,开始进入真正的梦幻之旅了。

红峡碧水,幽潭飞瀑——晚春初夏中原行7: <wbr>红石峡

山谷不是太深,却比较险,需要沿着夹在山壁上的台阶一直向下。

黑龙洞前“清溪抚弦琴声古,丹崖龙池岁月深”的诗句,完美地表现了洞内只闻水声不见水影的情景,沉闷有力的瀑布声在红色的山岩间不停地回响。

红峡碧水,幽潭飞瀑——晚春初夏中原行7: <wbr>红石峡

过了黑龙洞,“一线天”便展现在您的眼前了。这里绝壁高耸,崔巍对峙,山体相合只留一线天地,犹如泰山压顶,时时势势欲坠。

随着前面游人阵阵惊呼的传来,我已走入了画境:红色的山,绿色的水,百色的瀑布,还有比这更美的地方吗?

红峡碧水,幽潭飞瀑——晚春初夏中原行7: <wbr>红石峡

红峡碧水,幽潭飞瀑——晚春初夏中原行7: <wbr>红石峡

沿着山壁开凿的隧道走进峪中,远见一座石桥十几米长,桥面很窄,仅能供两人并行,这就是云台山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观——仙人桥了。可惜的是桥面有很明显的人工痕迹,应是用两边崖壁上开采下来的赤红色石块垒砌而成,下面有三个拱形桥洞,上游的水就从这三个桥洞中穿过。因为小桥距谷底较高,所以三股水流倾泻而下,又形成了三股瀑布。云台山宣传画所绘的正是此情此景。最难得的是旁边一个桥洞下面有块大圆石,石面很平,也许经过多年冲刷,石头的中间凹陷下去。水砸在上面,向四处飞溅,恰似盛开的一朵硕大的水中雪莲。水就在的脚下流淌着,只有撞击岩石后的声响才让我感受到它的存在。

红峡碧水,幽潭飞瀑——晚春初夏中原行7: <wbr>红石峡

红峡碧水,幽潭飞瀑——晚春初夏中原行7: <wbr>红石峡

红峡碧水,幽潭飞瀑——晚春初夏中原行7: <wbr>红石峡

红峡碧水,幽潭飞瀑——晚春初夏中原行7: <wbr>红石峡

石桥两边的水面却静得出奇,山石倒影其上纹理依然清晰。这时山间吹出了阵阵微风,让水面泛起了层层水波,微波掠过水中的山石,更显其静。

红峡碧水,幽潭飞瀑——晚春初夏中原行7: <wbr>红石峡

红峡碧水,幽潭飞瀑——晚春初夏中原行7: <wbr>红石峡

过了仙人桥,顺着栈道蜿蜒向前由流水、碧潭、红岩组成的画面依然美丽。

红峡碧水,幽潭飞瀑——晚春初夏中原行7: <wbr>红石峡

红峡碧水,幽潭飞瀑——晚春初夏中原行7: <wbr>红石峡

红峡碧水,幽潭飞瀑——晚春初夏中原行7: <wbr>红石峡

红峡碧水,幽潭飞瀑——晚春初夏中原行7: <wbr>红石峡

红峡碧水,幽潭飞瀑——晚春初夏中原行7: <wbr>红石峡

红峡碧水,幽潭飞瀑——晚春初夏中原行7: <wbr>红石峡

红峡碧水,幽潭飞瀑——晚春初夏中原行7: <wbr>红石峡

红峡碧水,幽潭飞瀑——晚春初夏中原行7: <wbr>红石峡

就连石缝间的杂草和青苔也成为了最好的点缀。

红峡碧水,幽潭飞瀑——晚春初夏中原行7: <wbr>红石峡

红峡碧水,幽潭飞瀑——晚春初夏中原行7: <wbr>红石峡

沿途之上还有些风景点,多为些形状奇异的石头,各景点前游人多如牛毛,导游的讲解声和游人的叫喊声把我的好心情喊到了九霄云外,于是我快步向前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宁静和优美。不多时我突然停住了脚步,因为身旁的一颗“千年悬石”把我深深吸引住了。这块石头夹在两座峭壁间,摇摇欲坠,站到下边不免会感到心惊肉跳。

红峡碧水,幽潭飞瀑——晚春初夏中原行7: <wbr>红石峡

在峡谷中穿行,突然听到似有清溪抚琴的声音,抬头一看,崖壁上方珠光闪闪,色彩斑阑,像悬挂着一幅天工妙手雕凿的山水壁画,泉水从一条石缝处向下溢出,由无数个塔松形状的苔藓铺垫,勾勒出无数如珍珠、似银丝的线条。形态优美且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在弹奏着高山流水的乐章,似跳动的音符、流动的画卷。因其颜色碧绿,其形如倒挂的珠帘,故名为“珠帘壁挂”。当阳光直射到水帘上时,将是一处更为壮丽的景象,各种颜色的水珠在青苔的衬托下熠熠发光,犹如颗颗宝石镶嵌在山体中,流光溢彩,满目生辉,只要见到它的人,都会目不转睛地观赏,久久不愿离去。

红峡碧水,幽潭飞瀑——晚春初夏中原行7: <wbr>红石峡

红峡碧水,幽潭飞瀑——晚春初夏中原行7: <wbr>红石峡

红峡碧水,幽潭飞瀑——晚春初夏中原行7: <wbr>红石峡

红峡碧水,幽潭飞瀑——晚春初夏中原行7: <wbr>红石峡

来到首龙瀑就意味着美丽的红石峡之旅走到了尽头。

红峡碧水,幽潭飞瀑——晚春初夏中原行7: <wbr>红石峡

在红石峡,不同的地质结构交错纠缠,让人匪夷所思。主体丹霞地貌,斜插正竖,却似一本本揭不开的巨著,到处插足的页岩,山腹怀抱的小溶洞,含羞半遮的钟乳石正是这部巨著的最佳注解。

这美丽的风景自然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其中有一位年过80的老奶奶,一路上她不但独自走完了全程还要爬到危险的岩石上照相留影,不知再过一个甲子之后,我是否也能想她那样行走在游历祖国大好河山的旅途上,甚至我是否还有60年的寿命也未可知,还是抓紧时间继续我的行程吧。

 

 

以下是我所写的游记中的精品,文字和图片都是完全原创,希望大家能给予点评:

晚春初夏中原行:郑州巩义安阳太行大峡谷1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