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黄山(5)

(2009-04-09 22:28:43)
标签:

自助游

原创

游记

黄山

黄山松

始信峰

飞来石

鳌鱼峰

迎客松

松鼠跳天都

分类: 2008年旅游

7月16日       黄山   晴转阵雨

始信峰的特点是巧石争妍,奇松林立,三面临空,悬崖千丈,云蒸霞蔚,风姿独秀。旧传古人游黄山,至此如入画境,似幻而真,始信黄山神奇绝妙,故名。此峰凸起于绝壑之上,四面临空,悬崖千丈,仅东南一峰相近,中隔丈许。此峰虽小巧玲珑,但巧石争妍,奇松林立,风姿独秀。

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wbr>黄山(5)

这是始信峰上最漂亮的松石,犹如仙人顶上的华盖。加之阳光从东面射来,更显意境

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wbr>黄山(5)

如看了上面的仙人华盖,觉得松下缺少一仙人的话,就看看这张吧

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wbr>黄山(5)

始信峰下的群山迎接初升的朝阳

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wbr>黄山(5)

始信峰对面的峰顶平台,同样优美秀丽

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wbr>黄山(5)

迎着朝阳的山峰

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wbr>黄山(5)

一奇异的石块,我是取不出什么名字了,很奇怪它竟然能在多年的风雨中依然保持神奇

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wbr>黄山(5)

犹如“滥竽充数”中吹的古代乐器竽

不来始信峰就感受不到此峰的独秀之姿和周围景色的绮绝。始信峰的“秀”,秀在峰林小巧玲珑,悬崖突兀,谓之“挺秀”,还秀在古松林立,苍劲多姿,谓之“幽秀”,故谚云:“不到始信峰,不见黄山松”。登上峰巅,可尽览四周风光:奇花争妍的散花坞,清凉台前的石猴观海,石笋矼上林立的石笋,群峰争奇的西海。真是不虚此行。

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wbr>黄山(5)

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wbr>黄山(5)

这石头长得够奇怪了吧

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wbr>黄山(5)

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wbr>黄山(5)

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wbr>黄山(5)

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wbr>黄山(5)

推荐!大自然的杰作!

不过可惜的是我的单反相机(SONY—a100)因为这两天用得太多(照了500多张,如果还是以前的胶卷相机的话,照出来的胶卷都够整整一包了),没电了。下面只有用小的傻瓜机(SONY—T5)照了,效果差了很多。

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wbr>黄山(5)

悬空石

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wbr>黄山(5)

换个角度看刚才那大自然的杰作,另有一番感觉

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wbr>黄山(5)

山和人的姿势和气势都很相配。哈哈!

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wbr>黄山(5)

采药老人,背上的箩筐里已经有一株仙草了

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wbr>黄山(5)

山顶石龟

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wbr>黄山(5)

山顶石炮

从始信峰回酒店拿行李后踏上了下山的路。走的路线是:北海——排云亭——飞来石——光明顶——鳌鱼峰——迎客松——慈光阁。

北海——排云亭的路昨天虽已走过,但因黄山的景色实在太美,让我们还是不时驻足观看并发出由衷地赞叹。快到排云亭时,兴趣依然高涨的我上旁边的丹霞峰看了看,这里真可以算是人迹罕至了,连路上的环卫工人见了我都好奇地问我来这干什么,不过丹霞峰上的风景相对黄山的其他景区就略显平淡了,这只是人们看日出的一个场所罢了。

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wbr>黄山(5)

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wbr>黄山(5)

以上两图为在丹霞峰顶远眺云雾笼罩下的四周群峰和飞来石

一路上游人开始慢慢多了起来,说来也奇怪,发现在来黄山的外国人中韩国人是最多的,怪不得指示牌上要用韩语了。

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wbr>黄山(5)

路上偶遇一奇树,犹如一盘龙,最绝妙的是那眼睛

飞来石也算是黄山知名度最高的景点之一了,不过我觉得看它还是要远看才能看到它的全貌以及那矗立在岩石之上的神奇,当然,那照相的话要相机的镜头足够好(我们的就很勉强)。近看飞来石虽然看不到它的全景,但是对于我这样一个《红楼梦》的爱好者(准红迷)来说,亲手摸摸这块传说中能化为了贾宝玉那块“通灵宝玉”并记录了人世间的世态炎凉和爱恨情仇的神石也是很有幸福感和满足感的。

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wbr>黄山(5)

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wbr>黄山(5)

过了光明顶后的黄山已经是只闻人声而无鸟鸣、只见游人不见山石了。

鳌鱼峰为黄山前后山必经之地,因山峰形状极像鳌鱼而得名。但其风景多为远观之景,比如昨天在光明顶所眺望的“鳌鱼驮金龟”,真正走到上面是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唯有脱离茫茫人海中而爬上鳌鱼的背脊才能感受到鳌鱼峰“任你云涛起伏,我自昂首而立”的磅礴气势。

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wbr>黄山(5)

山石缝中的石笋

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wbr>黄山(5)

巍峨的山峰挡不住源源不断的游人

从鳌鱼峰下山有两条路:一为鳌鱼洞;二为一线天。鳌鱼洞为山腰上一三角形山洞,洞额刻“天造”二字,洞内有梯道,游人经梯道自洞内出入。一线天即为一段只供一人通过的陡峭天梯。因为时间充裕,就两条路都走了走,感觉还是一线天有意思。不过走一线天最好还是趁游人少时走,摩肩接踵的根本体会不到这里的惊险,回想去年我在瓢泼大雨中独自手脚并用地走在这湿滑天梯上,那叫一个刺激啊!

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wbr>黄山(5)

雾气升腾

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wbr>黄山(5)

山石都为黄山的美景竖起了大拇指

穿过莲花洞,过百步云梯(名字吓人而已,其实没有什么的)、龟蛇二石就到的黄山第一高峰——莲花峰脚下。此峰峻峭高耸,气势雄伟。因主峰突兀,小峰簇拥,俨若新莲初开,仰天怒放,故名“莲花峰”。传说徐霞客是指出莲花峰为黄山最高峰的第一人,他在游记中说:莲花峰“居黄山之中,独出诸峰之上”,“即天都亦俯首矣”。他仅凭目测便能得出如此正确的结论,真是太厉害了!

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wbr>黄山(5)

顽强向上的河豚

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wbr>黄山(5)

说不出的奇石,有哪位朋友能帮忙提示一下这像什么

因莲花峰要封山休林到2010年,所以我们还是只能在山下仰望这朵在群山中盛开的莲花,这也是我两年的黄山之行后在主景区内唯一没有征服的著名山峰了。缺憾也是完美的一部分,这一丝遗憾会成为我再来黄山的最大动力。

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wbr>黄山(5)

黄山上也有手机,可惜款式有点老

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wbr>黄山(5)

犀牛望月

快到迎客松时,刚刚还艳阳高照的天空竟然开始下起了雨。也许是我对这棵黄山代表松说了太多不敬的话(不过我确实觉得它长得不怎么样,就是长得是地方而已,黄山上比它好看神奇的松树比比皆是),上天就不让我有机会最佳地感受黄山松的热情好客和彬彬有礼。

我当然不会信这个邪。在玉屏楼前等了约半个小时,终于雨势渐小,迎客松也在雨后的薄雾中露出了它那拥抱四方来客的双臂。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wbr>黄山(5)

迎客松,其实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松下的石头,犹如三位正在对弈的仙人

不过最令我兴奋的是,那惟妙惟肖的“松鼠跳天都”显出了它的面目,只见在险峻的天都峰侧的耕云峰上一只活泼可爱的小松鼠拖着长长的尾巴,正想越过万丈深渊,跃上那高耸入云的天都峰。

始信巧石,雨中迎客——2008年游记:7.16 <wbr>黄山(5)

松鼠跳天都

 

 

2008年黄山之行:最美黄山,奇幻排云西海峡谷,梦幻仙境光明绝顶,夜幕黄山狮峰观日,始信看松

2007年黄山之行:风雨黄山,天都绝顶梦幻仙境,天下无山

2008年游记杭州:12绍兴:12溪口: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