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1月随笔·巴赫、委拉斯凯兹、托尔斯泰;冬天的大师们

(2005-12-13 13:37:42)
分类: 散记
 
1
 
给个杂志写专栏,注意到一件事:
三岛由纪夫生于1925年1月14日。他16岁生日前一天,乔伊斯死去。

一个终生崇信希腊,最终因为祖国又爱又恨,矛盾之下死去的人。
一个轻易解构希腊,对自己的祖国嘲弄而又辩护,最后客死他乡的人。

冬天里的大师们。

2
巴尔扎克不是一个小说技巧大师。他概念里不存在短篇。
野心庞大的人。他的咀嚼和吞咽胃口磅礴。
托尔斯泰比他静。雨果则比他疯狂。
因为有这三个人,19世纪得以成为史上最烂漫的世纪。

巴赫的《布兰登堡序曲》
一个不是天才的人,他不尖锐。
然而和谐,像鱼融进水。
一切自成规则,他的宇宙。
在音乐里流动。

3皮亚佐拉的小提琴曲很狂放,在自己的房间里挺小声的播放。
有梅耶的味道,转世为人。

重新读完了《九三年》。

雨果把信仰放在天上,托尔斯泰把信仰放在人间。
区别所在。

《战争与和平》最后那一章,其实,真的有必要吗?

4
瓦格纳让我相信,一个音乐家也可以具有和雨果、托尔斯泰们一样宏伟的史诗世界。
甚至更为深广和悠远。

音乐、绘画、雕塑,无不需要与写小说等同,甚至远超过之的智慧。
博尔赫斯的,关于镜子、无限循环的暗喻,我在委拉斯凯兹的画中得到答案:
《宫女》。镜子中照射的国王。于是观画者成为国王的影子。

群像浮雕、交响曲、大型壁画、长篇小说。

伟大的智慧结晶们。

5
《战争与和平》是印度人的三头六臂雕塑,是大象,是白鲸,是《伊利亚特》的恢弘再现。

托尔斯泰最后的出奔是由于忏悔,还是剧烈的矛盾?
俄罗斯人有自省的习惯。果戈理死前焚毁了《死魂灵》。
他的信仰让他相信自己犯了罪,他的理智让他相信他的小说是有价值的。
谵妄时,信仰大过了理智。
还好有阿·托尔斯泰这类人的存在。

分裂的灵魂们。
雨果没有分裂,坚持着被福楼拜痛骂的写法,
于是得到了国葬。

有趣的悖论。

6爱伦坡小说里的猫,都有神经病,像转世的巫婆。
正常的猫大概是这样的:
肥胖,呆傻,活跃,柔媚,情绪化,旁若无人。

7
《THE HOURS》

以前看过这部电影,大一,看得模模糊糊,什么都没记住。
我读书和看电影一个毛病,粗略一过,印象淡薄。

今天重看了:
基本没有出我的意料之外,除了电影进到一小时四十分时,达洛威夫人说:LOURA BROWN?

我惊呆了。


我在想,对于死亡的恐惧其实也就是对永恒及不可知的恐惧,熵被简单理解为消极。
这种恐惧应当是与生具来而非后天所使然吧。

很多时候斩钉截铁和蛮不讲理,只是因为之前受过的伤太重。
任何事都值得宽容,我想,只要你愿意耐心的去倾听。

伍尔芙最后沉入河流的时候,对她曾经不断伤害的,她的丈夫,
满怀感激。

8
礼不下庶民,刑不上大夫。
何也?
盖庶民温饱尚且不暇,无法成礼。
大夫,君之所选,刑上大夫则对君不敬。
故要另设尚书之类来监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你抽的烟
后一篇:蔷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