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5/middle/57f93673t81fe3e66a4a4&690
也许是对杜牧那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印象太深,总觉得清明是要下雨的。而现实中的清明大多也是有雨的......。
自从父母离我而去之后,清明已成了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在这个日子里,自然而然的思绪如天空飘忽的细雨滴落不止;往事如一卷没有冲洗的胶片,藏着既温馨又冰冷的记忆,让我在它永远不会再显影的失落中惆怅无比.....。
清明时节,祭祀在中国人心目中的重量,超越一切,无论在哪座城市,通往各公墓的路上,人山人海、车辆慢行、扶老携幼赶去祭奠的人们,合成不尽的长流;清明时节,祭祖先、祭亲人、祭先烈,家国同构的中华民俗形成了一股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每年这个时节,我在南飞的航班上,都能见到亲友相邀、回乡祭扫的一幕幕感人画面......
清明时节,是天堂与尘世对接的日子,沉淀了许久的情感总想在此时释放;清明时节是灵魂开花的日子,天上与人间的一切都感到是那么的飘忽空灵……
然而,清明又最是情感与思维净化和升华的时节,人们面对亡故的先辈,表达敬意与伤怀,它对每一个人的心灵的陶冶是任何其它形式都不能替代的,此时此刻,你会发现人生和生活的价值与意义,你会反思自己的行为与内心。甚至最能清醒的认知生命与死亡的区别和终极意义......
天堂并不遥远,也不可怕,那里的亲人会迎接我.....
真要感谢老祖宗不仅给我们传下来清明这个节日,还要感谢老祖宗流传给我们的那个关于清明节(寒食节)的悲壮故事。第一次听这个故事,是我很小的时候母亲讲给我们听的:
春秋战国之时,晋文公重耳当政前曾被迫害流亡,是介子推在他饥饿濒亡之时,割股肉救了重耳。当晋文公希望报恩,试图让归隐山林中的介子推入朝为臣之时,这位舍命救主者却与母亲坚辞不受其报,晋文公只得命令部下放火烧山,以为这样就可以使介子推与母亲出山,但最终母子俩却抱木被焚,只在山洞中留下一首给晋文公的诗篇: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多么好的诗啊,于人、于家、于国皆当深思......
http://s12/bmiddle/57f93673t66553a72cb5b
http://s12/bmiddle/57f93673t66553a72cb5b
http://s12/bmiddle/57f93673t66553a72cb5b
敬告各位博友:
心路将外出一段时间,暂休博。回来后再去拜访大家!
祝朋友们健康快乐!阖家幸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