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很久没有读书了

(2010-04-18 14:47:32)
标签:

读书

淑媛

我们台湾这些年

廖信忠

休闲

分类: 书领时代

 

如题,很久没有读书了,其实写下这个题目还不如写:很久没有更新blog来的真实。有些心虚的成分在里面,因为从做编辑的那一刻起,每天过手的文稿就有上万字。但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最近觉得自己看过的文稿越多,越没有文化……

还是一位作者提醒了我,说我看的那些文稿只能说是“编辑”,而不能称为“阅读”,于是我重拾了读书的习惯,决心即使每天阅读文稿再多再累,也要坚持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哪怕几页、几行字。

 

最近读的比较完整的一本杂志是《淑媛》,一位三联周刊的朋友递过来,本来是只想看看她关于作家郭丹的那篇专访,但是到手后翻开来,越欲罢不能。那期正好有个关于“编辑阅读季”的专题,看到他们的专栏编辑都有好多手边书、枕边书在读,羡慕不已。这也使得我对《淑媛》杂志的定位有了改观,原来它不是一本介绍奢侈品的时尚杂志,而是一本很有内涵的休闲杂志,如果你想成为“淑媛”,或许可以买来阅读一下。希望这不算是广告。

 

十分钟前刚收起的一本书是廖信忠的《我们台湾这些年……》,这也是近期我读的比较完整的一本书了,大概一周左右的时间,时而地铁上读读,时而睡前、醒后读读,如果是在火车上阅读,我想效果会更好,只是没有这样的机会,也没有这么长的火车线。因为书中的文字比较多,排版有点密集,给人的感觉还是很实在的,没有过多的装饰。

http://img2.douban.com/lpic/s4036921.jpg

    做编辑后,对很多东西,包括图书都少了认同感,所以对这本突然间火起来的书是不抱什么希望的,但或许就是这样:越是不抱什么希望,它越会给你一点希望吧。


  我是慢性的人,所以当这本书非常火的时候、各大排行榜都榜上有名的时候,我没有过多关注,反是到了今年,突然想拿起这本书看看,“研究”一下读客关于畅销书的定位。所以在繁琐的生活中,“借阅”了这本书,之所以是借阅,那是因为,我觉得这本书是不值得掏钱买的,何况像我这样拮据得房租都快交不起的人。
  
  就像我预料的、同事评价的那样,本书没有太多的告诉我们关于“台湾”的真实什么,与其说是历史不如说是个人随笔,但也就是这些随笔更有了亲和力,多少让我了解到了一些我想知道的东西,同时还勾起了我想远行的念头,说到底还是很佩服作者的记忆力,末了的那些文字也足见作者真诚,所以5分满分的话,我给了4分。
  
  其实做图书或许真的应该学读客,不分门类、不做专业,只做大众。百姓才有说话权,尽管书中黄金少得可怜,但是我们看到了大米、白面,这或许就是林雨堂先生在《啼笑皆非》中说的,一朵野玫瑰也许比百万吨哲学来得更真实!
  
  期待更多的“这些年……”作品,也许明天就会有一本“我们大陆这些年……”远销台湾、香港、日本、美帝等国家吧?我期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