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作班六课作业七:保持一颗空杯的心

(2013-09-29 22:55:52)
标签:

陈清贫

第六期

文化

写作培训班

作业选

分类: 陈清贫教战系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怀着儿时最初的梦想,我加入了陈清贫写作培训班。对于我为什么加入培训班?我引用了大科学家牛顿的话:“我之所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可是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让我明白了——加入培训班,不是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而是老师在教我怎么爬上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学习也就像一个攀爬的过程,让我吃力、沮丧,我的作业也被老师点评得“一无是处”。我都开始怀疑自己有没有写作的资质?随着时间的推移,同期的王怡冰、崔利敏等同学不断地发表“喜报”,我却看不到自己的进步。

    我的信心、我的激情、我的斗志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在丧失!在很长一段时间,我的整颗心都被强烈的挫败感包围着。

    痛定思痛后,我把老师的悉心教导,前辈倾囊相授的心得,都打印出来。细细品味后,总结了关于写作具备的几个因素:学习力、观察力、思维力、阅读力和记忆力。

    学习力——如班上新学员王怡冰同学。如果他没有刻苦地学习师姐和师兄的佳作,他的第二篇作品就能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学习力就是复制成功的能力。

    观察力——如果说崔利敏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就不会从群聊天中,一句“横坚都是一个‘二’”就写出段子《井阿姨》。

    思维力——文章是一张没有胶卷的相片。一定要用自己思维力,给读者呈现一个身临其境的画面感。

    阅读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的陈老师,读了700多本天文书,写出了《玛雅星空》。假设他没有阅读那么多的天文书,就凭空杜撰,那么别人岂不贻笑大方?

    记忆力——再说陈老师所写的《玛雅星空》。如果没有好的记忆力和记忆方法,能记下700多本书的主要内容,岂不是天方夜谭?

    关于以上几点,我虽懂了,执行力却不够。就拿阅读力来说,中外名著是写作人必读的文学精髓。可我一看那些名著就头痛,以至于让它们在书架上长了灰。

    后来,我把自己阅读的烦恼无意中和班上的“励志哥”——盲人王忠礼同学聊了一下,他对我说:“看书是我的短处。”又问:“你喜欢听歌吗?可以把那些名著下载下来,当歌听试试!” 

    短短的一句话,让我几度哽咽,泪水长流。

    我没有理由不去努力学习。我的內心也就好比一个杯子,里面盛满了挫败、不自信、不自律。也只有在心态和思想上将这些东西倒空,将其打破。再重塑一个杯子,以学习力做粘土,以观察力做瓷石,以思维力做瓷土,以阅读力做釉,以记忆力做着色剂。

    再重新出发,才能获得更大的突破和进步。保持空杯心态,需要我们永不满足的学习,不断倒空自己,时刻归零,这才是空杯的极致。(黄小燕)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如果说在没进入陈家大院之前,我会因曾干过几年文书、写过几篇内部小稿而沾沾自喜的话,那么现在这短短的一个月,已经让我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卑微与渺小。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眼界和知识面的狭隘。陈家大院藏龙卧虎,在众多同学中,我只是一个初学者,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

    面对自己的不足我倍感压力。有那么几次,看到师兄师姐们频频发稿,自己羡慕的同时也信心满满地试着投稿,结果都以失败告终。为此我产生了极强的自卑感。我很困惑,为什么自己的写作激情饱满,却写不出优美的文字?

    同样学习,为什么其他人就能掌握得那么好?为什么自己总是面对素材却不知如何下笔?是不是自己根本就不是写作的料?我一直反思自己。

    后来读了国斌师兄的讲义,我如醍醐灌顶一般大彻大悟了。文中提到鲁迅、巴金等名家都从阅读、背诵开始,都有惊人的背诵数量。国斌师兄一个“五一”假期阅读量就高达300万字,并能背很多美文。

    第六课时陈老师又说到自己一个月坚持读20本书,为写《玛雅星空》就看了700多本相关书籍,阅读量之大让我敬佩至极!敬佩之余,我反思自己,原来自己的文字干巴、文思枯竭都是因为自己的阅读量过少,光有激情是不够的,我缺少的就是积累!

    因为没有源头,哪有活水;没有积累,哪有储备!“巧妇”尚“难为无米之炊”,何况在写作的路上我根本不是“巧妇”,又怎能写出文字优美的文章!所以,我得从现在开始多读多积累,为今后的写作储存资源。

    陈老师要我们“保持一颗空杯的心”,其实就是要求我们正确地审视自己。成长到现在,我的杯子里盛的都是自己在生活中不经意间积累的水:有卷着泥沙的河水,有浑浊的雨水,也有甘甜的山泉水。

    水质成分复杂,所以不能称之为活水。即使这样的水也已经所剩无几,我只有将这剩在杯子里的水倒掉,将杯子洗净,然后虔诚地慢慢地倒入有活力、有灵性的新水,才能有突破、有进步!一个人,只有怀有谦恭的心才能不断地进步。沾沾自喜、固步自封都是不可取的。

    师兄师姐竞相发稿,我想那是因为他们早就保持了一颗空杯的心,早就将杯子注入了有生命的活水。我要向他们学习,摒弃原先的急躁,静下心来,多读多背多积累,把老师和班委们传授的知识吃透弄懂,慢慢地将自己的杯子装满水。

    我想到那时,我也会像师兄师姐们那样文思敏捷、文采飞扬了。期待着,努力着!(王贤芳)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是不是我一直在闭门造车,与社会脱节了?看到题目的第一眼,连空杯的心都不是很明白。什么是空杯的心?百度了一下,才知道,空杯的心是要把心里的杯子倒空,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很难接纳新东西。

    空杯是指忘记过去,它并不是一味的否定过去,而是倒空你的优秀,因为你可以更加优秀。我若有所悟。

    我是五期的学员,学了一年多了,唯一的一次是在《打工知音》上发了一个小小的豆腐块,就再没有动静。最近一个月来,陈老师每周都安排了课程,平时班委们又纷纷贡献自己的独门秘籍,让我眼花缭乱,手忙脚乱的。

    老师说得很对:有的同学面对如此多,如此详细,如此实用的写作经验,却一无所获,入了宝山却空手而归。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的吧,我深深地检讨自己,这一年多来,我交作业的次数屈指可数,写得太少了。

    记得老师有句话说的:“文字要常写才能常熟,你总眼高手低,总不付诸实践,这样只会越来越生疏。”道理是很明白,但是我自制力太差了,我连每天坚持写一篇日记都做不到,三天打鱼两天撒网,还总给自己找借口。

    看了同期同学李莉和六期的王怡冰同学的成绩,我真的很惭愧,我只想着不劳而获。在这2013年的最后90多天里,给自己树立新的目标,我也把我的心倒空,重新开始。

    首先要做到的是按时交作业,二是把师兄师姐的经验谈和班委的课程全部下载下来,细细研究揣摩,从笔记段子练起,得心应手了再学时评,美食文,爱情文,亲子文……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不要急于求成,不要看着芝麻想着西瓜。

    三是加大阅读,计划国庆假也向卢师兄学习,埋头书海中。四是在群里多和同学聊天,不要闭门造车。最重要的还是要动笔去写,张琦师姐说过:“不管有多少技巧,如果不动笔去写,那么就算得到了再多的秘籍也是枉然。”

    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空杯的心,虚心求教,融入新的环境,对待新的工作,学习新的事物。(张娟)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一颗心的大小如同一个拳头一般,拳头中积蓄的是力量,拳头之所以每一次握紧都有力量,是因为它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松开,它的松开是为了更有力地握紧。

    而一颗心积累的是知识与智慧,人之所以可以根据心中的智慧选择对错,是因为人有一颗空杯的心,当坏的东西进来时能及时倒出,当好的东西进来时及时吸收。想要时常保持一颗空杯之心,就需要勤于整理。

    我对自己之前的状态只能用三个字去形容,懒,怕,乱。总是拿起笔很久很久,却写不出一个字,慢慢地就不愿再拿起笔,因为害怕面对自己随便写的那些杂乱而又无美感的文字,所以就算心中有很多好的故事,也一直迟迟下不了笔。我想,我是得了一种写作恐惧症,但是我又是那么深爱着写作。

    来到陈家大院,听着老师和师兄师姐们谈着各自写作的历程,我开始明白了自己的误区所在,那时的我好比是一个装了小半杯水的杯子,因为有了半杯水,就把杯盖死死地扣上,生怕漏出一滴。殊不知,为了守着那些无甚用处的死水,却错过了更多能够流淌进来的甘泉。

    对于陈家大院各位成绩出色的师兄师姐来说,我同时也像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蛙,守着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却以为拥有了整个世界。

    为了变得更好,我愿意打开自己尘封的杯盖,将死水倒出,让灵动的甘泉注入,并及时让甘泉去浇灌我那颗求知的心,让杯子继续保持空杯状态,再去容纳更多的琼浆供我吸收。

    然后,我开始给自己制定阅读的计划,规定自己在多长的时间里看完多少本书。认真揣摩师兄师姐们写作的技巧,并学习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把自己以往写作惯用的方式搁置一边,用老师教导的方法去尝试写文,虽然知道这是一条很漫长崎岖的路,虽然放下自己长久的习惯有些困难,但,没有哪个有成就的人的人生路是一帆风顺的,所以,我将尽我所能,去努力创下一片新天地。

    杯空方能再续,退一步方能海阔天空,很多时候,你看起来是在放弃某些东西,然而在放弃的同时,或许你却得到了你更需要的东西。

    常怀一颗空杯的心,方是一个真正求知人的本色。(刘颖)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有人说:“飘逸洒脱的文字,犹如生机盎然的花草和树木。它是上帝赋予的恩赐和眷顾。”试问?哪个成功者的背后不是艰辛的汗水、思想的顿悟、智慧的闪烁!

    面对群里激情四射的活力、狂奔飞扬的俊马、闪亮登场的法宝,真是让人震撼、羡慕!活力四射的光芒犹如一条星光大道,传递着一股力量,激荡着奋进的脚步不敢停留。

    这种思想的悸动,催生着枯木的逢春。那富有生命力激情俊逸的文字,是成功者饱读诗书灵感的再现;那寓意深刻内涵的报刊美文,是时代潮流思想火花碰撞的启迪。

    此刻,沉睡的笔尖能否释然,禁锢的思想能否点燃。懈怠,距离团队的步伐越来越远;满足,进取的动力越来越弱;骄傲,惰性的思想越来越强。唯有打破思想的禁锢和僵化,彻底抖去心间的尘土,腾出心中的位置,注入一汪清澈的泉水,才能更好地咀嚼盛宴的大餐。

    “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 走出困惑和迷茫,让美丽的谎言和借口远离身边,沿着老师和学长的思路和方法,践行观察、思考、总结的思路,牢记老师和学长的话语,时刻做一个有心人、用心人、留心人、细心人。

    对于我在这条道路上蹒跚学步的新人,我没有任何资本可以炫耀。道路是漫长和艰辛的,只有经常拂去杯中的尘土,保持一种空杯的心态,让思想的火花常新、常绿,才能追赶上团队前进的步伐。(丁敏)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我是陈清贫老师写作班的第二期学员,说起来惭愧,我很少听课和交作业,客观原因是我工作太忙,但是我还是从第二期跟到现在的第六期,一直舍不得离开。究其原因,一是我对写作的热爱;二是陈老师在写作上确实厉害;三是陈老师的人格魅力吧。

    为了我的写作梦想,我开始调整工作,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写作。第六期开始了,我不仅跟着陈老师上课学习,还跟着是我师弟的几个班委上课学习。我认真学习他们的授课内容,诚恳地向他们请教。

    说实在的,这对我是不容易的,不说作为师姐的面子拉不下来,就是作为一名在教育上被人称作“名师”、还出过一本大家都喜爱的书的我,心理上这道坎也不好过。

    但是陈老师的“保持一颗空杯的心”这句话,如醍醐灌顶点醒了我,让我放下了端着的范儿,清空了自己,把自己当成一名写作上的小学生,从写作的点滴学起,虚心向老师学习,谦卑地向师弟师妹们请教。

    我跟曹文学委员学习段子和笔记的写法,在他的循循善诱下,我写的第一个段子《鼓掌》发表了。我还跟写作大拿杨部长,班长李军民,首座栗渔,著名写手曾贵超,卢国斌,王玉龙,李莉等同学学习。我感觉我在一点点走进写作的梦幻世界里,在享受写作带给我的快乐。

    怀着一颗空杯的心,不仅在写作上,在生活中也会让我们受益匪浅。放下一切东西,把心打开,随时准备接受新的世界。(程丽娥)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进入陈家大院已经一年多了,这一年来于写作上不能说没有一点进步,只是有限得很,这主要是因我过于懒惰和笨拙所致。

    在其他方面我的收获确是很大的。首先,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学习写作,交流心得,起到了很好地连带作用;其次,几乎每一天都能得知有同学实现上稿,羡慕失落之余,对我也起到了激励的效果;第三,逐渐培养了我看书读诗的兴趣,这已经成了我的一个新的爱好。

    最近,开始了班委执勤,我是一个很容易被影响的人,初得到这些宝贵资料的时候,我很是兴奋,又开始跃跃欲试,沉不住气了。

    不过,我深知自己的斤两,在强迫自己平静下来之后,我反复地认真阅读了所有课件,以此为凭,结合自身情况仔细分析,我得到了如下的结论。

    写稿赚钱的大目标一直在我心中,这是不会动摇的。但是,眼看同学们捷报频传,而自己却一直毫无进展,心中不是不焦急不矛盾。有心求助于老师和同学,可是思绪纷乱,欲语无言,也不知要从何说起。我想,心中没有明晰的想法,自己都迷茫不定,别人又如何能了解我的心事呢?

    我心中从没有觉得自满,也丝毫不敢由此狂妄的想法。虽然到现在,我也没有成功过,但我知道,做一件事,成功与否,别人的帮助始终是有限的,最终要靠的还是自己,只有自己能够坚定信心,持之以恒,才有获得成功的可能。

    看到卢师兄的文章,我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其中关于经典阅读和美文背诵这两个部分,最为引起我的注意。

    细细想来,我虽然喜欢看书,但是都谈不上经典,不过是一些消磨时间的网络小说,称得上经典的只有《红楼梦》和《西游记》两部而已,最多再加上金庸的武侠和还珠楼主的《蜀山奇侠传》罢了,再无其他。

    而散文,在加入陈家大院以前我是从不看的,因为不喜欢。至于背诵,那更是遥远的几近遗忘的记忆,从离开校园之后,我就再没有背诵过哪怕只字片语。

    现在看来,这或许就是我迟迟不能进步的最大原因吧。我时常提笔在手却无文可写,只是发呆,想来自己心中无物,脑中无思,又怎么能够写出别人觉得可以一看的文章呢?

    此刻,我将经典阅读和背诵这两个基本功课列入自己的计划之中,驱除掉急功近利的想法,决心要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内涵,先打好坚实的基础,再向实现发表的目标前进。

    我将时刻保持一颗空杯的心,时刻不忘充实自己的头脑,一刻不停地向着最终目标奔跑。(石鹏)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我写东西最开始是工作方面的总结感触,其次是看到有共鸣文章的感同身受,再后来就是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每当看到自己的有所感悟被单位文学园地采用时,沾沾自喜涌上心头。当被《中国钓鱼》、《内蒙古地税》采用的小豆腐块收到稿费、赠刊时,更是有所欣慰充满胸怀。

    当看到自己的文字变为铅字,当朋友一边读我的文字一边笑骂时,我对自己文字的信心也渐渐升腾。那时候我感觉在单位同事、朋友眼里我是个文化人了,自诩有了半杯水。

    慢慢地发现自己写字的段落和标点的运用有不足之处,的地得互相混用,甚至是措辞、结构、文风都不满意。总想找个机会提高一下自己,于是我加入了陈氏家族。

    经过四个月的听课、学习、作业,我才深深知道自身的不足。就像老师说的:“我们站在山脚,看到的都是人头攒动,没有什么风景。可是如果你站在山腰,你就会看到树木,看到房屋,看到小河流水等等,这就是阅历了,而伟人和圣哲则站在山顶。”

    你自身所处的位置,也决定了你的文章高度。怕的就是我这样自认为到了山腰,实际是在山脚下端着空杯洋洋自得的状态。

    上学时候听语文老师讲:散文如何形散神不散……可以说是一头雾水,搞不明白。可能与自己读书杂而且浮皮潦草,生活的积累不够都有一些关系吧!

    当看到杨师兄的《如何写散文》,叫我对散文的写作又有了新的诠释。

    一个人说话就是用嘴传达他的想法和看法,写散文就是用笔传达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想法和看法。写散文,就是一个人在说话。

    平日里我还算是朋友当中的开心果,酒场上的热闹人,算是能说话、会说话的那一类。通过学习理解,我明白散文就是叫听众明白你说的是什么。并且在说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观点,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主张。最后就是怎么诉诸文字,转化成铅字,发表在什么地方了。

    以前能够写一些文字,与自小的大量阅读不无关系。有时候写起东西来,感觉是写到需要词汇的时候,脑海里就蹦出一个词或者句子来,大脑好像是个存贮器。

    慢慢的写的东西多了,涉及的面广了,发现词汇量明显不够用了,总感觉有比现在用的更为贴切的描写,可是想不起具体是什么词汇的时候,我就选择了百度。

    老师教导我们说要不停的积累,分门别类的摘抄。相信通过积累和摘抄我们会形成自己的百度,给文章高屋建瓴,增添色彩。有句俗话:内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问谷歌。我想说:文章不决问摘抄。

    “读艰辛文章,写世俗文字”的历程使我明白了我的收获,就是清楚地知道了自己所处的位置,也找到了自己的缺点。

    永远保持一颗空杯的心,虚心求教,多方吸收营养,不管你是已经拥有一满杯的水,还是你只有一杯不满,半杯晃荡的水。

    更何况像我这样在单位小圈子内的、自认为有半杯水的,到了陈氏家族中发现自己干脆没有水,端着空杯来的,更需要认真仔细的学习、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这样,才能入得宝山而不空手归。

    心动不如行动,我淘宝了一套《唐宋诗词鉴赏》,打算回来后和儿子每天都阅读和背诵一页,父子俩共同学习和进步。卢国斌师兄的《我对写作的基本理解》中的120小时阅读方法叫我感慨不已,现在正在和儿子一起实战当中,坚持每天美文、经典文章的阅读。相信通过后四个月的努力,我和儿子的文学修养会有大幅的提高。

    看到王怡冰和李莉同学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祝贺她们的同时,心里也有点说不清的酸楚。实话说上高级别刊物是我的文学梦想,但我明白要实现梦想,始终要靠不停的跋涉,不断的积累,不停的求索。

    我相信当付出的努力足够多,加上陈氏家族的熏陶培养,老天机遇的一点垂青,我的文学梦想就会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成果。(张永胜)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我的心,本来就是一颗空杯。自从加入陈清贫老师的写作班,我如饥似渴地学到了很多写作技巧。觉得自己有半杯养料了,可以试着浇灌几颗文章的小苗,果然,那小苗顺利从我脑海里发芽,长大,我迫不及待地晒给同学们看。

    这篇文章得到了曹文学的指点,他是一语点破迷津,让我的文章在题目上出彩。然后是王玉龙师兄告诉我找郑焕梅,帮我投稿。让我喜出望外的是,第一天投稿,第二天就在两家报纸上发了我的这篇文章《爱情无须领导范儿》。

    感谢陈老师,班委及同学们的帮助。这个写作班的土壤适合我,有我渴望的阳光和雨露。

    欣喜了几分钟,我又回到最初的我。因为这有营养的东西用完了,我还得继续学习,增加养分,才能持久地保持创作的激情。这,就是老师提倡我们要保持一颗空杯的心。

    保持一颗空杯的心,不自满,不骄傲,才能不断学习,进取,并学以致用。想成为一个作家,大量的阅读和背诵是必须的。卢国斌像一个文学大师,他的文字给了我一个高度,我仰望,然后准备努力攀登。杨部长每次讲课都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地谆谆教诲,恨不得手把手教我们,一副恨铁不成钢的家长范儿。

    我很感谢杨部长的鼓励,他的语言是及时雨,让我在取得一点点小成绩时充满自信。师兄师姐们的宝贵经验毫不吝啬地与我们分享,学得好不好就靠个人的努力了。

    我是一个没有计划的人,随心所欲地做喜欢的事情。目前喜欢的事情就是与写字相关。看书,读报,看电影,浏览网页,听音乐,健身,教书,旅游交友,洗衣做饭……我仔细一想,哇,生活中的任何事,都是创作的源泉。所以,我每天会以欢喜的心去做欢喜的事,我相信一定会成就欢喜的人生。

    保持了空杯的心态,在空杯里装进什么也很关键。人的精力有限,你目标是写作,那么业余时间就应该多花在这里。爱文学,就不要每天去弄数学。专一地做一件事,戒骄戒躁,我相信,上天自由美意,会给你想要的一切。

    我相信,陈家大院在陈清贫老师的带领下,会成为我永远的精神家园。(崔宏英)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九月末,天气微凉。进入陈家大院已两月有余。从最初的激情洋溢到现在的心静如水,潜心修行。

    同学们的一封封捷报传来,我也时常感到心慌意乱,着急万分。可每到此时,想要做些什么的时候才发现脑袋空空,越来越没有了方向,心情便随之低落下来,甚至开始怀疑自己。

    一朵花的绽放需要漫长地等待,从盛夏酷热时只剩叶的青翠到寒冬严寒时静静地枯萎,再经历阳春三月一场春雨地洗礼,由此,一场生命的重生拉开帷幕……

    而我需要的便是这样一场等待。看到卢国斌师兄的分享,一盏明灯透过仅剩的小窗慢慢地照了进来。引用师兄的一句话:“阅读量爆棚了,即使不练习写作也能下笔从容、自由挥洒。”

    不得不说,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而师兄的每一次发言都让我越来越有信心。我牢牢地记住了“摘抄拾遗”、“背诵”这些对我来说更能提高自己的信息。

    老师说当他在写《玛雅星空》时读了700多本枯燥的天文书,这对我来说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而我自己呢?我不由得反思自己,更多的时候我只是在空想罢了,没有行动,没有进步,只是依靠着浅薄的知识吃力地敲击着每一个字。

    这样的反思不禁让我面红耳赤,我所做的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已。

    积累的过程必定是缓慢的,而我这颗浮燥、散漫、急于求成并且消极的心终该收起了。似乎一直漂浮在云端,忘记了着陆时内心地充实,以至于现在的自己盲目地前行,从内心审视自己,要学会的不仅仅是脚踏实地。

    办公桌上透明的玻璃杯里装着满满的清水,手指触碰一片冰凉,这样的天气是不适合喝的。正如此时的我,所有的空想都是不合时宜的。

    杯子里的水可以倒掉重新再添,而心里的那只杯子呢?暖暖的热水已经备下,只待我放空自己,让这份暖流慢慢地注入生命,并且时常保持这样一颗空杯的心,去迎接每一个崭新的自己。(王粉)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一年以后:知音大院再见赵美萍(图)            盲人学生王忠礼:知音传媒圆梦(图)

 

学习委员曹文学:写在发稿一百篇之际            学员王珍:陈清贫写作培训班毕业杂

 

粟渔首座:青岛笔会段子集锦(组图)            写作班学员李润前演讲稿:为梦想喝

 

写作班六课作业五:保持一颗空杯的心            写作班六课作业六:保持一颗空杯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