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清贫
陈清贫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135
  • 关注人气:12,3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五期学员作业选一:我读《玛雅星空》

(2012-09-02 11:03:03)
标签:

陈清贫

写作培训班

读后感

玛雅星空

小说

分类: 科幻篇玛雅星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陈清贫老师的《玛雅星空》,作为一本优秀的科幻小说,有着扎实的科学知识作为支撑,其中的星体变异推理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结合最新的宇宙探测成果和信息分析后形成。

    天文与文学作为不同的学术范畴,在此书中却把二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天文盲并且对枯燥乏味的科学数据不感冒的我,在读到动人的爱情故事的同时,了解了神奇的“提丢提—波得定则”。

    说到这本书,自然要说一说陈星缘与林雅雯那凄婉哀感的爱情故事。陈星缘因为雅雯的死而悲恸万分,哀悼终身,以至他在往后的二十年里,怀着哀婉凄楚的相思之情,过着孤寂的清冷岁月,并一直未娶妻。

    但是,娜多的出现,使他摆脱人生沼泽、超脱孤寂。这样的爱情元素融合在以枯燥的科学知识为基础的“行星撞毁说”中,无疑成为此书的一大亮点,令人在了解了天文知识的同时,还感叹于清贫老师句句肺腑、字字血泪的文字。

    由于我是一个天文盲,抛开天文科学知识不谈,单从小说的角度说一说我读了这本书的一些感受。

    从结构上看,此书结构严密,系统性很强。首先,通过大部分的对话或叙述介绍天文知识,由浅入深,循循善诱。

    其次,前二十六章在运用顺叙的同时,还非常巧妙地运用插叙,不但在天文科学知识与爱情故事之间完美交融,还在插叙中适时恰当地介绍天文科学知识,这样当顺叙部分出现这个知识点,便会很舒朗、很自然。

    从人物上看,此书的人物无一不饱满、无一不典型。

    陈星缘的机智勇敢、大爱无私、感情专一;林雅雯的活泼可爱、善良美丽、能歌善舞;娜多作为林雅雯的再版,不但善良美丽、聪慧爱民,还是“只要国家需要,他们将毫不犹豫地奉献自己的生命”的塞西亚国君王代表;

    菲利普的拈轻怕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还有千穿百穿、马屁不穿的卑鄙小人形象;格里菲思的好色、残暴、贪婪,成为格兰得监狱老大的代表形象;

    文森特的忠心耿耿;玛乔里以及米尔德的机智善良、知恩图报;武器商人米利克的贪婪负义;机器人艾丽丝的机智勇敢、忠诚可爱;人工智能机器人阿诚的沉着冷静而忠诚。
 
    从情节上看,此书悬念迭生,惊险紧张,一波三折,层层铺垫,层层推进。别的不说,单说陈星缘到了玛雅星后,我就一直期盼着他和娜多的见面,期盼他们解决魔星可能撞到玛雅星的问题,但陈星缘却被捉到格兰得死亡监狱。直至营救娜多,我才明白前面的铺垫不可缺少。

    从语言上看,首先是人物语言,所谓“人有其性情,人有其声口”,这在此书中表现很突出。“阿诚体”语言的教条式、“菲利普体”语言的马屁式,都堪称经典。在叙述语言上,也合乎所描写对象的性质、形态、神韵。雅雯的笑靥、娇嗔、薄怒;星缘暗恋雅雯时内心的煎熬、矛盾,以及知道雅雯也喜欢自己时候的狂喜等等,均刻画得入木三分。

    此外,幽默、风趣也是此书的一大特色:如“五朵金花”、“北斗七星”、“北斗八星”等等。

    所以,看完此书后最大的感觉,便是《玛雅星空》的意义不止于它是科幻小说,随着看这本书的思维的展开,可能会有更多的读者加入到天文学这个领域中。

    作者:黄日梅,联系信箱:mei_zi1008@126.com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翻开《玛雅星空》,映入眼帘的是陈老师苍劲有力的字迹:“相信奇迹!”预示着接下来他将带我们进入奇伟瑰怪的太空之旅。

    开篇便说明缘起,科学家陈星缘与机器人阿城开着飞船“长城号”在远离地球43.8亿公里的海王星轨道运行,参与执行由美国、日本、欧盟、中国共同发起的“普罗米修斯”宇宙探测计划,这是小说的主线,用现在进行时讲述。

    而以一张照片为媒介,我跟随陈星缘的思绪回到了二十年前。那时候,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学习成绩尚可、对未来感到茫然、感情方面是榆木脑袋不开窍、对天文学有一股莫名的热情,就这样一个愣头青似的小伙子获得了同学——热情美丽的瑶族姑娘雅雯的爱情。

    他们的相恋之路构成了一条辅线,与主线交织在一起,组成了小说的前半部分。这两条线相辅相成,构成因果关系,如果没有二十年前雅雯的引导和激励,也无法成就二十年后万里挑一的科学家陈星缘,他承载着自己与雅雯的梦想遨游太空。

    随着雅雯的逝去,小说进入后半部分,时间线由双轴变为单轴,陈星缘闯进了时空虫洞,回到六千五百万年前。那时候的太阳系还有十颗行星,玛雅星正在如今的小行星带上规矩地运行着,玛雅星人的科技水平甚至超越如今的地球,而地球上还只是恐龙的世界。星缘遇到了长得像雅雯的玛雅公主“娜多”。

    与雅雯的出场不同,娜多以一种高贵的姿态出现,是连大科学家陈星缘都不得不佩服的女宇航员;而二十年前的雅雯出场时,她的土气让迟钝的星缘同学都瞧不上眼。当陈星缘跟随娜多登上玛雅星球,准备一起来完成拯救玛雅的任务时,原本设想好的夹道欢迎的场景被惊险刺激的生死搏击代替。

    格兰得监狱夹缝中求生存、越狱之路的危机四伏、营救娜多时的曲折离奇、以及之后的求救之路,无不险象环生、碰撞激烈、一气呵成、高潮迭起,让读者应接不暇。

    这时的陈星缘,形象明显比前半部分那个沉闷的科学家和校园里的傻小子立体丰满得多,他聪明睿智、随机应变;有情有义、幽默风趣;沉着冷静、指挥若定,不愧是一个压得住场面的老大。而他在经过爱情与友情的洗礼、忠诚与背叛的冲刷之后,变得更加成熟稳健、有血有肉。

    小说的最后,魔星还是要撞毁玛雅星,娜多义无反顾地舍弃小爱去营救子民,陈教授在阿城的帮助下找回时空虫洞回到六千五百年后,“普罗米修斯”计划胜利完成……玛雅星上的种种似乎只是南柯一梦,但留在陈教授和读者心中的那份激荡却始终挥之不去。

    合上小说,将沉浸在书中的思绪拉回来,发现留在脑海中的是这几个字——“信念的力量”。书中的每个人物都有一个强烈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们,哪怕丧命也在所不惜:陈星缘的博爱(对科学的执着、对雅雯的倾心、对娜多的怜惜、对阿城的感激、对队友的维护),雅雯对星缘的热爱,娜多对她的子民的大爱,阿城对教授的钟爱,玛乔里和米尔德对弟弟和儿子的爱、以及对“老大”的忠诚……

    他们为了自己的信念一往无前、从不放弃。而反观自己,做一件事情虎头蛇尾,在困难面前畏首畏尾、犹豫不决,缺乏一股狠劲。读这篇小说让我深深的懂得:理想再大,也要信念来做支撑,那样才能创造奇迹!

    作者:樊雅蕙,联系信箱:fanyahuitao@163.com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读完陈清贫老师的科幻小说《玛雅星空》,我完全被这部书的精彩折服了,此书不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它所包含的天文专业知识与大胆、合理、严谨的科幻梦想,更是推进了我国科幻小说的发展,以小说的形式论述了严谨的宇宙星空的变换轮回。

    首先,就这部书的文学价值谈谈我自己的感受。

    一:《玛雅星空》的结构安排新颖、合理,情节的拓展自然感人。

    这部科幻名著主要是由两条线索穿插叙述的,一条主线,一条支线。主线是描述本书主人公陈星缘参加由中、美、日、欧盟联合合作的太空“普罗米修斯”探测计划 ,即探测不明星体“科罗得”的运行轨迹对地球的冲击,而主人公进入太空后却阴差阳错的穿越时空虫洞,进入到6500万年前的玛雅星,及其一系列的离奇遭遇。

    另一条支线是通过本文主人公陈星缘的回忆,描写了其大学时代与自己有着同样对天文爱好的同班同学林雅雯的爱情故事,以及共同探索星空奥秘的时光,并逐步揭开了几十年前流落到雅雯所在村落的异教士的神秘日记和星相图。

    这两条线索相辅相成,穿插叙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使读者的思维具有更大的跳跃空间,不至于使读者的思维疲惫;另一方面我认为支线更好地补充说明了主线的内容,使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了故事的来龙去脉,不至于让读者读完仍处于一头雾水之中。

    当然,陈老师把支线的描写恰到好处地收尾了,虽然让读者对“有情人终未成眷属”而深感遗憾,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舍弃的伟大呢?或者说是为了更好地延续下文。

    本书主人公陈星缘的爱情际遇(林雅雯、林雅雯死后20多年后在玛雅星遇见的极像雅雯的娜多,以及拟照娜多创造的机器人爱丽丝)也体现了一种情感延伸的自然,它迥然于现代版的见异思迁(见一个爱一个,见两个爱一双,美其名曰“博爱”与“能力”),也不同于时间对爱情的淡忘,而是一种对内心忠贞感情的唤醒,是一种唯美主义的专一不二的爱情观,这也是这本书感动我的原因之一,因为它宣扬了人类最美好的爱情观。

    二:《玛雅星空》的心理描写细致、入情入理,情节铺垫、陈述自然,水到渠成。

    任何一部小说的成功无非就是能引起广大读者强烈的思想共鸣,而细致的、合情合理的心理描写是引起读者产生共鸣的主因。陈清贫老师在此书里就把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到极致了。

    比如在描写陈星缘与林雅雯在大学时代那种朦胧的“似恋而非,似失恋却无头说起”的复杂的心理 ,对主人公陈星缘心里烦躁、苦闷、“不可理喻”的嫉妒,“大男子主义”心理作祟而又不能自拔的微妙情感写得淋漓尽致(这就是伟大的爱情吧),仿佛读者就是主人公在爱情面前痛苦地挣扎,直至真相明了,柳暗花明,两人袒露爱的心扉。

    读到此,读者跌宕起伏的心才有所释然,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真能成一句谶语吗?林雅雯的突然不幸罹难,令主人公陈星缘痛不欲生。还有就是陈老师把故事情节铺垫得非常自然,水到渠成,没有一丝牵强之处。

    人们常说众口难调,但《玛雅星空》做为一本好书、一部成功的著作,恰恰调和了众人的口味,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例如在此书里,作者在写到由中、美、日、欧盟联合执行的“普罗米修斯”计划时,我就产生疑问,为什么没有航天大国俄罗斯参加,再往下读,作者很自然的就提到俄罗斯没有参加的原因了。我很佩服陈老师的写作功底,既没有把此问题当问题直白提出,也没有把此当问题立刻回答,而是自然而然地解决了一些读者的疑问。

    这就是这本书的成功之处,也许有的读者读到这不会产生疑问,硬要当问题提出、解答就有生硬之嫌了,但还自然而然地释疑另一些有疑虑的读者。

    其次,《玛雅星空》专业的天文知识,大胆的科学设想,令读者叹为观止。

    我从此书中学到了不少天文知识与专业术语,比如说“提丢斯—波德”定则,“时空虫洞理论”、“冗余系统”等等。按常理推断专业性很强的著作难免不会枯燥、乏味,但我读完这本书后,不仅没有感到乏味,还意犹未尽,再读一遍,居然欣欣然学到了不少天文知识。

    《玛雅星空》亦不缺专业知识的严谨,语言又不枯燥、乏味,还免入常规的写作俗套,可见这本书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凝聚了陈老师怎样的辛勤与汗水。

    作者大胆、合理、严谨的科学幻想是本书的又一大亮点。陈老师想别人不敢想,让主人公穿越时空虫洞,在时间和空间上跨越到了6500万年的玛雅星上,从而揭示了玛雅人之谜。

    另外作者又大胆设想了主人公在玛雅星上的离奇遭遇:进入神秘的格兰德监狱,经历西格草原巨狼、森林巨蟒、沙漠沙狼,勇救娜多公主等等,真是惊心动魄,九死一生,令人心情跌宕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没有幻想,就没有人类的创造与进步,所以说,谁又能否定陈清贫老师大胆的科学设想呢?也许玛雅星到地球是一个轮回,而地球又到下一个”地球”谁又能否定不是下一个轮回呢?

    正是人类不断的幻想,才创造了一个接一个的奇迹,正是《海底两万里》描写的潜艇,给了人类启发,25年后才真正创建了人类第一艘潜艇,所以我们人类也许就会由着《玛雅星空》的足迹来更好地探索宇宙、拯救未来的地球呢!

    写到此,我百感交集,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它所揭示的道理是全方位的,正如《玛雅星空》,它不尽是一部文学力作,在其中作者的语言魅力,阐述的人生哲理,呼唤人类美好专一的爱情,激励人们探索宇宙的勇气等等都令我们叹服。

    而且它还是一部伟大的科幻巨著,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引领人类走向无限的未来。同时它的成功,也更好地诠释了“一份辛苦,一份回报”的人生信条。

    通过此书,我学到的知识是无限的,正如浩瀚之星空,辽阔而深远。

    作者:李静,联系信箱:727287135@qq.com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天文教科书、好莱坞电影、星际大战、未来世界、时空黑洞、穿梭、惊险、刺激、悬念……等等词语一股脑出现。

    看《玛雅星空》体验何其丰富,一会儿觉得是在看天文学教科书,当然比教科书不知有趣多少倍;一会儿又觉得是在看一部好莱坞科幻大片,时空黑洞、魔星撞毁玛雅星、原始部落、先进的玛雅星球,美女,战胜灾难,拯救,融合了非常多时尚的元素,而且是非常有看点的。

    当我合上书的一刹那,发现了这本书的另一商业价值,故事情节刺激,节奏紧凑,悬念设置巧妙,完全可以拍成一部商业电影,但必须有高超的3D特效,完美的制作班子,不亚于任何一部好莱坞科幻大片。

    同时,也可以制作成动画片,主角的英雄事迹,无所不能,战无不胜,正符合孩子们英雄崇拜心理。因为悬念设置巧妙,吸引人心,真的是老少皆宜。

    整本书的故事是以陈星缘的经历为线索而展开的。陈星缘,求学时期是一个天文爱好者,后来成为宇航员,并且是一个科研教授,在执行“普利修斯”的计划时,机缘巧合地穿越了时空黑洞而来到了6500万年前的太阳系,此时的太阳系有十颗大行星,地球上还是恐龙的世界,遭遇了玛雅太空人娜多。

    对于玛雅星人来说,陈星缘是未来世界的人,因此玛雅星的未来了然于胸,历经苦难,拯救玛雅星的行动由此展开。

    作品中悬念的设置,由衷的让人佩服。

    以我的理解,故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陈星缘在大学结识了来自某个神秘村落的女孩雅雯,两个人都有共同的爱好——天文。在一起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本外国传教士日记,并且在其中发现一个与本世纪有出入的太阳系星系图。为后面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是陈星缘作为宇航员后在执行第一次宇航任务时,遭遇了行星大冲撞而进入时空黑洞,有幸保存了生命,却来到了6500万年前的太阳系,并且遇到了玛雅人娜多,一个酷似雅雯的女孩。来到玛雅星后展开了一系列惊险的自救,从监狱出逃,历尽艰辛,战胜种种人力无法战胜的自然困难,神奇地成功出逃,最终与娜多汇合。

    第三部分是陈星缘与娜多一起动员玛雅星人避开魔星的撞击,逃到地球。

    其中第一部分内容与第二部分中穿越时空黑洞是交叠穿插进行的叙述的。在阅读这一部分时,我深深地被作者丰富的天文学知识吸引,不禁感慨作家真是需要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当然看起来有点费劲,必须集中全部精力才能理解其中的一些专业术语,才能在脑海中汇出形象的太阳系星系图。

    不过当人看得吃力时,作者适时穿插讲述陈星缘的大学生活,让紧绷的神经得到适时放松,这一张一弛之间,不知不觉就看完了第一部分。

    陈星缘与大学同学雅雯在共同探索天文的过程中,在互相交流中把整本书的宇宙大背景(天文学知识)交代了,并且这里埋下了假设魔星撞毁玛雅星才形成现在的太阳系的伏笔,才有了后来遭遇的种种可能。

    这一部分的介绍,让后来的情节有了真实的基础。小说读起来亦真亦幻。

    在看这一部分时,心里想着,如果所有的科学著作都能以这种小说的方式写出来,一定有趣,还好普及。

    第二部分是讲述陈星缘结识玛雅星宇航员娜多后,如何来到玛雅星,如何从玛雅人款待他的监狱出逃,而后与娜多汇合。种种惊险刺激就集中在这一部分。西格草原、迷失森林、食人巨蟒、魔鬼沙漠、沙狼围攻,看这一部分真是欲罢不能,硬是一口气看到他们俩汇合才放心。

    作者在交待他们俩共同到达玛雅星后就失去了联系,让人时刻牵挂着娜多是什么人,她怎么了?同时陈星缘遭遇不信任,会得到什么待遇?进入监狱后,他如何出逃?扣人心弦,让人急着往下看。

    第三部分是陈星缘与娜多如何在全玛雅人都不信任他们的环境中,说服各位逃离玛雅星来到地球。在这一部分中,他们还卷入了塞西亚国的政治斗争,一路被人追杀逮捕,让故事情节更丰富。

    最终,陈星缘趁着魔星撞击的瞬间又穿越了时空黑洞回到了21世纪。地球并没有重演玛雅星的经历,完好无损地悬在宇宙中,让读者又回到了现实中。

    整本书除了丰富的天文知识可学,作者在故事结构与悬念设计上也非常高超,我深切体会了那种欲罢不能地往下看的心情。

    当然。说得再多,都不如一个新浪第三届原创大赛“科幻盟主大奖”获奖作品这个奖项来得有说服力。

    作者:王圆圆,联系信箱:46627486@qq.com

    ——陈清贫最后絮语:以上,选自陈清贫写作培训班第五期第一课后的作业。《玛雅星空》是本人2009年出版的一本科幻小说,依托“行星撞毁说”而铺陈开来。在写作培训讲解小说的构思、语言及结构时,它是样本之一。所以,需要学员们先期阅读。

    通过阅读,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可以让学员们获得更为直观的印象。这样,到随后的授课时,学员们就会有更深的体会。以上四篇,是其中写得比较好的。

    另外,目前第五期写作培训班刚刚开班,名额尚未满,欢迎喜爱写作、有心提高的朋友积极参加。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