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四期学员:我们读老师《玛雅星空》二

(2011-09-08 18:00:42)
标签:

第四期

教战

写稿赚钱18技

写作培训班

玛雅星空

陈清贫

文化

分类: 科幻篇玛雅星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玛雅星空》我是一口气看完的,首先说几句最直观的感受。作为一名新的硬科幻迷,这本书显然不能让我过瘾,全文用了大量笔墨描写爱情,“幻”偏多,“科”相对偏少。

    并且,描写爱情的笔触充满了异域风情,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描写直观而情感热烈,非常明朗,而不像我看惯了的传统笔法,含蓄、内敛。

    其次聊聊故事本身。无疑,提丢斯—波得定则对科幻爱好者来说连科普知识都算不上。但是作者旧说翻新,雅雯灾星碰撞理论令人震撼,逻辑无懈可击。

    650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行星(魔星)和海王星擦肩而过,摄动海王星向太阳系内层运动。冥王星居然曾是海王星的卫星,留在原来轨道上,其余粉碎卫星则成海王星环。

    魔星一路闯来,天王星、土星、木星依次受到影响,形成如今太阳系的情状。最后,魔星和处在2.8天文单位的玛雅星直面碰撞……部分玛雅星人逃到地球上,创造了曾经辉煌的玛雅文明……

    在我看来,科幻是一种比其他文体更讲究立足于现实,超前于现实的。科幻,就像头顶的星空,就像6500万年前的太阳系,我们可能此生无法触及,但阅读的当下,我们会遥想,我们能思考,已经很好很好。

    很多时候,科幻并不讲求有什么深刻主题,最重要的是能把故事讲好,能引起读者思考。至于思考后的所得,见仁见智。能肯定的是,《玛雅星空》的故事设定,完全值得我们思考。

    最后,说说写作技巧。从故事一开头,我就琢磨上了。于我而言,每每有灵感而将落笔时,总是因没有精巧而引人入胜的开头构思而停滞。久而久之,形成心理惯性,与人谈天说地时能奇思妙想不断,却再不尝试铺写成文,思维愈加碎片化。

    待下了决心要学好写文,再看陈老师《玛雅星空》的开头,我获得了全新的角度——精巧而引人入胜的开头固然重要,但平实中缓步推进,将读者引入故事情节,其实同样精彩。

    故事是从阿城的一句话开始的。几笔即勾勒出阿城能力强、智商高、情商低的形象,与陈星缘的对话中,还不经意间交代了人物、地点、背景,一派行云流水,不见刻意痕迹。

    《玛雅星空》的结尾同样平实而自有精彩。中国人非常喜欢大团圆结局,依此模式,《玛雅星空》结尾该是核爆后,魔星偏移量达到预计,玛雅星赢得两百年喘息时间,娜多来到地球,摆出巨大心形图案迎接陈星缘……固然完满,但并不完美。

    姑且不说核爆后魔星偏移真能达到预计的可能性,单从人物性格逻辑而论,作者已经伏笔并提醒了数次。故事结尾,阿城重修冗余系统后,说话间隐约已带有艾丽丝自吹自擂的词语,并且时不时冒出类似“她肯定比不过我艾……阿城”的话。

    显然,阿城已经具有一定艾丽丝的意识,陈教授的生命在艾丽丝心中无疑至上,她甚至会对娜多充满敌视,这就必然导致阿城启动自我保护系统……最终回到原来的时空,让玛雅星的历史在娜多的时空里继续,历史方才契合,故事方才圆满。

     而故事真正精巧处,其实在于每一章节的结尾处,以及章与章的衔接处。不仅将每一章节结得完美,少了会显模糊,多了则显累赘,而且巧妙引出下一章,每一章都不显突兀,自有其考虑,或烘托交代其上,或伏笔铺垫其下,使得全文整体性极强。

    其实写文时我们也会经常遇到,这个想写,那个也想写的情况,不懂取舍,不懂构思,不懂布局。这需要我以后多看、多想,对比学习才行。

    第四期学员:曾荟颖,邮箱:heqianhui1@gmail.com

    我在朝鲜的三天三夜(朝核危机)

    玛雅,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名字;星空,一个深邃而奇幻的所在,两者的结合,会碰撞出一个怎样奇妙的故事?

    很久没有看科幻小说了,但对神秘的远古文明和浩瀚的宇宙星际,却始终保持着一种神往。陈老师的这部《玛雅星空》,一下子吸引住我的眼球。

    翻开书本,顺着一段段铅字所描绘的壮丽画卷,一气呵成读完时已是深夜。掩卷独对星空,仿佛仍置身于浩瀚星际之中,目睹星球撞击的壮阔与震怖,闻听陈星缘声嘶力竭的呼喊,以及呼吸到娜多袅袅未消的余香。

    故事中所涉及的天文学知识对我而言倒不陌生,陈老师心思巧妙的地方在于以一个极为大胆的想象,将这些宇宙未解难题与人类起源之谜糅合在一起,构筑成一个史诗般的猜想,融入到故事当中。

    而故事的铺陈,也独具匠心,通过一项在太空中的危险使命,与一段在地球上的凄酸回忆,相互穿插着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共同导出了后面的一段跨越时空的星际情缘。

    陈星缘的处境及其对娜多的情感使其很自然地投入到拯救玛雅星的行为当中,而到达玛雅星之后却又卷入到一个个漩涡陷阱里,历经无辜被囚、越狱成功到营救娜多等种种惊险的遭遇。

    通过设置娜多身份这个悬念,作者让我们跟随着情节推演一再陷入迷思和疑惑,最终娜多身份之谜的解开,既令读者恍然大悟,又引出事情背后的阴谋而将故事推向高潮。

    在一次次的逃亡、激战和冒险之后,陈星缘终于成功说服玛雅星的高层开展星际移民。他最终拯救了玛雅的文明,却又失落了娜多。

    一系列情节编排高潮迭起,层层相扣,中间的过渡不着痕迹,彰显了陈老师的文字功力,值得再三回味,细细品读。

    既然是读书学写作,那除了提炼书中精华学习借鉴之外,我也尝试总结书中的不足之处。如果书中对心理刻画做得再精细一点,相信会令人物形象更丰满、更真实。

    例如,陈星缘初次邂逅地外生命那一段,陈星缘在见面前毫无期待与不安的心理似不合常情,而见面后陈星缘和娜多对彼此的生物形象如此相似却居然都无错愕之感,略显失真。

    另外,在成功动员玛雅星人移民地球后,来自6500万年后的地球人陈星缘其实在无意中成了开启地球文明的关键人物,当中如能增加他感悟时空轮回的心理描写,相信会更符合常理,也更让读者遐想联翩。

    悠悠岁月,茫茫星空,相比之下任何人都只是沧海一粟,但通过文字和想象力,我们可以任意在宇宙中驰骋,在时间中穿梭。星汉银河中蕴藏着无限的可能,也期望自己从学习这本书出发,用文字挥洒出无限的精彩!

    第四期学员梁嘉殷,联系信箱:36052133@qq.com

 

    我在朝鲜的三天三夜(朝核危机)

 

    自从1839年美国人约翰史蒂芬斯第一次发现玛雅古文明遗址以来,世界各国的考古学家相继又发现近百处玛雅文化遗址。随着这些遗址的被发掘,一个曾经灿烂辉煌而又神秘消失的玛雅文明跃然进入人类的视野。

    这个神秘的玛雅民族不仅创造了古老的的象形文字和令人叹为观止的巨型建筑,而且还具有无与伦比的数学造诣和精确的天文历法。尤其是在天文历法方面,他们测算的地球年和现代人测算的误差仅为0.0002天,他们测算的金星年与现代人测算的误差仅为7秒。

    这是多么令人难以置信的精确!几千年前的玛雅人怎能有如此精准的计算?不仅如此,他们还创造了一种特殊的宗教纪年法——“佐尔金年”纪年法。

    据说这种纪年法不是以地球上所观察到的任何一种天体为依据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大胆的推测,玛雅人的祖先是以另一个人类尚不知道的星球为依据而制定的这部历法。

    正是有了这种推测,我们再读陈老师的《玛雅星空》时,就会觉得书中关于玛雅星的灭亡和地球上玛雅文明的兴起,在逻辑上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情。

    《玛雅星空》这本书不单是提出了关于玛雅人的起源的推测,而且作者以扎实的天文知识为背景,将其大胆提出的“行星撞毁学说”作为小说主人公陈星缘在宇宙探索中的亲身遭遇向读者娓娓道来。

    让我们在跟随主人公一起进行时空穿越的同时,了解了神奇的“提丢斯——波得定则”和令人耳目一新的“时空虫洞”理论。可以说,阅读《玛雅星空》使我们在感受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的同时接受了一次潜移默化的科普教育。

    如果《玛雅星空》仅仅是一部单纯的科幻小说,那在我们饶有兴趣的读完之后,它可能会和其他类似的科幻小说一道被慢慢混同。妙就妙在陈老师在书中设计了另一条主线,那就是主人公陈星缘的爱情之路。书中陈星缘的爱情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陈星缘在上大学时遇到了志趣相投的瑶族姑娘雅雯。在这一阶段,陈老师通过对陈星缘细腻的心理描写,将一个聪明好学,单纯的有些笨拙的青年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又通过陈星缘的眼睛,为我们刻画出一位智慧美丽清纯的瑶家少女。陈老师将陈星缘和雅雯的感情发展设计在二人共同研究传教士笔记的过程中。

    整个恋情的发展,虽没有现今小说中常见的风花雪月,但他们这种建立在共同爱好和共同志向上的爱情却犹如出水的青莲,显得愈发真诚纯净。如果他们二人的感情就此顺利发展也就不会有后面跌宕起伏,催人泪下的精彩故事了。

    于是就在读者为了陈星缘刚刚品尝到爱情的美好而欣慰时,陈老师却笔锋一转,让柔弱的雅雯死在了遗留的少数民族的陋习下。我想,读到此处会有多少人为星缘和雅雯的爱情扼腕叹息呀!

    痛失初恋情人的星缘最终得以实现两个人的共同理想,终于成为一名宇航员。在执行一次星际宇航任务时,陈星缘的宇宙飞船遭遇了时空虫洞,穿越时空来到了6500万年前的玛雅星球,并且遇到了玛雅星球上的公主娜多。

    在娜多的身上,星缘看到了初恋情人雅雯的影子。一时间隐藏在星缘心中多年的深爱喷涌而出,而娜多也被星缘对初恋情人的忠贞不渝深深打动,最终使来自不同时空的两个人倾心相爱。

    在陈星缘的第二部分爱情故事中,陈老师还穿插了一个个扣人心弦,惊险刺激的冒险故事:逃离格兰德监狱,逃生西格草原,走出原始森林,冷漠的狱警,狡猾的草原狼,恐怖的食人树,悚人的巨蟒,读者仿佛是在看一部部震撼的美国大片一般,禁不住屏气凝神和星缘一同经历着重重惊险。

    当风雨过后终于得见彩虹时,星缘和娜多为了拯救玛雅星球,牺牲了他们的爱情。通过书中陈星缘与志同道合的两个女子的爱情故事,陈老师也许想告诉我们,永恒的爱情是建立在共同的事业上的,同时共同的事业又促成了爱情的永恒。

    附记:接到陈老师邮寄来的教材时,正是我患过敏性结膜炎最厉害的时候。那时,每次只要我上网或看书时间稍长,眼睛里仿佛进入了小米粒一般,涩涩难忍。所以只好一该以往读书一气呵成的习惯,断断续续的读完了本书,尽管期间还要不停的上眼药水,但当我读完这本令人荡气回肠的《玛雅星空》时,还是觉得很值得的。

    老师写的另一本《写稿赚钱18技》,也是一本值得我反复研读的好教材。虽然我当初报写作班的目的,并不是奢望能发表,仅仅是为了将来能指导女儿的作文时能游刃有余,但我还是从中学到了许多非常有益的技巧。在此,对老师的倾力付出,表示深深的感谢!

    作者:马丽娟,联系信箱:273730801@qq.com

 

    我在朝鲜的三天三夜(朝核危机)

    初读《玛雅星空》,我想到了那本厚厚的《穆斯林葬礼》。我想,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和这本书一样,结构和内容达到了完美的契合。

    《玛雅星空》的第一章以倒叙开始,叙述现在;第二章又回到主人公的大学时代,完全与现实感脱节。于是,就吊足了人的胃口。我不得不说,我自己是极喜欢这类结构的,虽然很好笑地说,我是跳着章节读的。

    原本以为,这种结构会贯穿全书。但是,事实上不是。到了第26章,随着雅雯的死去,文章结构开始转入正常的结构,以一个一个的场景串联整书,每一个场景都像是一个小的探险故事,看起来是极酣畅淋漓。

    但最让我感觉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里的丰富想象力。

    我想,古往今来,人类最缺乏也是最宝贵的东西应该是什么呢?当然会有很多,但无疑,想象力会名列其中。

    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如今的飞机、高铁、电视、电话;没有想象力,就没有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现在看看,这样的想象力是多么惊人);没有想象力,如今的电视剧市场就只能靠被大家骂得狗血淋头的翻拍剧支撑;没有想象力,刚刚飚红的大二女生HOLD住姐就不可能在中国刮起这么大的HOLD住风。

    没有想象力,我们的生活就会味同嚼蜡,更不用说科幻文学了。

    同样的,没有想象力,《玛雅星空》应该就是一本爱情故事小说,再也无法和“科幻盟主”四个字扯上关系。

    从我的角度看,最能表现本书想象力的是书里对恐龙灭绝的解释。这也是我看完这本书后,感觉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从令人信服的提丢斯—波得定则和人们对小行星带来源的疑惑开始,到玛雅星的发现,再到魔星撞击玛雅星,从而转到地球被陨石撞击致使恐龙灭绝。读完这本书之后,这个过程在脑中清晰地呈现出来。

    虽然爱看科幻电影和科幻文章(《科幻世界》),但我对天文知识知之甚少,所以对所谓的硬科幻很不感冒。但是,这本书我是看懂了,而且看完之后感觉很兴奋。我好像又懂得了一些知识。即使这个过程并不是事实,但作者起码能自圆其说,而且我感觉解释得相当成功。喜欢这样稍微带一点“软”味道的硬科幻。

    另一个能充分展现作者的想象力的地方应该是书的后半部分的探险场景。从推罗帝国到地狱般的格兰得,从食人巨树到森林巨蟒,读罢之后,你不得不佩服作者在这方面的想象力。

    还有一个让我喜欢的人物就是机器人阿城了,这个阿城也是想象力的产物。到了书的后面,竟然也有女孩一般的性格和思维,更难得的是她的衷心护主。

    当然在书中还有其它地方也充满想象力。我不得不问自己,什么时候自己才能有这样的想象力呢?

    当然,书中也会有一些小瑕疵,比如貌似不合本书氛围的香艳场景、雅雯的死法(个人感觉死得太突兀)、男人意淫式的美女情结和英雄主义(里面的女人同时喜欢上男主人公或男主人公一个人拯救地球,当然,这好像在所有小说和电影电视剧都容易犯的毛病,咳,陈老师莫怪)等。

    但,如果没有这些瑕疵,这本书就会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又岂止是流芳百世?那是千世万世了。

    总体而言,我想,独特的结构与丰富想象力的完美融合正是本书的成功之处,同时也是吸引我读下去的最主要的原因。

    作者:王旭,联系信箱:51400259@qq.com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