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清贫
陈清贫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135
  • 关注人气:12,3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财富一招鲜:吃我的火锅不上火

(2007-03-04 19:55:51)
分类: 陈清贫散文系列

财富一招鲜:吃我的火锅不上火

 

  重庆号称“中国火锅之乡”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2月为止,在重庆已经登记注册的火锅店竟然高达10000多家!因为僧多粥少,经营方式大同小异,这么庞大数量的火锅店中,真正能生意红火,常年赢利的屈指可数。但是,有一个打工汉却出“奇”制胜,凭借“一招鲜”而打遍天下,最终一举创造了重庆火锅界的奇迹,几年间就变成了千万富翁!

 

  那么,他是怎样做到的呢?近日,清贫及本刊记者小叶独家专访了这位名叫余勇的火锅奇才。

 

  积极自救:我要火锅吃了“不上火”

 

  1965年1月,余勇出生在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镇的一个小村,他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一家人的生活十分艰难。余勇8岁那年,就一边带着弟妹们上学,一边去村口的小河沟淘煤渣,为父母分担生活的重担。

 

  16岁那年,余勇父亲的眼被厨房的浓烟熏伤了,只能模糊地看两米以内的事物了。余勇看着父亲很是心疼,初中毕业的他,当即决定弃学外出闯荡,以让父母和弟妹们生活好过些。

 

  于是,余勇揣着母亲给他的10多元皱巴巴的钱来到了重庆。他每天天不亮就到朝天门码头去买水果,然后挑着水果走街串巷地叫卖。这样一天下来,他能挣3、4元钱。一个月下来,可以挣30多元钱。

 

  到了1983年,火锅在重庆已经渐渐红火起来,而毛肚、鸭肠等正是烫火锅的极品,所以需求量极大。余勇随即果断地决定:卖毛肚!于是他每天早早地来到朝天门码头、望江宾馆等地,等待船只靠岸,然后向挑牛肉的人购买。由于大多卖牛肉的人根本不知道毛肚在火锅店里已是一道主菜,所以,余勇常常只花几角钱就能买一斤毛肚,然后再以五六倍以上的价格卖给火锅店。

 

  慢慢地,余勇发现,到朝天门码头倒卖毛肚的人越来越多。有时,几个人争抢一个毛肚,而余勇年纪小,往往抢不赢,怎么办?余勇只好开动脑筋寻觅更好的商机。有一天,爱学习、勤思考的他脑中突然灵光一闪,为什么不到屠宰场去收购毛肚呢?除重庆外,其它地方都还没火锅店,可照样有屠宰场,而且每天照样宰杀很多牛,那就肯定有很多毛肚卖不掉,价格肯定更便宜!

 

  余勇开始四处联系屠宰场,想把生意做好做大。那些日子虽然辛苦,但余勇坚持不懈地努力着。到他19岁那年,他已成功地为自己创造了3万多元的财富。随后,他抱着这来之不易的血汗钱回到父母身边,在家乡修建了第一栋砖瓦房,也实现了不让父母住满是烟子的屋子的夙愿。房子修好的那一刻,余勇望着天空笑了,他紧紧地握着拳头,高喊:“我做到了!”

 

  安顿好父母,没有后顾之忧的他又回到重庆干起了收购毛肚的老本行,积累资金便与以后做大做强。经过四、五年的摸爬滚打,余勇赚了20多万元,在那个年代他成了名副其实的有钱人!可余勇并不满足,他慢慢觉察做毛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相互间的竞争使得利润越来越薄,余勇又开始寻思另外的商机。

 

  经过一番努力,余勇又赚了20多万元。

 

  有了启动资金后,余勇“有想法”了!1992年上半年,余勇一边经营毛肚生意,一边在重庆万豪酒店旁开了一家“黑天鹅”火锅店。由于火锅店的原材料都是自己供应的,价格方面就比别人便宜,再加上他勤劳、能吃苦,所以最初生意异常火暴。然而,后来由于“黑天鹅”火锅店旁要修一家酒店,施工队天天在旁边放炮,弄得灰尘满天飞,余勇的火锅店再少有顾客光临了,他最终不得不关门停业。

 

  此后,余勇在重庆先后开过两家公司,但因为不善经营,不仅都先后停业,还负下了20多万元的债务。因为债主天天上门讨债,1995年下半年,东躲西藏的余勇来到杭州打工。先在萧山宾馆水上餐厅做了餐饮调料师,此后的3年间,在江浙一带到处打工的他只要一赚到钱,就寄回家还债。尽管如此,他始终没有放弃有朝一日在“火锅店”东山再起的梦想。

 

财富一招鲜:吃我的火锅不上火

 

  1999年下半年,债还得差不多的余勇回到了重庆,并很快筹集资金在重庆三元路开了一家“奇”火锅店。“奇”的谐音是“7”,所谓“七上八下”是也。开业后,“奇”火锅的生意最初也红火了一段时间,但随着重庆火锅店的越开越多,他的火锅店也只是维持了。

 

  2003年年初,因路面要重新修葺,“奇”火锅店搬迁到了两路口。而此时的重庆,火锅店早已遍地开花,整个行业的经营利润已经变得非常微薄了。怎么办?继续勉强维持等于慢性自杀;可关掉另寻出路吧?已有“火锅情结”的余勇又心有不甘。一天晚上,余勇来到店门前招呼顾客:“欢迎你们来吃‘奇’火锅!”一个顾客突兀地问:“‘奇’火锅,‘奇’在哪儿?”余勇久久地愣在原地:是啊,究竟“奇”在哪里呢?从这时起,余勇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找到一个真正的“奇”招,使火锅店的生意长盛不衰呢?

 

  一天上午,余勇拿起一本百科知识全书翻看着,很快他就被其中的两个小故事吸引了。一个故事是:德国有一家叫BISZET的公司无意中发现,人们通常会把几块钱的面包、蔬菜放进冰箱,却任由价值不菲的面霜在浴室里饱经风霜。于是,他们立即投入精兵强将,耗时两年,终于研制成功了一种放置、使用均很方便的“浴室冰箱”。由于满足了一部分消费者的需要,“浴室冰箱”一经面市即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大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而另一个故事是:中国的海尔公司也有与德国BISZET公司异曲同工的创意。

 

  1998年,四川农民在“315”投拆时反映,海尔洗衣机质量不好。原来,农民们不仅拿它洗衣服,还用它洗土豆、地瓜。结果发现泥巴糊糊将下水管堵死了。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听说后,果断拍板,开发出一种出水管粗大的洗衣机,既可洗衣服,又可洗土豆和地瓜。海尔公司经过市场调查,最近又生产了一种洗虾机,每3分钟就可洗两公斤龙虾,投放市场后,很受餐饮业经营者的欢迎。

 

  从这两则故事中,余勇意识到,这两家公司都是在立足于本行业的基础上,从 “盲点”中觅得了商机。从而在同行业中拔得头筹。虽然,这很值得余勇面临困境的火锅店借鉴,可他却一时想不出市场需求的盲点到底在哪儿。

 

  2003年3月的一个晚上,余勇请儿时的几个伙伴吃饭。没想到朋友一看到火锅就嚷道:“昨天才吃了火锅,嘴上长满了泡,怎么吃?”余勇大脑中突然灵光一现,不禁大叫了一声:“有了!”吃火锅上火——这是所有吃火锅店顾客都头痛的问题!如果我能让顾客天天吃火锅还不上火,这,不就是一“奇”吗?!这不就是“突破传统,创新求变,另觅商机”吗?!

 

  巧打“贴心”牌:“奇”火锅开遍全国

 

  余勇着手改进火锅。他想:把清热解毒的中草药熬成水,调到火锅底料里,不就可以不上火了吗?可怎样加才能不改变火锅的品味呢?该加哪些草药进去呢?

 

财富一招鲜:吃我的火锅不上火

 

  那些日子,火锅店一打烊,对中草药一窍不通的余勇到图书馆借阅大量的医药书籍,然后又去请教了好几位医学专家,向他们虚心求教哪些药材可以食用,哪些药材可以达到清热、降火的目的。

 

  经过近一个月的学习、求教,余勇决定将黄连、通大海、子疏、甘草、大黄、决明仔和金银花等药材按一定的比例熬成药水,再加到火锅底料里。当晚,余勇尝了一口底料后,发现味道有些苦。

 

  虽然第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但是余勇并没有放弃,每天下午,他都要在店里用中药配火锅底料,然后自己慢慢品尝,但是效果都不理想。余勇心想,现在流行保健食品,我这也算是“保健”火锅,总该有人喜欢吧。于是,他将自己发明的底料给顾客“品尝”,并事先说明了药理和功效。

 

  没想到一个女顾客尝了味道后,当即就皱起了眉头:“你这是什么呀,让我们吃药吗?我拿钱不是来吃‘苦’也不是来吃‘药’的,还是换原来的底料吧!

 

  余勇只得重新尝试。由于反复的调味和品尝,余勇的嘴边都长满了水泡,还经常腹泻。他的妻子看不下去了,埋怨道:“你这样做,不仅浪费药材,还牺牲自己的健康,何苦呢?”余勇听了不觉有些伤心,连妻子也不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啊!

 

  一天晚上,余勇又熬了一锅火锅底料。他自我感觉不错,就赶紧端回家叫隔壁陈大爷品尝。陈大爷吃了后对他说:“小余啊,你可真是热情,请我一次又一次地吃火锅……恩,没有上次苦了,但药味还是不太好闻。”

 

  余勇无奈地笑笑,加入火锅的草药中有黄连,怎么会没有苦味呢?那么多药材加进去,又怎么能没有药味呢!怎么办?药材多了苦,少了又没清热的效果;而药味似乎只能靠香料来掩盖,但香料多了火锅就不好吃了,少了又压不住苦,看来只能慢慢地调试了。

 

  在余勇的不懈努力下,半年多时间里,他调剂了500多种火锅底料,经过500多次地品尝、研究,最后终于熬制出了药效不失、品味奇佳的“不上火”火锅底料。

 

  随后,余勇把调剂好的底料正式运用到“奇”火锅店,这天晚上,余勇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坐在顾客旁边的一张小椅子上,他想听听顾客最真实的声音。席间,一个小男孩说道:“妈妈,我还想再烫一块毛肚!真好吃,一点也不辣!”孩子的妈妈也纳闷地说道:“是啊,我也觉得今天这火锅不燥不辣!不像以前,吃到中间就觉得口干舌燥,还肚子疼……今天这火锅味道鲜、香极了!”

 

  听到这里,余勇忐忑的心总算安定下来了。他放眼望去,店里30多张桌子都已经坐满了顾客,而每位顾客的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嘴里都在议论着今天火锅味道的不一样。看着自己的底料“出手不凡”,听到顾客连连的赞叹声,余勇心里乐开了花!

 

  2003年底,余勇带着他的“不上火”火锅底料参加了“2003年雪花啤酒餐饮大赛”。余勇把重庆电视台生活麻辣烫节目主持人祝云清、中华食文化研究会会长唐少波和全国烹饪大师张正雄等评委请到“奇”火锅店,品尝他调剂的“不上火”火锅。评委们问道:“有什么特点吗?”余勇笑道:“奥妙全在锅里!”

 

财富一招鲜:吃我的火锅不上火

 

  唐少波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竖着大拇指夸道:“鲜、香、麻、辣、嫩、脆、烫、爽、靓,都有了。”大汉也连声赞叹道:“以前吃火锅,吃到一半就觉得口干舌燥,今天感觉全身通畅!”余勇在一边笑了,他似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第二天,余勇依然请评委们吃火锅,而不说话。评委们都好奇地问:“怎么就让吃,也不解释你这火锅的特点呢?”余勇笑道:“你们今天吃了,我再解释。”评委们再次品尝“不上火”火锅,都觉得这火锅不温不火,恰到好处。而且,吃火锅第二天容易出现的难受、腹痛、肚涨、上火等症状,当天一个也没出现!

 

财富一招鲜:吃我的火锅不上火

 

财富一招鲜:吃我的火锅不上火

 

财富一招鲜:吃我的火锅不上火

 

——清贫和余勇合影留念。

 

  当评委们都表达了自己的惊奇后,余勇才笑着告诉他们:“我在火锅底料里,加了由适量的中草药熬成的汤料,使之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所以你们吃了不觉得口干舌燥,肚子也不疼,更不会上火,嘴上也不会起泡。”评委们顿时对余勇刮目相看,火锅好吃但就是容易上火,因而解决这一难题成了众多经营火锅的经营者最棘手的问题。如今,却被这名不见经传的余勇给攻破了!

 

  果然,在这次餐饮大赛上,余勇调配的“不上火”火锅底料获得了“最旺人气奖”和“绿色营养奖”两项大奖,而余勇也如一匹黑马杀入了重庆火锅界的领先行业!随后,“奇”火锅凭着“突破传统,创新求变”的经营模式,凭着味道香辣可口和不上火迅速闻名全国。接着,余勇乘胜追击,在大坪、渝北和沙坪坝连开6个直营店。他又运用加盟联营、技术合作的方式,把“奇”火锅的牌子迅速推广到全国各地,迄今已有280多家联营店,8000多名员工。如今余勇领导的“奇”火锅,已经跃居重庆火锅界前5名。

 

  显然,余勇的“奇火锅”在重庆火锅市场已经出现饱和、行业竞争空前激烈的情况下,另辟蹊径,开发出了火锅新技术、新口味,一举解决了困惑火锅界多年来的难题,最终把火锅市场这块蛋糕做大了。他的成功经验启迪我们:在对某一事物寻求认识上的突破,把某一行业普遍存在的敏感难题和客户的潜在需求转变为现实的商机,往往是投其所好,出奇制胜,把事业做强做大的有效“招数”!

 

  作者:陈清贫、叶兆红,联系QQ:14628839

 

  附录:重庆奇火锅公司总部电话

 

  023—63817777 /68730777   重庆奇火锅网址:www.cq777.com

 

财富一招鲜:吃我的火锅不上火

 

财富一招鲜:吃我的火锅不上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