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万个电信套餐,4万个陷阱

(2007-09-16 00:39:43)
标签:

人文/历史

4万个电信套餐,4万个陷阱

 

文:澶啸

 

自6月份起,各省市共有超过4万个夸大优惠、资费不透明等形式的电信资费套餐得到清理。这些被清理的资费套餐包括未明示最低消费金额的“神州行畅听卡”、存在网内外差别定价的“神州行大众卡”、“如意通”等。信产部联合国家发改委于今年5月宣布,用半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对现行电信资费套餐进行全面清理,最终检查结果将在10月底公布。(《上海证券报》9月13日报道)

 

电信业竞争之中层出不穷的资费套餐问题,终于有人来治理了,尽管治理来得有些太迟太迟,但终究聊胜于无,治理终归要不必不治理好。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如果不是信产部公布数字,恐怕人们还想不到,多如牛毛的各种电信资费套餐究竟有多少,4万,还不过是已经查处清理的,没有查处与清理的还有多少,正在改头换面出现的又有多少,或者说,查处之后,又产生了多少新的资费套餐,这些问题,恐怕消费者们就算是绞尽脑汁,也难以想得清楚。

 

所以,仅仅发现一个查处一个,还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电信业的各种资费套餐之所以层出不穷,一是由于各大电信服务商的竞争激烈所致;二是由于有关部门对于电信收费一直缺乏一个明确有效的法律法规制约;三是相关管理部门对于下属的管理,只限于水过地皮湿式的查处,而无法从根本上治理电信业各种套餐滋生的土壤。

 

显然,对于电信业现存的数以万计各种资费套餐,信产部是要负首要责任的。身为电信业的管理者,身为电信业各种法律规定的制订者,信产部的管理是松懈的,缺乏效率的,同时其处罚也大都是走马观花式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样的行政治理模式,注定了信产部不可能抓住电信资费套餐如同雨后春笋般滋生蔓延的命门。

 

此外,类似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管理部门也是难辞其咎的。在高度垄断的电信行业中,竞争激烈并非是坏事,合乎市场规律的竞争,只会有效地促进各大电信营运商的服务质量,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与管理水平。但若是正常的竞争沦为恶性竞争,正当的降低资费竞争变成了最终的互比玩花活式的竞争,这就已经不是竞争的范畴,而变为赤裸裸地向消费者变相圈钱的运动。显然,这样的变相圈钱行为严重地侵犯了消费者的利益,使得电信行为的各种收费成为千夫所指。

 

回到电信资费套餐丛生的问题上,4万个电信资费套餐,犹如4万个人为设置的陷阱,给消费者的正常消费制造了莫大的障碍,使得他们在不知不觉之间落入到电信运营商精心设置的陷阱之中,这样的行为,显然有欺诈之嫌。

 

当下,中国的电信行业还处于高度垄断的阶段,笔者以为,正是这种高度垄断导致的巨额利润的获取是如此轻易,才导致相当一部分运营商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以欺骗消费者的方式疯狂圈钱。要想真正治理这一行业中经久不衰的资费套餐问题,恐怕惟有全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让更多的国企之外的运营商加入到竞争行列,才会使电信业的竞争由无序变为有序,由无理变为有理。这方为市场经济的精髓与要义。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07/0913/06/3O8IKFG30001124J.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