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考研降温”彰显就业理性

(2007-01-22 09:01:45)
分类: 新闻评论
“考研降温”彰显就业理性



·2007-1-22 2:09:33·来源:河北青年报·浏览: 17 RSS
  持续多年的考研热在今年似乎没有进一步“升温”。2007年全国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报名人数与上年基本持平,在上海、重庆等地甚至有所滑落。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说,考生群体对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选择趋于理性。(1月21日新华网)

  考研“降温”了,这是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甫一开始的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显然在向整个社会释放一个再强烈不过的信号,人们对于就业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对考研本身的关注度。这一方面说明,当下的社会大学毕业生们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期;另一方面也说明,人们对考研之后的就业前景,也在慢慢下降。

  事实上,有了研究生最终甘当保姆的先例,恐怕足以让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开始全面考量考研的最终价值。此外,在一些地区,一部分企业在招聘时,宁要本科毕业生,也不要研究生的新闻报道,也足以打击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继续考研的热情。

  当然,更为严峻的事实还不在于研究生们毕业之后,究竟能干什么的问题,而在于由于大学毕业生的供大于求,导致现行的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时,变得越来越挑剔,招聘的条件也越来越苛刻。而在一些研究生科目的设置上,本身又与社会需求脱钩,这也导致了人们对于研究生毕业之后的就业前景持一种理性加审慎的态度。

  其实,考研“降温”并非是件坏事。只是说明在经历了就业压力越来越放大的事实之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重新审视考研的终极目的以及考研的就业预期。某种意义而言,虽然这种理性是社会就业压力所致,但从大学生们的自主选择我们不难看出,考研至上的思维正在被理性就业的思维所逐渐取代,我以为,这样一种思维的转变,显然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诚然,从总体而言,研究生整体的收入要比大学毕业生更高,这是因为从本质而言,研究生创造的价值也高于大本学生,这也是为何即使考研“降温”,今年依然有128万人挤上考研的“羊肠小道”的根本原因。但考研的突然“降温”,的确应该让众多依然沉迷于通过考研解决就业出路的考生们冷静思考。在就业与考研之间,本来就该有个理性的平衡点存在的。而考研的“降温”,只不过是向这个平衡点更接近一步而已。

作者:王毅 版面编辑:鲁开盛 网络编辑:石嵬
http://www.hbqnb.com/Html/show/2007-1/22/021010243.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