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机会平等是每个考生的权利

(2006-06-24 00:30:09)
分类: 新闻评论
机会平等是每个考生的权利

文:王毅

“我们要把机会留给人才,不能让财富因素过分地影响人才的培养。”香港中文大学教务长、校长助理苏基朗教授说。苏基朗教授在2004年12月就任教务长一职。从2005年开始,香港中文大学开始参加内地的统考。与原来的招生方式不同,香港中文大学取消了面试。(《中国青年报》6月22日报道)

无论从何种角度看,面试都是考核一面学生综合素质的最佳方式,但香港中文大学却出于让考生机会平等的目的,而不再采取面试的办法,这无疑令人在惊讶不已的同时,又深感敬佩。

仅就考试的范围来讲,面试无疑是一次保证考试公平的试金石,所以时下面试成为许多学校招考不可或缺的程序之一;但面试体现的,不过是小范围的公平,更大的公平,其实就是苏基朗教授所言的机会公平——让考生不至于因为家境的窘迫而失去了面试的机会。

保证考生的机会公平,无疑是香港中文大学取消面试的最佳理由。事实上,机会的公平,也恰恰抓住了教育公平中最根本的问题。如果每个考生,都不会由于家境、身份、地位的差异而影响到其本应有的就学机会,这才是不输在起点上的公平,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平。

所以,我们更应该记住苏基朗教授的下面这段话:“取消面试是一个反思。我们希望尽量做到机会公平,不能因为面试把大部分人排除在外。我们要给更多人,尤其是家境贫困的学生以机会。我们是办教育的,目的是要改变学生的一生。那些小地方来的穷学生,他们的一生会被我们改变。因此,把资源投到这里最有价值。”

诚如苏基朗教授所言,这种别出心裁的思维方式的确有些另类,至少这种思维方式与内地相当一部分大学见钱眼开、惟利是图的功利念想是背道而驰的,但显然,在苏基朗教授的观念中,大学应该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到优质教育的平台,而不仅仅是那些有钱人子弟的安乐窝。

让教育的阳光温暖地照在每个人的身上,特别是照在那些贫困地区的人的身上,这其实才是至高无上的教育理念。让每个考生都在大学的门槛面前拥有最初的平等入学权利,还有什么比这一观念更能令人感受到教育普济天下的强大力量吗?

相比于香港中文大学颇有些另类的举措,我们内地的高校,以及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们是否会有所启发呢?让每个人都不输在起跑线上,这不正是教育穷尽一切所想要达到的终极理想吗?机会平等是每位考生的权利,这话谁都明白,但能践行到香港中文大学这种境界的,又有几所高校呢?

新闻链接:http://zqb.cyol.com/content/2006-06/22/content_1424696.htm
本文发于昨日现代金报与信息时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