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新闻评论 |
切勿轻言“齐二药”一案原因查明
文:王毅
齐齐哈尔市昨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亮菌甲素注射液假药案的调查结果:造成该事件的原因系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在购买药用辅料丙二醇用于亮菌甲素注射液生产时,购入了假冒的丙二醇。目前,贩卖假丙二醇的嫌疑人王桂平已被江苏省公安部门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新京报》5月15日报道)
齐二药假药案一经披露,令国人震惊不已。昨天,国内各大媒体均刊发了题为“齐二药假药产生原因查明”的文章,似乎表明造成假药案的原因已经找到。但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齐齐哈尔便单方公布自己清查的所谓原因,怎么看,也更像是在推脱自己本应承担的责任。
假药案究竟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在同一天的《新京报》有如下报道,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科主任高志良介绍,目前已有4人因注射此药导致肾衰竭死亡。除此之外,还有6位使用了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的患者正在抢救,其中3位生命垂危。
从已经造成和正在造成的后果看,“齐二药”一案犹如潘多拉的盒子,一经开启,引发的祸患恐怕已是难以想像。
原因出在哪些地方?有媒体总结:从“齐二药”的原料把关,到生产丙二醇的江苏省中国地质矿业公司泰兴化工总厂的原料使用,再到国家药监局药品监管,在这三个环节上,都出现了明显的漏洞。这当然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巨大黑洞,但在“黑洞”的内外,显然还潜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如果从这个角度反观齐齐哈尔方面匆匆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未免显得有些操之过急。
譬如,如此一件惊动中央的人命大案,怎能草草地将事故原因归罪于假冒的丙二醇身上?再譬如,在采购、制药、监管的三个环节上,都有哪些人员严重渎职?又或者,在监管层层不设防的背后,又隐藏着多少个人利益?更进一步看,又会有多少人因此获罪?有关方面又会从惨痛的教训中做出怎样的制度修订?
在这些问题没有找到明确答案之前,便仓促地宣布“齐二药”一案的原因已经查明,难道不正让我们看到了某些当事人的心虚胆寒吗?
四条人命已经因此殒落,还有六条人命正在抢救之中,还有多少人处于“齐二药”开启的潘多拉魔盒的笼罩之下尚不得知,“齐二药”一案以如此惨痛又极端的方式向公众展示了药品生产、流通、监管过程中存在着的诸多致命弊端,不禁令人在惊恐之余又扼腕长叹。
医药兹事,人命关天。这话,已经不知重复了多少回,但为何每每都以这样一种极端残酷的方式裸裎于人们的面前?从这个层面观之,“齐二药”一案待查的和要查的,远不止于简单的丙二醇的问题。轻言“齐二药”一案原因查明,既有推脱责任之嫌,更是对那些生活在“齐二药”阴影之下的生命的极大不敬。
对“齐二药”的彻查远没有到查明之时,只不过才刚刚开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