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路思语 |
一早到教育局去听说课,今天有23个小学语文老师参加“走青春路
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有些老师的准备比较充分。将整册课文中认为重点的课文都提前找了相关资料打印好,然后在抽到课后一个小时内进行添加删改。凡是这样准备的老师,说课过程中比较流畅,读的痕迹比较明显。
也有的老师在抽课后现场准备,这时候,老师们特别需要整体着眼,思路清晰,构建好整个说课的框架。要弄清楚这样几个问题:说什么,怎么说,为什么这样说。
说教材(内容特点、表达特点,要找全找准,分析透)、说学情(了解学生已有语文学习基本功、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点,以学定教)、说学习目标、重难点、说教学步骤。
说什么,让听者知道说者说课的脉络。
怎么说,让听者明白说者的设计思路。
为什么这样说,让听者晓得说者的理论素养和设计意图。
有些老师不明白什么是“说”,一屁股坐在凳子上,不与听者有任何交流,目光不交流,语言不交流,自言自语读完为止,这样的说课让人犯困:)
有的老师说课总想面面俱到,将听者当成了学生,整个一上课过程,没有概括力,所以不能抓大放小,结果是十分钟根本不够用的。没讲完就被叫停了,很遗憾。
有的老师纲目不清,说了这一点忘了后面说什么,支支吾吾。
所以,列一个说课提纲,抓住重点,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课标和学段特点,说清楚重难点突破的环节就很重要。要在短时间内抓住听者的心。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就是表情——微笑,平视听者,目光交流。语调富有变化,该说当说,该课堂教学语言马上要换好频道,投入到说课过程中。高分也是这样赢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