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田径等级标准----男子篇
(2009-08-31 17:51:15)| 标签: 杂谈 | 分类: 运动 | 
中国田径等级标准有运动员等级标准,可以称为是专业标准,分为国际健将、健将、一级、二级、三级,少年级六个标准;另外还有田径锻炼等级标准,把它称为业余标准,分一级、二级、三级三个标准,并分为四个年龄段:29岁(包括29岁)以下、30—44岁、45——59岁,60岁(包括60岁)以上。从趋势上看,专业的标准逐渐提高,业余的标准越来越宽。
由于大家都是业余长跑爱好者,这儿只讲长距离的等级标准。男子马拉松的三级标准——4小时,实在有些偏低,说多就过分了。根据北马成绩看,估计全国业余跑达标者三千人左右,甚至更多,从我国参加马拉松跑的人数看,达标比例会很高的。二级标准——3小时10分,有些天赋又经过阶段训练者,达标不算很难,达这一标准的人也不在少数。一级标准——2小时34分,非有天赋者可能,绝大多数都是望尘莫及。
从男子5千米和1万米看,前者三级标准——17分40秒,后者三级标准——37分,这是很难达到的。另外这两个距离的二级标准分别为16分10秒、34分,对于业余选手,能达这一标准的基本就没有了。
谈上述观点,只是表达运动员等级标准的可比性。马拉松和5千米、1万米的标准如此之大,如何制定出来的,就不是我们讨论的了。只是有个标准,又能达到,还是令人有些兴奋的。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