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季心理疾病多发

(2009-05-08 08:42:20)
标签:

健康

分类: 养生

春季易患哪些心理疾病

心理专家介绍,春天的气温变化较大,天气湿度的改变,人的内分泌系统出现失调,导致人的意志、情感、行为出现异常。春季最易患的心理疾病有焦虑症、抑郁症和慢性疲劳综合症等。

抑郁症主要表现为,莫名其妙的烦躁不安,对任何事情无兴趣,日常活动也做得很勉强,经常失眠,有消极、自杀的念头等等。而慢性疲劳综合症则表现为:身体上的疲劳、出现紊乱状态、情绪紧张、疲惫等。

心理专家说,还有的人身体不舒服,食欲下降、拉肚子,出现不典型症状,但又经常变化,反复检查却查不出是什么病。这种情况,应该考虑到是由心理冲突引起的。其实,来医院看病的,完全是躯体疾病的只占1/3,有1/3的人主要是心理方面的问题。伴随生理的症状,是由心理引起的叫心身疾病。还有1/3有躯体疾病伴有情绪障碍的叫身心疾病。

专家建议注意心理调节

其实,身心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任何疾病,如果对患者身体和心理同时治疗,对疾病恢复是很有利的。因此,除了用药物治疗外,主要是心理调节。应多向亲友倾诉内心的感受,表达过程就是情绪宣泄的过程。

当患者发现自己陷入一个比较低落的情绪当中,要有意识地把自己从不良情绪中引导出来,通过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如体育锻炼:爬山、跑步、打球、散步等,也可以回忆一些过去闪光、愉快的场景,看看自己过去的照片,自我欣赏,多回想,多与人沟通,有意识地自我引导,这也是一种自我治疗的方法。

专家建议:无论是生理疾病还是心理疾病,人们都要注意日常保健。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其次,提高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避免各种刺激因素。

人们还要学会放松、调节自己,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及时释放压力。平时多和朋友聚会,多与人交流,多运动,待人要宽容,要有爱心,多参与社会活动,因为人际交往对人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是培养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

如果发现自己浮躁、乏力、心绪不宁这些症状长时间持续,必要时应尽早看心理医生,以便及时进行预防。

 

相关链接

异常行为不一定是“心理疾病”

1.       打不起精神

误解:是抑郁症。

正解:很多原因都可能导致精神不佳,加班、春季困乏、突发事件等等。如果睡眠习惯没有明显的改变,良好休息加适当娱乐就可消除。

2.       焦虑

误解:认为反应过度

正解:看你的焦虑是不是“事出有因”,正常的焦虑随着大事而来,比如考试、做报告、见陌生人,会随着事情发展而缓解。

3.       强迫性的疑虑

误解:疑心病

正解:反复思考自己都认为没有必要的事:是不是得罪了某个人?门锁好了吗?我一进门他们就不说话了,是不是在谈论我?身体不舒服,但检查结果没问题,还想继续检查……如果能意识到这些做法没意义,经过一段时间后能控制住,完全没问题。

      (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