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玮峰为什么不能进国家队?

(2010-12-01 07:13:41)
标签:

李玮峰

中卫

宋体

国家队

足协领导

体育

李玮峰为什么不能进国家队?

——二论国足名单

 

久古

李玮峰有什么错?他为什么不能入选国家队?本来不想再谈李玮峰的问题,但想来想去,还是放不下,随决定冒天下之大不讳复谈之。俺知道,很多同学一看题目就知道是谁写的巨著,并且故装很清高的样子表示不屑。不过不要紧,只要表达了自己想表达的意愿,让该看的人看到,知道、了解民意,这就足够了。

 

在不要“三老”的问题上,足协是有区别的。郑、邵二人是与高洪波的打法不合,风格不一致,弃之并无太大异议。但在对待李玮峰的问题上,大家有话要说。据称,不用李玮峰,原因有二:

 

原因之一:球风差。足协对李玮峰的能力,“内部还是有一定的共识”的,“俺们一点不怀疑,一旦招李玮峰入队,他会非常努力和拼命。”但是,有人担心他会出现“以往那样的失控情况”,主要是性格火爆脾气大,比赛中有时会与队员发生口角,还掐过日本人的脖子,等。一句话,李玮峰球风不行、球德差。

 

而眼下的国家队,大家思想比较统一,国奥队甚至连“玩朴克、喝酒”的事情都没有。换言之,国奥队、国家队都属于比较听话的“乖乖仔”。如果让李玮峰混进去了,“大佬”、“球霸”会不会重现、铁板一块的国写号球队会不会重新出现裂痕。

 

原因之二:媒体施压。前段时间,一些媒体通过各种途径报道了李玮峰的情况,包括他在K联赛的表现、李玮峰想回归国家队的愿望等等。这本是一种正常的表达方式,媒体有报道的权利。令人没想到的是,据报道,足协有人认为这是李玮峰妄图通过媒体“向国家队和足协施压”。而足协认为李玮峰的做法,“并不赞赏”。

 

说实话,通过这么多年跟踪报道,通过李玮峰这么多年来在中国足球的表现,俺并不认为这是李玮峰有意通过媒体“施压”。李玮峰不是这种人,他并没有这种心计。李玮峰的球风虽然有点粗犷,有时候确实比较火爆,但他的为人,正大光明,路人皆知。东北汉子特有的豪爽、不计小节的优良传统,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完全的展示。

 

事实上,有没有李玮峰,地球照样滴溜溜的转,方向也不会产生偏差。但国家队有没有李玮峰,至少效果会不一样。杜威和冯潇霆的能力有目共睹,配合的确有问题。前者高空争抢能力在亚洲范围内有其相对优势,但发挥不够稳定,甚至正面阻截能力相对较弱;后者似乎又过于内向,勇猛不足,刚性欠缺。最致命的弱点是两人相互之间的弥补不够,容易给对手抓住弱点从中路突破威胁球门。

 

退一万步来说,这对高洪波最为看重的中卫组合勉强能够凑合使用,万一出现伤病呢?国足中卫立马便捉襟见肋。汪强?作风硬朗,拼劲十足,可一是身高不足,二是意识不行,大赛经验更是短板。说实话,鲁能即将退役的老将舒畅都不见得比他弱。像孙卫般让国奥的张林芃客串?亚运会上国奥与日韩两强的较量大家都看见了,这里就不用多说了。

 

国家队最缺什么?最缺激情,最缺一种舍俺其谁的霸气。李玮峰曾经有过“大佬”、“球霸”作风,也曾因赛场上的种种不良习惯让国家队或者俱乐部吃过苦头。但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人也是会变的。作为一名年过30的老将,并且在K联赛一直保持超强的战斗力,杜、冯二人根本无法望其项背,并且为国效力的愿望极其强烈。俺们完全可以相信,经过如此多的磨难与历练,李玮峰的性格脾气一定会有了一个质的改变(在K联赛的表现就是证明)。俺们有什么理由一定舍弃而不用呢?俺们为什么刻舟求剑、一定要用老眼光看问题呢?难道非要让李玮峰写个《保证书》,保证今后在国家队的比赛中不发脾气、不掐人脖子?

 

精诚所致,金石为开。俺相信,足协领导是聪明的,是英明的,是有战略发展眼光的,心胸是宽宏大量的,大人不记小人过,大节不顾细谨,既往不咎。在国家队极需用人之际,能够抛开一切私人成见,火速招李玮峰归队。倘如是,俺相信13亿俺国球迷一定会欢欣鼓舞、欢呼雀跃,以同样战斗的姿态支持国家队,而不是喝倒彩。而得了李玮峰,国家队的后防线一定变得固若金汤,无往而不胜!

 

球迷们,让俺们紧密团结在俺国英明的足协领导周围,高举俺国足球伟大旗帜,同心同德,同甘共苦,齐心协力,共同为亚洲杯、为俺国足球的发展而努力加油——请注意:俺这不是在向猪协施压!(中国久古/10/12/1

 

 

 

 

俺的微博客:http://t.sina.com.cn/jiugu,可以用手机短信发的博客,你加入了吗?请发邮件给jiugu2009@sina.com 获得限量邀请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